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000萬虧到300萬,這真是一堂學費高昂的投資課

雪球上有一位投資者發了一篇帖子,引發熱議。

這篇名為《從1000萬虧到300萬》的帖子中透露:

“投資11年,從幾萬到今年3月賺了1000萬,然後到現在12月1日,還剩下300多萬。”

從1000萬虧到300萬,這真是一堂學費高昂的投資課

這位投資者的投資風格是買入持續下跌的股票。

熬幾年等到股票反轉賣出,此前每次都能賺到錢。

他怎麼能從幾萬元賺到1000萬元呢?

因為他一直在用槓桿。

他從幾萬塊錢開始,就一直一路滿倉滿融。

有時候還找家裡借一些錢,滿倉一隻股票。

他認為如果不加槓桿,他現在資產應該會少很多。

他的理念是加槓桿去做對的事,比不加槓桿去做錯誤的事安全的多。

這話聽起來有道理,特別是在他的輝煌業績面前。

但問題是他真的能分清什麼是對的事,什麼是錯的事嗎?

槓桿是把雙刃劍,他今年也正是因為槓桿虧損了700萬。

好在他自己對承受的風險也有充分的認識。

年初時,他在一位投資者的帖子下面評論,

他們的資產差不多都是1000萬,但實際有質的區別。因為他們承受的風險不同。

他承受了更大的風險才賺到1000萬,就像有人是工作掙的1000萬,有人是彩票中的1000萬。

他年初時持倉萬科、平安、融創。

這些地產行業已經跌了不少了,他覺得下跌空間有限,不但買入,還加了槓桿。

沒想到地產公司此後依然持續下跌。

結果就是這位投資者的1,000萬變成了300萬。

因為早就意識到風險,這位投資者堅持用閒錢炒股。

所以不管如何漲跌並不影響他的正常生活。

一年虧掉700萬,這真是一堂學費高昂的投資課。

從1000萬虧到300萬,這真是一堂學費高昂的投資課

聰明人總能從其他人的錯誤中學習。

我們看看能從中學到什麼?

一、不要加槓桿。

這位投資者即使一年虧了700萬,但他的收益可能還是超過很多人。

從幾萬元賺到1,000萬,即使虧了這麼多,還有300多萬。

這確實源於加槓桿。

可我們還是不提倡加槓桿。

為什麼人們喜歡加槓桿?

就是因為總有人短期內賺到一大筆錢。

但長期看呢,多半又會賠回去。

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投資充滿了不確定性,比起短期內大賺一筆,長期內不賠光出局更重要。

從1000萬虧到300萬,這真是一堂學費高昂的投資課

巴菲特對槓桿的評論特別值得深思:

如果你夠聰明,不需要用槓桿也能賺很多,如果你不夠聰明,用了槓桿只會讓你賠得更快。

二、用閒錢炒股。

這位投資者有一點做的特別好。

那就是用閒錢炒股,即使全虧光了,也不會影響正常的生活。

要記住,

股市不是賭場,投資不是賭博。

不管你投資水平多高,多麼自信,多麼有勇氣,也要記住一定要用閒錢炒股。

我看到很多人用打算買房的錢來炒股,想賺個裝修費什麼的。

往往會賠得很慘,因為有時間限制,心態就失衡了,患得患失,水平再高動作也會變形,很難賺到錢。

三、股市不要想當然。

每位投資者都要清楚一件事。

股市中一定會有黑天鵝或者灰犀牛。

黑天鵝是指各種超出想象的突發事件。

比如一些公司突然爆雷,或者突然有了新政策。

灰犀牛是指很多人忽略、視而不見的趨勢。

比如一個行業一直在走下坡路。

不管是黑天鵝還是灰犀牛,都會導致股票的價格突破極限。

也就是

沒有最低,只有更低。

從1000萬虧到300萬,這真是一堂學費高昂的投資課

很多投資者會覺得已經跌了這麼多了,應該不會再跌多少了吧。

但只要有黑天鵝和灰犀牛的存在,就沒有不可能的事。

這位投資者年初的時候覺得房地產行業跌了這麼多,應該沒有多少下跌空間了。

結果就虧了700萬。

四、如何處理盈利?

美國最偉大的投資者之一,《股票作手回憶錄》的主人公傑西·利弗莫爾一向以投機著稱。

他有多厲害呢?

1929年,利弗莫爾以一人之力戰勝了整個華爾街,賺了整整一個億美金。

要知道當年美國全年財政收入也才約42億美金。

當時的1億美金相當於現在的1700多億美金。

但你肯定想不到,他根本不像人們想象中的那麼激進。

相反,他有一些非常保守的原則。

每次賺到錢,利弗莫爾都會取一些出來。

有一次他讓電報員發一條短訊,告訴交易所向他的銀行戶頭支付100萬美元。

那位電報員說:他已經做了二十年電報員,這是他經手的第一份客戶要求經紀人向自己的銀行賬戶匯款的電報。

大多數人都是追加保證金,要求從銀行賬戶往交易所轉錢。

如今100多年過去了,科技日新月異,但投資行業依然是這樣。

利弗莫爾認為:當一個投機者足夠幸運地將初始的資金翻一倍時,他應該立即把一半利潤取出來,放在一旁作為儲備。

他唯一遺憾的是,沒有在他的職業生涯中始終遵循這一原則,否則他的事業一定會更加平穩。

這位虧了700萬的投資者,如果也這樣做,現在心態一定更平和。

利弗莫爾認為:

投資是世界上最迷人的遊戲。但這不是一場面向蠢人、懶人和心智不健全的人的遊戲,也不適合急功近利的冒險家,他們到死都會是一貧如洗。

哪怕再過一萬年,這句話依然值得反覆玩味。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