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藍海戰略”談秦穆公為什麼能獨霸西戎?

‘’藍海戰略(Blue Ocean Strategy)‘’是由歐洲工商管理學院的W·錢·金(W。 Chan Kim)和莫博涅(Mauborgne)提出的。

‘’藍海戰略‘’是和‘’紅海戰略‘’相對應的。

紅海,就是指市場競爭激烈、甚至慘烈、或者白熱化的領域或市場。‘’紅海戰略‘’指在現有的市場中競爭,一般採取的是低成本、低價格戰略,利潤比較薄,是一種比較‘’血腥‘’的‘’肉搏‘’式競爭戰略。

藍海,指的是幾乎沒有市場競爭或者競爭比較小的領域。‘’藍海戰略‘’指的是跳出現有的市場競爭,重新開闢新的潛在市場,或者開發新的更有價值的產品,因此,藍海戰略更多地體現為價值創新。

‘’藍海戰略‘’的本質主要有以下五個特點:

一是開闢‘’無競爭‘’的新市場、新領域;

二是不與對手‘’競爭‘’,使競爭變得不相干;

三是創造出新的需求,並透過成本控制,追求持續領先;

四是追求顧客所能獲得的高價值;

五是調整整個公司的作業系統,給以完全的配合。

紅、藍海戰略比較

春秋時代,中原霸主之爭其實就是一個‘’紅海‘’!

齊桓公在管仲幫助下成為春秋首霸,引得各路諸侯眼饞不已!

秦穆公也想加入爭霸行列,紅海弄潮,但是被強大的晉國所阻擋,無法東出。

齊桓公爭霸的許多做法被各國垂範,特別是打破世官世祿桎梏的用人制度也為各國認可,秦穆公也深知,要爭霸必須要有人才。

秦穆公打不過晉國,就想同晉國修好,派人向晉獻公求親,晉獻公答應把長女穆姬嫁給秦穆公,這就是‘’秦晉之好‘’的由來。

從“藍海戰略”談秦穆公為什麼能獨霸西戎?

五羊大夫百里奚在秦國率先提出“西進”的藍海戰略

秦穆公五年,穆姬遠嫁入秦。晉獻公為穆姬準備了豐盛的嫁妝,其中包括一批奴隸,而奴隸之中有一位年已七旬的老人百里奚。百里奚本來是虞國大夫,晉獻公假途滅虢,順道把虞國也滅了,百里奚成了俘虜。百里奚不想到秦國為奴,中路逃脫,跑到楚國,楚成王讓他到東海邊養馬。

秦穆公大婚之後,審查晉獻公陪嫁的禮單發現少了百里奚,一打聽,竟然是人才,就按照公孫支的意見,用五張公羊皮把百里奚從楚國換回來。

秦穆公對百里奚進行了面試,說出了自己的夢想,就是與山東諸侯爭霸,問百里奚怎麼才能實現這個夢想。

百里奚分析了天下的形勢,為秦穆公勾勒了一個春秋版的‘’藍海戰略‘’:向西發展,向東待機!

具體說就是:

其一、劃定戰略邊界。藍海戰略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要重建市場邊界。對於秦國來說,按現有的狀況,黃河及秦嶺就是天然的戰略邊界,黃河以東為紅海區域,黃河以西為藍海區域。

其二、退出紅海。黃河以東屬於中原地區,也是爭霸的重點區域,目前齊國為老大,齊桓公為霸主,暫時無法憾動。而有潛力與齊桓公爭霸的還有晉國、楚國、宋國、魯國等國,秦國目前的實力也就是和宋國差不多,比晉、楚弱,向東爭霸不合適。所以,秦國當前條件不支援向東發展,正確做法是扼守住崤函通道,等待時機,而不是加入中原的爭霸紅海。

其三、向藍海發展。黃河以西地區是秦和西戎共處,各種戎狄國家有幾十個,而秦的實力比各個戎狄都強,黃河以西完全是秦的勢力範圍,中原各國既看不上,看得上也鞭長莫及。所以,西部就是一片藍海,沒有諸侯國願意千里迢迢渡過黃河來跟秦國競爭。秦國應該避免兩面作戰,向東積極防禦,而把發展重點放在西邊,透過‘’德、撫並舉‘’的策略,把西戎各國併入秦國版圖,在兼併西戎的過程中,秦國的土地、人口和軍隊都會成倍增加,並最終會成長為同晉、齊、楚一樣強大的諸侯大國。

《史記。匈奴列傳》:當是之時,秦晉為強國……秦穆公得由余,西戎八國服於秦,故自隴以西有綿諸、緄戎、翟、獂之戎,岐、梁山、涇、漆之北有義渠、大荔、烏氏、朐衍之戎。

其四、實施‘’藍海戰略‘’具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

第一,天時方面。西戎的勢力範圍其實一直可以到達歧山以東、渭水一帶,而歧山以東是周天子的土地,由於秦國崛起,實力強大,秦襄公、秦文公驅戎以後,犬戎對秦國的領土很少主動去侵犯,但對周王室的土地卻繼續經常騷擾、侵犯,虜掠人口、搶奪財物,周王室又沒有能力去對抗西戎。所以,如果秦穆公能夠把西邊的戎狄都兼併了,那麼就是用實際行動‘’尊王‘’,比齊國、晉國喊口號要強多了。反過來,秦穆公並戎,周天子肯定是大力支援,這樣並戎就名正言順、合理合法,得到周天子支援就是最好的‘’天時‘’!加上,山東各大諸侯都烏雞眼似的盯著中原霸主的位置,對西邊正眼都不帶看的,也是天賜良機,秦國正好騰出手來對付西戎。

第二,地利方面。秦國東有黃河、南有秦嶺,天然的險阻,險峻的崤函通道是進入關中的唯一通道。這個通道晉國利用好了,可以阻止秦國東進。秦國利用好了,可以阻止中原各諸侯國西進,使秦國始終處於安全無憂的狀態。秦國既然確定了‘’向東待機、向西發展‘’的藍海戰略,那麼崤函通道就由進攻的劣勢變成防守的優勢。後來的歷史也證明這一點,建立在崤函通道上的函谷關一直是春秋和戰國時代東方各國難以逾越的屏障。

第三,人和方面。向西發展,兼併西戎,把西戎的人口都變成大秦的子民,那麼秦國一下子就擁有更加豐富的人力資源。人多了,兵員也多,兵員補充就容易,這樣軍隊的可持續戰鬥力就能得到保障。另外,秦國軍隊透過與西戎各部落交戰,正好可以鍛鍊軍隊,當軍隊的戰鬥力在鍛鍊中不斷提升時,一旦東出,必定是虎狼之師,這樣的軍隊的質量就能得到保障。同時,地盤大了、人口多了,就會有更多的人才可以供國家選擇使用。

其五、藍海戰略成功後再東進加入紅海。當秦國兼併完西戎以後,秦國具備了與中原各諸侯國競爭的實力,等到時機合適,再東進加入紅海弄潮。

秦穆公茅塞頓開,與百里奚對話了三天三夜,完全清楚了應該怎麼做,當即選個吉日拜百里奚為上卿,由於百里奚是五張黑公羊皮(羖)換來的,秦人又稱為‘’五羖大夫‘’。

從“藍海戰略”談秦穆公為什麼能獨霸西戎?

雄才大略的秦穆公贏任好

而秦穆公也緊鑼密鼓地採取措施,以便讓‘’藍海戰略‘’落地。秦國實施‘’藍海戰略‘’的主要措施是:

1、 蒐羅人才,最大限度地提升‘’藍海戰略‘’實施的智力班底。

要想稱霸,不管是霸西戎還是霸天下,都離不開人才。人才是霸業成功的智力保證!

秦穆公雖然身處西戎,但也深知人才的重要性。齊國的‘’三選‘’之法很不錯,但奈何秦國民眾的文化素質普遍低,‘’三選‘’也選不出治國賢才來。

國內不出產人才,秦穆公就把眼睛移向國外,百里奚就是典型。各國的人才,只要有本事,不嫌棄秦國偏遠,秦穆公都熱烈歡迎,而不在乎你的出身是貴族還是‘’草根‘’。這個觀念比曹操的‘’唯才是舉‘’可是早了近800年。

由於對待人才的觀念先進,並想方設法蒐羅人才,秦國還真網羅了一批治國安邦的乾坤大才,有意思的是,這些人才大都是‘’草根‘’出身。李斯在《諫逐客書》對這些人才有描述:

《李斯。諫逐客書》: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於戎,東得百里奚於宛,迎蹇叔於宋,來邳豹、公孫支於晉。此五子者,不產於秦,而穆公用之,並國二十,遂霸西戎。

首先是百里奚。這個前面說了,用五張羊皮從楚國贖回來的。這應該是人才招聘中成本最低、價效比最高的了。百里奚之才,堪比管仲,其戰略眼光一點也不比管仲差。只是在經濟方面比管仲稍弱一些。

從“藍海戰略”談秦穆公為什麼能獨霸西戎?

秦國二老

其次是蹇叔。蹇叔是百里奚的好友,具有非常強的識勢能力,對局勢和當時的各國君主的特點非常瞭解,這一點非常了不起,因為那時候通訊太落後,資訊傳遞太慢,但蹇叔卻能洞察時勢和人心,非常難能可貴。百里奚壯年到處求職,屢屢碰壁:先是齊國的公子無知招賢,蹇叔說無知篡逆,不能去,後來公子無知果然在內亂中被殺死;周王室公子頹喜歡牛,百里奚曾去幫養牛受到重用,蹇叔說子頹志大才疏,將來一定會失敗,百里奚就跟著蹇叔回來了;到了虞國,宮之奇薦為大夫,蹇叔認為虞公貪圖小利,不能成大事。但百里奚實在太窮困了,就沒聽蹇叔的,結果虞國被滅,自己成了奴隸。對這樣的人才,秦穆公非常向往,當時就派公子縶帶著重禮去了宋國的鹿鳴村,請出蹇叔。秦穆公用為右庶長、百里奚為左庶長。時稱‘’二相‘’,這兩位70多歲的老人,為秦國的崛起發揮了重要的參謀作用。

其三是白乙丙。蹇叔的兒子,有軍事才能,公子縶去請蹇叔的時候,發現白乙丙也是人才,就一起帶回來了,被秦穆公拜為將軍。

從“藍海戰略”談秦穆公為什麼能獨霸西戎?

孟明視影視形象

其四是孟明視。這是百里奚的兒子,百里奚在秦國拜相後,他夫人杜氏帶著孟明視找到了秦國,夫妻相認,父子團聚,秦穆公發現孟明視有軍事才能,也拜為將軍。

其五是西乞術。也是來自草根的軍事人才,有可能是蹇叔的兒子。被秦穆公也拜為將軍,與孟明視、白乙丙並稱‘’三帥‘’,三個草根掌管了秦國的軍事大權,這在東方各國是不可想象的。

其六是公孫支。本來是晉國人,在種田時偶遇公子縶,公子縶發現公孫支是人才,就把他帶回秦國,推薦給秦穆公,也是公孫支向秦穆公推薦百里奚,秦穆公才決定用五張羊皮贖回百里奚,才有了後來的‘’藍海戰略‘’。

其七是丕豹。丕豹是丕鄭父的兒子,秦穆公幫助晉惠公復國,晉惠公背棄承諾,派丕鄭父去秦國向秦穆公說明理由,丕鄭父認為重耳比夷吾強,在晉國得人心,晉惠公知道後,殺了丕鄭父,丕豹就逃到秦國,成為秦穆公的臣子,多次勸說秦穆公伐晉。

從“藍海戰略”談秦穆公為什麼能獨霸西戎?

周王室後裔由余

其八是由余。由余本來是晉國人,是某一位周王的後代,因為逃難跑到了西戎,成為西戎的一個臣子。戎主聽說秦穆公賢明,派由余到秦國去刺探情報。由余到了秦國以後,秦穆公發現由余是個人才,就想得到他,和百里奚、內史廖商量後,用美人計惑亂戎主,又用離間計使得戎主疏遠了由余,由余一生氣跑到了秦國。後來秦穆公用由余的計策,恩威並施,一下子兼併了十二國,開地千里,實現了‘’獨霸西戎‘’的戰略目標。

以上八位人才,除了由余來自王室後裔外,其餘都是草根人才,秦穆公打破門第觀念,而大膽啟用,為稱霸西戎提供了強勁的智力支援。

2、 刑罰教民,德威並濟,提升內功以夯實霸業長青的根基。

蹇叔到了秦國以後,秦穆公請教如何治國圖霸。蹇叔認為秦國兵強、地險,但卻不能東出爭霸,主要是威德不足,並有針對性地開出了幾個藥方:

首先,教化民眾。秦人和戎人雜處在一起,大家都很淳樸,但是因為大多數人文化水平低,沒有上過學,也沒有讀過書,對禮法全然不懂,做出有違道德、法律的事情還不知道。必須透過教育,提高民眾的知識水平。改變秦人野蠻人的形象。同時,教會民眾遵禮守法,穩定國內秩序。從這裡可以看出,秦人的啟蒙教育是從蹇叔開始的。

其次,加強刑罰。秦人不知法,必然不守法,儘管這些不守法的行為大多數是無意識的,但是因為不知道而犯法被處刑,往往非常冤枉。所以必須加強刑罰教育,讓民眾懂法並且畏懼法律,畏懼法律就會自覺遵守法律,違法亂紀就會減少。違法亂紀少了,民眾就會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生產中去,這樣就能形成良性迴圈。蹇叔的做法,其實和管仲的類似,但對秦國來說,就是早期的法家精神在秦國初步實踐。

其三,德威並濟。就是對秦人特別是雍城、渭水周邊的秦人、戎人進行德撫,施行仁政,使他們對穆公心悅誠服,並透過他們的示範作用,帶動更遠地方的秦國民眾及戎人遵紀守法。如果有違法的,就用刑罰懲處來威懾。如果戎人不服的,就興兵征伐。德威並濟,秦人歸服,戎人也逐漸臣服。期間,晉國曾發生饑荒,那是晉惠公忘恩負義以後,晉惠公厚著臉向秦國請求援助,秦國大多數人不同意援助,蹇叔、百里奚、公孫支認為,晉惠公有罪,老百姓沒有罪,應該援助,秦穆公採納了二老的意見,派出船隻運送了大量的粟米給晉國,緩解了晉國的饑荒,史稱‘’泛舟之役‘’。這一德惠鄰國的行為,讓晉國的老百姓很感動,對秦國的好感整體上升。

《史記。秦本紀》:晉旱,來請粟。丕豹說繆公勿與,因其飢而伐之。繆公問公孫支,支曰:‘’飢穰更事耳,不可不與。‘’問百里傒,傒曰:‘’夷吾得罪於君,其百姓何罪?‘’於是用百里傒、公孫支言,卒與之粟。以船漕車轉,自雍相望至絳。

其四,做好內政。蹇叔、百里奚當政時,非常注重內政的建設,有不合適的政策及時調整,有弊端及時革除,並且這兩位老人家年紀雖然大,做事卻親力親為,且平易近人,儉樸而不奢華,夏天出門不用傘、外出幹活不用車,為秦人樹立了良好的做人做事榜樣。沒過幾年,秦國就大治。

其五,循序漸進。不管是爭霸中原,而是獨霸西戎,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一蹴而就的,蹇叔告誡秦穆公一定要做到‘’三戒‘’:戒貪、戒忿、戒急。‘’戒貪‘’就是要防止貪小便宜吃大虧,‘’戒忿‘’就是要防止在憤怒時失去理智,‘’戒急‘’就是要防止欲速則不達。爭霸必須循序漸進,一步一個腳印來。秦穆公基本做到了,也有沒做到的時候,但事後都能自我反省,改正錯誤。

秦穆公32年,晉文公去世後,防守鄭國北門的秦人報告說鄭國防守鬆懈,可以偷襲鄭國,秦穆公貪小便宜果真派了‘’三帥‘’領兵伐鄭,蹇叔、百里奚哭諫勸阻,秦穆公不聽,結果秦軍半路上遇到弦高犒軍,以為鄭國有了防備,就順道滅了滑國班師,行至崤函古道時遇到晉軍埋伏,全軍覆沒,‘’三帥‘’也被擒。幸虧晉襄公的母親懷贏說情,三帥才僥倖逃回秦國,秦穆公素服郊迎三帥,並自責是自己不聽二老的勸告才釀下大錯,讓三帥繼續掌兵練兵,待機報仇雪恨。

從“藍海戰略”談秦穆公為什麼能獨霸西戎?

秦穆公偷襲鄭國犯了“戒貪”錯誤

3、 兩平晉亂,穩定友好的晉國可以讓秦國西進無後顧之憂。

秦穆公一生,兩平晉亂,三定晉君,對晉國有再造之恩。

也許您會覺得奇怪,晉國亂不是對秦國有利嗎?秦國不是可以乘機滅了晉國嗎?

這個想法是不現實的,在秦穆公時代,任何一個諸侯國都不具備消滅晉楚這樣大諸侯國的能力。並且,晉國世代都有賢卿,國君不行時,國家有正卿、上卿來執掌,照樣能有序運作。

相對於西進戰略來說,晉國就相當於秦國的後院,後院如果不穩定,國策就充滿不確定性,隨時會對秦國發動攻擊。那麼就會影響到西進戰略的正常實施。就像三國時,諸葛亮北伐前先要南撫蠻夷一個道理。

如果秦國幫助晉國國君上位,就會施恩於晉國,晉國至少短時間內會對秦國採取友好的態度,就不會伐秦,後院穩定友好,前方的‘’西部大開發‘’才能無後顧之憂。

秦穆公九年,老丈人晉獻公去世,荀息遵遺囑立驪姬的兒子奚齊為國君,被裡克殺了;又立驪姬妹妹的兒子卓子為國君,又被裡克殺了。這時候,逃亡在外的夷吾派人去秦國遊說秦穆公,請秦穆公幫忙,讓自己回國當國君,並許諾事成之後,割河西八城給秦國。秦穆公答應了夷吾的請求,派百里奚率領軍隊護送夷吾回國即位,這就是晉惠公。這是秦穆公一平晉亂。

從“藍海戰略”談秦穆公為什麼能獨霸西戎?

翻臉不認人的晉惠公夷吾

晉惠公即位後就食言,答應給秦國的八城不給了。秦穆公很生氣,但忍了。秦穆公十二年,晉國鬧饑荒,秦穆公不計前嫌,透過‘’泛舟之役‘’給晉國送去了大量的糧食,幫助晉國渡過了饑荒。

秦穆公十四年,秦國也鬧饑荒,派人去晉國借糧,晉惠公不僅不借糧,還恩將仇報,於秦穆公十五年派兵伐秦,雙方在韓原發生激戰,最終秦國獲勝,晉惠公被俘。本來秦穆公想把晉惠公祭天的,因為周天子說情和秦穆夫人以死相逼,秦穆公才放晉惠公回國,晉惠公獻出河西八城,並派太子圉到秦國為人質。

晉惠公病死後,秦穆公又派兵護送重耳回國即位,這就是晉文公。晉文公即位後,殺了晉懷公太子圉。這是秦穆公二平晉亂。

《史記。秦本紀》:二十四年春,秦使人告晉大臣,欲入重耳。晉許之,於是使人送重耳。二月,重耳立為晉君,是為文公。文公使人殺子圉。子圉是為懷公。

晉文公即位後,才是真正的秦晉之好。秦穆公是晉文公的姐夫,晉文公是秦穆公的小舅子,兩個國家經常合作,晉文公接過齊桓公的衣缽,順利稱霸中原。

從“藍海戰略”談秦穆公為什麼能獨霸西戎?

大器晚成的晉文公重耳

而秦穆公呢,繼續向西大發展,並乘機兼併了梁國、芮國,綜合國力進一步增強。

4、 恩威並施,水到渠成獨霸西戎,‘’藍海戰略‘’順利落地。

為了使藍海戰略能夠順利實施,早日獨霸西戎,秦穆公在外交上採取恩威並施的策略。能夠德服的,儘可能不開戰。不能德服的,就堅決威服。

首先,威服晉國。晉文公死後,由於發生了崤之戰,秦晉合作關係破裂,秦穆公不得不透過武力來打服晉國,以確保後院不再起火。

秦穆公34年,派孟明視伐晉。雙方大戰於彭衙,秦軍又敗。三帥回國後,秦穆公並沒有怪罪,而是繼續重用之。

秦穆公36年,孟明視再次請求伐晉,秦穆公同意。孟明視等三帥率兵渡過黃河以後,把船都燒了,以示不打勝仗不回秦的決心。一路勢如破竹,大敗晉軍,晉人被秦人氣勢所懾服,緊閉城門不戰。秦軍攻取了王官及鄗城後,來到崤函兵敗之處,收取崤之戰秦軍陣亡軍士的屍骸安葬,秦穆公親自發喪,哭祭三天三夜。

從此以後,晉國安穩了許多。秦國後方基本安定。

其次,美人計亂政西戎。西戎派由余來秦國刺探虛實時,秦穆公為了留住由余,並瓦解西戎,就選了16個美女加上一支樂隊送給戎主,結果戎主整天沉迷於聲樂美女,國政逐漸懈怠。由余回國後,也不理不睬的,導致由余投奔秦國。西戎國政的懈怠使得秦國有機可乘。

其三,威服西戎各國臣服。秦穆公37年,秦國採納由余的計謀,借大勝晉國的威勢,對西戎各國擺出用兵的架勢,願意臣服的以德安撫,不願意臣服的以武力剿服,最終兼併了十二個戎狄國家,加上之前臣服的,共有20來個戎狄臣服於秦國,除了義渠等少量的國家以外,西部大部分土地都變成了秦的國土,一下子拓地千里,一躍而成為大諸侯國。

《史記。秦本紀》:三十七年,秦用由余謀伐戎王,益國十二,開地千里,遂霸西戎。天子使召公過賀繆公以金鼓。

由於內政、外交、軍事多管齊下,經過數十年積累,厚積薄發的秦國最終水到渠成地實現了西進的藍海戰略,成為事實上的西戎霸主!

從“藍海戰略”談秦穆公為什麼能獨霸西戎?

秦穆公有生之年終於獨霸西戎,藍海戰略得以實現

周天子聽說秦穆公稱霸西戎,非常高興,終於不再擔心歧山以東的周王室土地受到戎狄的侵擾了,為了褒獎秦穆公,派召公出使秦國,賜給秦穆公12面金鼓,正式冊封秦穆公為西戎方伯。

藍海戰略,終於在秦穆公有生之年得以實現!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