經常“放臭屁”是身體有問題?瞭解這幾點,能幫你及時改善

山西省中醫院內科 張恆

日常生活中,放屁是件令人尷尬的事,卻又是件“好事”。這裡有一些我們應該注意的問題:

放屁究竟與哪些因素有關? 為什麼有的屁聞起來那麼臭? 又如何緩解?

經常“放臭屁”是身體有問題?瞭解這幾點,能幫你及時改善

屁來自哪裡?

屁是來自胃腸道內的氣體。正常人腸道中約有100毫升氣體,其來源有:60%~70%是從外界進入胃腸消化道的空氣,以氮氣、氧氣、二氧化碳為主;其餘是消化過程中有機物經細菌酵解產生的種種氣體,以甲烷、氫氣為主,一部分被細菌消耗利用,一部分由肛門排出,形成屁。

經常“放臭屁”是身體有問題?瞭解這幾點,能幫你及時改善

放屁,何為多?

正常人每天要放5~10次屁,如果一天放屁次數超過20-30次,那就屬於放屁量過多。適量的放屁是正常的生理情況,但如果在某一段時間內放屁突然增多或減少,氣味發生變化,就需要引起注意,其原因有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

在正常情況下,如果吃多了容易產生氣體的食物,例如蘿蔔、大豆、紅薯等,這些食物在消化、代謝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氣體,會導致放屁增多,而且有些食物含大量的膳食纖維,能夠增加胃腸道的蠕動,所以產生的氣體變多了,腸道的蠕動又增強了,自然放屁的次數會增多。如果進食的速度過快或者邊吃邊說話,大量的氣體就會隨吞嚥進入消化道,也會導致放屁過多。此類情況均不屬病症,沒有必要治療。

病理方面,屁的多少與消化機能強弱有關。如果消化系統出現了問題,各種消化液分泌異常,甚至腸道菌群失調,出現消化不良等,就可能出現放屁增多的情況。此外,便秘時,腸道中滯留的糞便停留時間延長,產氣細菌在腸道中不斷滋生,也會出現屁多的情況。要注意的是,慢性胃炎、早期胃癌、慢性腸炎、結腸炎、腸結核等也會出現屁多的症狀,需及時就醫。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愛放屁的人多半肝膽、脾胃不好,導致六腑運化不良,體內的濁氣執行不通,就只能下行,透過放屁的形式排出來。

少屁、無屁的人往往會伴隨腹痛、腹脹、便秘、腸鳴音亢進或消失等,如果幾天一直不放屁,不排便,伴隨著陣陣腹痛,往往是腸梗阻之兆,應儘早診治。此外,腹部手術者,其腸蠕動會出現反射性抑制,胃腸內氣體和液體積滯,也會出現無屁的情況。

放屁臭又是為何呢?

第一,食肉過多

肉類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在消化和代謝過程中,經腸道細菌分解、發酵後,很容易產生氨、硫化氫、糞臭素、吲哚等氣體而形成臭味,這些氣體量雖不多,卻是屁臭的根源。

第二,腸道感染

腸道被細菌感染後,腸道黏膜被破壞,壞死的腸黏膜會釋放出強烈的臭氣,導致臭屁。

第三,腸道腫瘤

腸道出現癌變時,胃腸道功能失調,可能會讓放屁的味道越來越重、越來越臭。此時,如果伴有糞便帶血,突然出現持續性便秘、腹瀉、體重下降等情況,需及時到醫院排查,就診治療。

經常“放臭屁”是身體有問題?瞭解這幾點,能幫你及時改善

響屁和特殊屁味

吃了薯類或白蘿蔔等,在分解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形成的屁往往響聲如雷,但不太臭,因為二氧化碳的增加量明顯大於硫化氫、吲哚和糞臭素,而且氣壓增大時,放屁的氣流速度也增大,放屁的聲音也就更響,但是二氧化碳沒有氣味,所以民間有“響屁不臭,臭屁不響”和“響屁不臭悶屁臭”的說法。洋蔥、韭菜、大蒜含有刺激性物質,過量食用會使屁有洋蔥、韭菜、大蒜氣味;大豆等豆類含有大量寡糖和蛋白質,可以產生大量的氣體和惡臭物質,故屁多而臭,這不必擔心。

經常“放臭屁”是身體有問題?瞭解這幾點,能幫你及時改善

屁多怎樣解決呢?

放屁多或者放屁臭,大部分是飲食不當、消化不良造成的,這種情況適當注意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即可改觀。慢性胃炎、慢性腸炎、結腸炎、腸結核、腸道感染、腸道腫瘤等也會出現屁多、屁臭的症狀,要及時到醫院就醫,排除器質性病變。

一、改變飲食習慣

有些食物易在消化道產生氣體,如紅薯、土豆、麵食、豆類、洋蔥、捲心菜、花菜等,吃多了會讓人感到腹脹,所以腹脹時要適當控制這類食物的攝入。同時,少吃不好消化的東西,以免食物在胃腸中消化時間過長,產生較多氣體,引發腹脹。也要注意吃飯時不要說笑,不要吃得太快,少用吸管喝飲料,以免帶進過多空氣。二、注意心理健康:保持樂觀心態。焦慮、煩躁、憂愁、抑鬱等不良情緒會影響消化功能,使腸胃產氣增多。

三、經常活動

久坐不動會使腸胃中產生的氣體不容易排出,窩在肚子中難免讓人感到不舒服。飯後一個小時左右要適當運動,腰腹部要多轉動幾下,這樣常常會打嗝或放屁,上下通氣,就不會腹脹了。如果坐車、開會不方便活動。可用手按摩肚子,幫助腸胃運動。

四、藥物

可以口服雙歧桿菌活菌製劑調節腸道菌群,口服乳果糖口服液通便等。

經常“放臭屁”是身體有問題?瞭解這幾點,能幫你及時改善

中醫將腹部脹滿、不時排氣(矢氣頻傳),分為以下五種證型:

實熱內結

症狀:腹滿或硬痛、大便秘結、口乾舌燥。

常用方:承氣湯加減瀉下熱結。

藥物:枳實10克,大黃6克,芒硝6克,甘草6克。水煎,適寒溫,分3服。

脾胃虛寒

症狀:排氣不臭,腹中滿脹,喜暖喜按,或進熱食熱飲較舒服,食慾減退、神疲乏力。

常用方:理中湯加減溫補脾胃。

藥物:人參、乾薑、甘草(炙)、白朮各9克,水煎,日三服。微自溫,勿揭衣被。

寒溼內聚

症狀:腹部脹滿、食慾不振、噁心嘔吐、大便洩瀉,或脘腹疼痛、口渴不欲飲、肢體倦怠。

常用方:胃苓湯與厚朴溫中湯溫化寒溼。

藥物:蒼朮15克,白朮15克,厚朴10克,陳皮10克,茯苓20克,澤瀉10克,豬苓10克,桂枝10克,炙甘草6克,生薑10克。

溼熱蘊結

症狀:腹脹噁心、心中煩悶、口渴不欲多飲、時時汗出、大便溏瀉味臭、排氣亦臭、肛門灼熱、小便短赤。

常用方:王氏連樸飲加減化溼清熱。

藥物:厚朴10克,川連6克,石菖蒲6克,半夏6克,香豉3克,焦梔3克,蘆根30克。

宿食停滯

症狀:腹滿脹痛、噯腐吞酸、見食物覺噁心、大便洩瀉味臭並含有不消化食物、排氣有腐臭味。

常用方:保和丸加減消食導滯。

藥物:山楂18克,神曲6克,半夏9克,茯苓9克,陳皮6克,連翹6克,蘿蔔子6克。

溫馨提示:如有不適,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藥物。

特別宣告: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新浪網觀點或立場。如有關於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於作品發表後的30日內與新浪網聯絡。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