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會成本對投資的影響,掌握三點財富密碼(深析)

好的投資應該是:好公司+好價格+長期持有。可我們看基金的一季報原來的很多白馬股不斷被減持,於是市場上就出現了:抱團解體。

以格力、美的為代表的家電行業,伊利、中國平安、萬科等這些公司都退出了很多基金前十持倉。甚至市場上也開始說:這些公司已經沒有大的增長空間了。

很多個體投資者都會去“抄作業”,也就是跟著這些TOP30基金經理的持倉去買。比如現在的電子行業、醫美行業等。

機會成本對投資的影響,掌握三點財富密碼(深析)

當我們去看這些基金經理持倉的時候,我們還要看看他們的倉位。

你會發現這種基金要麼是滿倉,最低也保持在了八成倉位。比如,市場上有今年新成立的幾家基金,因為倉位很低,就不斷被投資者批評。

對於投資者來說,把錢給這些基金經理就是讓你們去給賺錢的,不是讓你們放在那裡吃固定收益的。

其實,今年A股出現的風格切換。一方面來說,是因為去年這些公司漲的太多了,需要等等公司的基本面的發展。

另外一方面,對於這些基金來說,如果再繼續重倉這些公司就會形成“機會成本”。

也就是說,這些公司因為股價漲的太厲害了,估值太高,而基本面沒有跟上,這些公司需要時間去消化這些估值,甚至是需要時間透過殺業績、殺估值來釋放風險。

機會成本對投資的影響,掌握三點財富密碼(深析)

而這種調整就產生了一個時間成本的問題。

比如在美股,因為有做空機制,很多空頭、多頭可以透過博弈,把市場風險進行快速釋放。可在A股這種調整很漫長。

就比如中國平安,在剛釋出的一季報,對原來投資華夏幸福的虧損進行了計提,這個靴子落地了。可這個問題,從去年開始就不斷有人問平安管理層怎麼處理,一直拖到現在。另外就是壽險改革,也是一個潛在風險:能不能成功?什麼時候有成效?

如果有空頭,那麼透過做空機制,公司的這些風險都會被投資者快速釋放,尤其是投資者的情緒預期也被釋放,短期內也許會出現股價快速下跌。可一旦風險被釋放了,股價跌到位了,多頭就會快速入場。

如果風險是緩慢的釋放過程,可能就會因為市場預期過於悲觀,出現內在價值下跌。同時,因為釋放過程太漫長,被市場重新認識需要時間,這個時候就會形成機會成本。資金放在下跌股票上,賬面會一直形成虧損,很多基金就會離場。

對於基金來說,如果他們不進行風格切換,那麼這段時間就會造成基金回報率相當難看。他們的季報就很難能拿的出手。這時候即使跑贏了市場,可卻跑輸了同行。

機會成本對投資的影響,掌握三點財富密碼(深析)

比如我們看到張坤在一季報中,就對白酒進行了減倉。其實,這並不是因為白酒行業不行了,而是因為去年漲的太多,上漲的空間很小了,他需要找到更大的上漲空間。

並且我們看張坤的投資理念上,就是自下而上的選股,並且在配置上喜歡均衡性,不怎麼喜歡主題型。

在A股市場,最常出現的就是政策性行情,比如熱炒的碳中和概念。所以很多時候市場風格的切換也會跟著政策走。而風格切換,必然會對機構形成機會成本,他們也就要緊跟市場進行切換。

與沉沒成本相對照的就是:無風險收益率。是指把資金投資於一個沒有任何風險的投資物件所能得到的收益率。比如像十年前國債。

無風險收益率,是投資必須要思考的一個問題。我們常說沒有比較就沒有痛苦,如果我們只是單看投資,似乎只要不虧錢,有收益率就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但對於投資來說卻不是這樣的。比如現在銀行固定收益是4%,那麼它就是一個無風險收益率,如果你的投資回報率不能高於這個回報率,其實就相當於在虧損。

這就是為什麼在看回報率的時候,會和大盤指數進行對比。如果我投資某個基金,你的回報率都不能超過大盤指數,那麼我何必每年付你這麼多管理費?還不如干脆買指數了。

機會成本對投資的影響,掌握三點財富密碼(深析)

無風險收益率,對於投資就形成了一個底線。不管你單次回撤是多少,但每年的年化回報率必須要遠遠高於這些無風險收益率。

這就要求投資經理必須不斷跟隨市場進行切換,他們更本就無法無視市場變化。投資者更無法無視這種等待造成的機會成本。

比如,我在網上,就看到很多人選擇割肉中國平安,轉而買入其他股票,比如白酒或者熱門的銀行股。

就像很多人描述的:中國平安也許未來收益很好,可看著每天虧損太鬧心了。現在切換成其他股票,不管未來收益怎麼樣,至少現在每天心情舒服了。

對於個體投資者來說,最難的並不是擇時和擇股,而是如何讓自己找到確定性之錨。

機會成本對投資的影響,掌握三點財富密碼(深析)

其實,對於個體投資者來說,我認為這種機會成本是比較小的。因為相對於機會成本,時間成本才是個體投資者需要考慮的。

個體投資者對投資應該是“防守型進攻”,我們更多的時間精力都在我們工作上,而投資更多是資產配置。

我們甚至可以選擇先配置一部分基金,形成基本盤,一方面不用擔心會錯過行情,另外一方面也可以等待市場調整。

關注我,每月隨機抽取十名活躍粉絲,免費贈送一套系統理財資料,包括指數基金、A股、港股、美股、REITs、貨幣基金、逆回購、可轉債、房地產的投資技巧、操作步驟和例項分析,全是核心硬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