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7人作坊到民族之光,南孚的浮沉20年

從7人作坊到民族之光,南孚的浮沉20年

作者:三金

“一節更比六節強”的南孚或將迎來上市曙光?

據報道顯示,2021年9月,A股上市公司安德利披露公司擬收購寧波亞豐持有的亞錦科技共計36%的股權,而亞錦科技的核心資產是南孚電池。

據訊息細節透露,本次交易價格暫定為24。56億元,透過本次重大資產購買,安德利將控制亞錦科技51%的表決權,這也就意味著南孚或能借殼上市,實現多年上市夢想。

在股權旁落外資的這些年,南孚不僅被蓄意雪藏錯失國際市場,創始人失去控制權暗淡退場,曾經家喻戶曉的電池巨頭,依舊“蜷縮”在小電池賽道中,艱難前行。即使安德利的收購好似看到了南孚翻身的曙光,但二級市場卻異常冷靜,在釋出訊息後的連續兩個交易日報跌。

這個在鹼性電池市場份額超85%,連續29年中國銷量領先的南孚究竟發生了什麼?此次被收購有多少上市可能?南孚會搭上新能源電池這趟快車嗎?

且看下文!

一、從國產之光到委身外資

南孚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54年的南平電池廠,剛開始為一個僅7個人的小作坊。

創辦之後的20年南平電池廠一直保持勉強維持的狀態,直到1976年,福建師範大學化學系畢業生陳來茂來到南平電池廠,後成為電池廠廠長。

陳來茂採取與大電池廠聯營等方式,借牌加工,但依舊屬於小打小鬧。1986年,最重要的兩個客戶離開,南平電池廠遂陷入生存危機。

1988年,南平電池廠引進多方資本成立南孚電池公司,引進方包括香港華潤集團旗下百孚(基地公司在香港的視窗企業)佔25%、基地(中國出 口商品基地建設福建分公司)佔20%、興業銀行佔10%,建陽外貿5%的股份(後轉讓給興業銀行)。

初期較為複雜的股權關係也給後來的南孚創始人失去控制權埋下伏筆。

從7人作坊到民族之光,南孚的浮沉20年

資金入場,南孚電池一馬當先,迅速佔領國內鹼性電池的過半市場份額。

隨著上世紀末bp機的風靡,鹼性電池需求量大增,南孚電池賺的盆滿缽滿,1997年,南孚榮獲了國內市場同類產品銷量的第一名。南孚在國內幾乎已無對手,這也就催生了下一步戰略——上市。

而在南孚成立合資公司時較為粗放的股權分配留下的隱患也逐漸浮出。

從7人作坊到民族之光,南孚的浮沉20年

二、多次易主:二十年浮沉錄

南孚電池在拿下國內第一之後,想要繼續前進,就打上了上市的主意。

1999年,南孚得到新加坡政府投資1000萬美元、摩根士丹利400萬美元、河南國家投資銀行與中金共100萬美元,轉而成立中國電池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其中中外佔股比例為51:49。此時的南孚希望實現合資上市,讓國有資本保值退出。

合資之後,摩根士丹利的操作就開始了,首先是拿下香港百孚手中的8。25%股份;2001年,南孚的外資股東提出以中國電池名義收購雙鹿電池並實現增資擴股,外資比例進一步擴大。

2002年,摩根士丹利以1500萬美元的價格買下基地子公司持有的20%股權。隨著摩根士丹利的控股權越來越高,南孚在香港上市的計劃被無限期擱置(摩根士丹利希望南孚在海外上市),後上市無望之後,摩根士丹利將南孚賣出。

從7人作坊到民族之光,南孚的浮沉20年

南孚的第一站則是美國吉列,這也是南孚徹底賣身外資的開始。

2003年,吉列買下了除中方控股之外的所有股權,進而控股南孚電池,摩根士丹利因此淨賺5000多萬美元。作為曾經的競爭對手,吉列控股後,不斷壓縮南孚的生產線和產品研發費。

但很快到2005年,寶潔收購吉列,也一併帶走了南孚電池。換了新東家之後,南孚進一步被壓制,品牌輸出和定價受到了嚴格的控制,南孚淪為代加工廠。

2008年,鼎暉開始收購持有南孚電池股權5。53%的大豐電池,曲線進入南孚股東名單,並且發動競業鬥爭,將原吉列電池品牌金霸王與南孚銷售網路脫鉤,後以損害股東利益狀告寶潔。多年“拉扯”之後,寶潔將手裡持有的78。775%的南孚電池股份作價5。8億美元專轉給鼎暉,民族品牌得以迴歸。

從7人作坊到民族之光,南孚的浮沉20年

迴歸的南孚依舊在資本的“腳下”滾來滾去。

2015年,收購南孚之後面臨鉅額債務的鼎暉依靠運作,將大豐電池所持有的60%南孚電池賣給亞錦科技,南孚借殼亞錦科技成功上市新三板,市值超100億。

隨後,南孚意圖借殼鵬博士在A股上市,於是亞錦科技於2018年3月宣佈,向鵬博實業增資15億元,取得該公司40%股權,但最終借殼上市失敗。

2015年,在鼎暉的運作下,亞錦科技以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大豐電器持有的南孚電池60%股權,南孚借殼亞錦科技成功上市新三板,一躍成為市值超過100億的巨無霸,亞錦科技控股股東為鼎暉。

從7人作坊到民族之光,南孚的浮沉20年

隨後,亞錦科技於2018年3月宣佈,向鵬博實業增資15億元,取得該公司40%股權,這一舉動被市場解讀為南孚電池意圖計劃借殼鵬博士登陸A股。不過最後由於種種原因,借殼鵬博士也以失敗告終。

而本次的“殼”安德利早已於2016年8月在上交所上市,主要業務為安徽省內三四線城市運營商超,市值約為40億。上市之後,安德利業績直線下滑,更是在2020年迎來虧損。

公司實控人陳學高在業績提振無力之後,頻頻套現累計近9億。為了將“殼”的作用發揮到極致,安德利主動接洽南孚,一方急需轉型,一方急需更大資本平臺,於是就有了這場最新的收購事件。

如果借殼上市成功,南孚即擁有了更高的靈活性,用以在政策、資金等方面得到更多的關注。

只是,南孚還有可能嗎?

從7人作坊到民族之光,南孚的浮沉20年

三、南孚:強勢也不失尷尬的想象力

南孚即使經歷多次易主,也面臨著品牌萎縮的遭遇,但近年來經營一直較為穩健。

據天眼查資料顯示,南孚電池在2018年-2020年營收分別為27。6億元、28億元、33億元,淨利潤分別為5億元、5。5億元、6。4億元。2021年上半年南孚電池實現營業收入18。8億元,淨利潤4。56億元。

在鹼性電池領域市場,南孚電池的份額已超85%,並且連續29年中國銷量領先,榮登2021年中國品牌力指數快消品排行榜第二。

從7人作坊到民族之光,南孚的浮沉20年

在2020年,南孚與全國多所重點大學、中科院研究所合作成立多個新型能源研究中心,全面進軍小型化智慧穿戴鋰電池市場。

毫無疑問,南孚電池的乾電池業務依舊穩健。但尷尬的是,除了”一節更比六節強“,已經很難再找到南孚電池的產品痛點,在鋰電池風靡,電池技術進一步發展的當下,乾電池的市場需求也在不斷下降。錯過了鋰電池風口之後,南孚電池如今的體量並不足以支撐當下的新能源電池的風口,在寧德時代、比亞迪之下,南孚電池只能退守民用小電池賽道中以度日。

從7人作坊到民族之光,南孚的浮沉20年

不僅如此,此次安德利收購南孚背後還另有文章。亞錦科技此前借鵬博士上市失敗之後,為此付出了10億元債務的代價,其持有的南孚電池82。18%的股權已經被凍結,收購事件中來自監管側的壓力並不小。

從二級市場的遇冷來看,即使有民族品牌的光環加持,南孚上市之後的情況依舊不甚明朗,但對南孚來說,這可能是距離A股最近的一次了。

或許樂觀點,民族情懷應該能值不少錢

參考資料:

資料來源:天眼查、艾瑞諮詢

圖片來源:網路

ipo觀察:從七人小廠到中國第一,五次易主的南孚電池準備借殼上市了|A股

壹覽商業:五次易主,資本套子裡的南孚未來是什麼?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