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0份問卷證明,90%青年遭遇相仿,“打擊式教育”有何惡果?

“批評你,是怕你驕傲”,“批評你,是為了讓你進步”,這些話聽起來耳熟嗎?《中國青年報》的調查顯示,90。6%的青年遭受過父母的“打擊式教育”,可怕不可怕?進行“打擊式教育”的父母,是真心實意為孩子好,還是自私自利自以為是呢?

2600份問卷證明,90%青年遭遇相仿,“打擊式教育”有何惡果?

一、問卷調查有何結果?

問卷是發給誰的呢?《中國青年報》把2006份問卷發給了18~35週歲的青年。除了90。6%的青年表示自己曾受過“打擊式教育”之外,還有45。4%的人表示這種“打擊式教育”一直持續到中學。

為什麼父母會選擇打擊式教育呢?52。2%的人投票給“防止孩子驕傲自滿”;47。7%的人投票給“希望孩子能自省自查”;43。9%的人投票給“督促孩子向優秀的人學習”;31。5%的人投票給“攀比心作怪”;20。6%的人投票給“打擊孩子,從而樹立家長的權威”。

2600份問卷證明,90%青年遭遇相仿,“打擊式教育”有何惡果?

身為家長,你覺得打擊式教育管用嗎?來看看受訪者們是怎麼說的吧。40。2%的人認為“這會激起逆反心理”;33。7%的人認為“這會讓孩子自卑”;20。2%的人認為“能夠激勵上進”;5。9%的人認為“壓根兒沒什麼改變”。

二、打擊式教育是什麼?

什麼是打擊式教育呢?簡單來說,就是無視孩子身上的優點,很少對孩子進行鼓勵和表揚,而是頻繁地使用諷刺挖苦等方式,來批評孩子的缺點。常用手法除了把自己的孩子貶低的一無是處之外,還會拉來其他的孩子進行比較。

2600份問卷證明,90%青年遭遇相仿,“打擊式教育”有何惡果?

沒有批評的教育固然是不完整的,但批評佔比過多的教育註定是畸形的、扭曲的、容易造成惡果的。犯了錯,該批評就批評,做得好,也不要吝惜自己的溢美之詞。為什麼很多人膽小怯懦、不敢嘗試、不夠自信?原因就是從小受到的“打擊式教育”實在太多。

三、打擊式教育啥後果?

使用打擊式教育的“慣犯”家長,容易給孩子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第一就是丟失安全感。父母是孩子最親近的人,孩子最初的安全感就來自於父母。如果整天被自己的父母橫挑鼻子豎挑眼,孩子的安全感自然消失得無影無蹤,長大後在很多環境當中會顯得特別侷促和緊張,沒有揮灑自如的感覺。

2600份問卷證明,90%青年遭遇相仿,“打擊式教育”有何惡果?

第二個影響是喪失自信。整天被別人批評這也不好,那也不好,孩子就很容易給自己貼上“什麼事都做不好”的標籤。長此以往,他還哪來的自信心?長大成人後,他們會經常陷入自我否定和自我懷疑,甚至潛意識當中覺得自己配不上成功。

第三是影響親情。人是血肉之軀,人是情感動物,當一方不停把負面情緒向另一方宣洩的時候,即便是親如父母和子女,關係也很難不受影響。孩子會逐漸失去與父母溝通和談心的慾望,一家人變得越來越生分。

2600份問卷證明,90%青年遭遇相仿,“打擊式教育”有何惡果?

四、如何擺脫童年陰影?

上一代人往往不怎麼懂教育,上一代人的受教育水平也遠遠不如這一代人。直到現在,依然有不少家長迷信“透過打罵才能樹立自己威信”的信條,讓人頗感無奈。

如果你從小也曾遭遇過“打擊式教育”,你與自己、與家庭和解的方式,不是要去改變父母,而是要去說服自己,接受父母與自己是不同的,看到自己不是父母說的那樣。你不能要求自己的孩子在嬰幼兒時期就能懂得人生道理,當你的父母逐漸老去,你也不能指望他們願意聽取你的所謂“真知灼見”,一夜之間改變自己的思維和行為模式。

2600份問卷證明,90%青年遭遇相仿,“打擊式教育”有何惡果?

總之,問卷結果告訴我們,“打壓式教育”並不能像很多父母以為的那樣,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反而容易導致不良後果。你是不是“打擊式教育”的受害者?“打擊式教育”給你帶來了什麼影響?來評論區聊聊吧。

長按點贊,一鍵三連,鼓勵我多多創作教育內容。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