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報前被香港證監會點名,富途內控再受拷問

財報釋出前一天,富途證券再次被香港證監會點名。據悉,因旗下賬戶疑涉“唱高散貨”騙局,富途被要求凍結有關客戶賬戶。目前調查仍在進行中。

對此,富途迴應將積極配合香港證監會的執法行動。但這並非富途第一次被點名。在各項監管制度不斷從嚴之下,富途已屢次“中招”,令其業務規範性蒙上了一層陰影。

屢次捲入“唱高散貨”騙局

3月15日,香港證監會向包括富途證券國際(香港)在內的15家經紀行發出限制通知書,禁止它們處理或處置32個交易賬戶內的某些資產。據悉,這些資產與一宗懷疑社交媒體“唱高散貨”騙局有關,當中涉及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間,針對一家港交所上市公司股份進行的市場操縱活動。

財報前被香港證監會點名,富途內控再受拷問

據券商中國援引一券商迴應,要求券商凍結相關賬是因為“個別客戶在社群上發表一些引導性、或可能欺騙其他客戶進行交易的言論。”

值得注意的是,這不是富途第一次被點名。早在2019年3月,富途就曾收到香港證監會發出的限制通知書,以凍結與中國鼎益豐股份涉嫌市場操控活動有關的客戶賬戶。2020年2月,香港證監會再向富途發出限制通知書,禁止它們處理或處置三個交易賬戶內的某些資產,原因同為這些資產與一宗懷疑社交媒體“唱高散貨”騙局有關。

一位券商人士表示,股票社群聚集著大量活躍使用者,券商如富途直接將其討論區內嵌入其app內且有專門運營團隊負責社群內容稽核。這意味其有能力、也應對異常可疑的社群內容進行排查,尤其是當內容有關股價短期內快速上漲、炒作現象較為突出的標的。券商也應第一時間將異常交易線索上報稽查部門。

在上述人士看來,屢次點名暴露出富途高速發展之下的內控管理機制不完善、內控機制未有效執行。“投資者需要警惕股託,他們有時會和大V合作,釋出薦股資訊、引導股票交易,損害中小投資者利益。”其說。

有富途客戶表示,目前富途社群有不少薦股內容,平時自己也會發投資心得,“很難區分哪些是真實的、哪些是騙局。”但其認為對於平臺上有一定粉絲數、有影響力的使用者,券商應建立相應機制,比如稽核並公開該使用者的持證資質。“富途現在社群氛圍不是很好,會出現粗話等帖子,可能內部稽核機制不夠完善。”

激進推廣保證金賬戶

學生賣裸期權血虧

事實上,近年來,富途已多次出現內控漏洞爭議。早在2019年1月,香港證監會就曾向其發出過限制通知書,禁止它們在與涉嫌市場失當行為有關的客戶賬戶內接受或作出上市衍生權證的買賣盤。

進入2020年,外界對富途客戶盡調不夠審慎的質疑還未散開。一個月前,一富途客戶曬出倒欠富途7萬多美元的賬戶截圖,稱其因賣出AMC的無擔保看漲期權,輸到被強行平倉後還倒欠富途7。5萬美元,俗稱“穿倉”。更引起外界關注的是,該客戶稱自己“還在上學”,此番虧損“全身家當都不夠賠”。

對此,有業內人士指出,問題在於富途是否內控機制到位,即首先在客戶開戶時盡到審慎盡調的義務,對賬戶的風險級別設定合理的警戒線。其次在行情震盪時,對高風險標的透過調高保證金要求,排除資力薄弱的投資者參與融資融券交易,減少穿倉風險。

此外,其認為,富途在美股側只提供 “融資融券” 一種賬戶形式或存誘導性,一方面可能加劇保證金融資活動亂象;另一方面,將孖展客戶資產和非孖展客戶資產繫結也可能將讓後者置於資產安全風險中。

“券商融資融券業務需謹慎開展,尤其當兩融利息成為券商重要收入支柱時。”上述人士表示,隨著越來越多年輕客戶入市,券商需要開展深入的投資者教育工作,比如及時向投資者提示風險,做好客戶適當性管理。

非法買賣外匯遭國家外管局警告和罰款

一邊多次被香港證監會“喊話”,富途在境內也頻頻受到監管部門關注和處分。據報道,去年10月,國家外匯管理局公佈的一紙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富途控股(NASDAQ:

FUTU)旗下子公司深圳市富途網路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富途網路”)存在非法買賣外匯行為,被國家外匯管理局深圳市分局警告、罰款人民幣20。32萬元。

該次受罰與富途網路旗下產品富途牛牛於5月18日至5月25日期間舉辦的“感情無價,愛將升值”活動有關。該活動允許富途牛牛註冊使用者購買股票卡並贈送給其他富途牛牛註冊使用者,股票卡包括周生生、阿里巴巴2只港股及耐克和LVMH2只美股。

有關人士表示,富途身為境外券商並不具備經營外匯業務合法資格,但在活動中卻允許中國大陸使用者在購買股票卡時使用大陸地區微信支付,並採用“1USD=7。75HKD=7。13RMB”的固定兌換標準。行為類似於“私定牌價、非法扮演銀行結售匯的角色”,違反《外匯管理條例》。

“富途很多客戶位於中國大陸,營銷活動應格外注意外匯等有關規定,確保展業合法合規。”一位國內券商從業人士表示,從上訴事件也可看出,富途內部溝通機制有所不足。“一般來說,業務部的活動都要經過法務合規稽核,所以出現這種問題要麼是業務部凌駕於合規部門之上,選擇忽視合規建議,要麼合規部相關法律法規意識淡薄。

上述人士表示,如何在業務和合規之間找到平衡是處於高速成長期的券商亟須考慮的問題。如果重業務發展而忽視合規,那最終或將危機業務規範性。“這恰恰是券商展業的底線和原則。”其強調。

宣告:文章不構成投資建議,轉載請註明來源與作者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