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賀蘭實踐”

近年來,寧夏銀川市賀蘭縣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引,不斷集聚創新資源,透過搭平臺、聚人才、育專案,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加速科技與產業高效對接,在以科技創新賦能產業轉型,破解發展桎梏等實踐過程中,驅動傳統產業“發新枝”,新興產業“結碩果”,引領縣域經濟駛入高質量發展快車道。

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賀蘭實踐”

2021年12月21日,賀蘭縣百瑞源年產3500噸枸杞飲品生產線正式投產,進一步提升枸杞附加值和品牌影響力,預計年產值達到2億元左右。資料照片

厚植科技因子 傳統產業“發新枝”

枸杞產業是寧夏優勢特色產業之一,但長期處在賣乾果原料的初級階段。如何摘掉枸杞產業的“農特產”標籤?在賀蘭工業園區,百瑞源枸杞股份有限公司給出了“參考答案”——用科技創新帶動產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

“沒有科研力量和技術支撐,品牌就沒有核心競爭力。”百瑞源枸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郝向峰說,公司與中科院等科研院所建立產學研合作模式,收穫了系列“重磅”成果。

“鎖鮮枸杞工藝技術”榮獲自治區科學技術重大貢獻獎,引領行業由初加工走向精加工;“枸杞對酒精性肝損傷和視網膜損害的保護機理研究”透過自治區科技廳成果鑑定,用現代科學驗證了傳統中醫關於枸杞“保肝明目”的論述,推動行業由精加工邁向深加工……由此,百瑞源開發出枸杞油膠丸保健食品、枸杞多糖、枸杞葉黃素軟膠囊等多種高附加值產品。

在賀蘭縣,越來越多企業意識到,拼研發、拼創新、拼技術、拼品牌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一批龍頭企業將創新勢能轉化為發展動能。寧夏凱晨電氣集團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在科技創新驅動下,這家企業已從傳統電氣裝備製造行業轉型升級,成為電氣行業電力電子技術和電氣控制系統領域的創新型企業。

為掌握電氣智慧領域關鍵核心的感測技術、晶片技術和控制演算法,凱晨電氣將自主創新和藉助外腦相結合,與上海電氣自動化研究所簽約進行產品研發;與俄羅斯科研公司合作建立“電力控制系統國際聯合研究中心”;與上海某工業研究院簽約合作,在上海和銀川分別建立電力電子聯合研發中心。

據寧夏凱晨電氣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朱建華介紹,在自主核心電力晶片和感測器技術的突破下,凱晨電氣開發的“電力系統遠端安全診療預警公共服務平臺”,被國家工信部認定為2020年工業網際網路試點示範專案。

科技創新與工業經濟融合發展,為賀蘭縣工業轉型升級提供有力支撐。據賀蘭縣委書記丁煒介紹,全縣已累計培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1家、自治區農業高新技術企業8家、科技“小巨人”企業9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11家。2021年1-11月,賀蘭縣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比35。8%,同比增長15。9%,創新驅動成效顯著。

借力“智腦”攻關 產業升級“破頑疾”

作為西北地區漁業大縣,賀蘭縣適水產業面積穩定在5。8萬畝,產量達1。3萬噸。然而,傳統“大排大灌”養殖方式導致的養殖尾水汙染問題日益凸顯,尤其是面對漁業高質量綠色發展與養殖尾水達標排放新要求時,賀蘭縣漁業產業遭遇發展瓶頸。

2018年,賀蘭縣提出“減”“調”兩個方向:明確養殖區、限養區和禁養區範圍,對汙染物超標排放企業,嚴格執行整改、搬遷和關停等措施;推廣立體迴圈養殖,探索封閉式園區農業尾水迴圈利用模式,逐步改造用水量大的常規養殖方式。

“高門檻”倒逼產業扭轉粗放式增長方式,探索高質量發展新模式、新技術。近幾年,賀蘭縣邀請清華大學、上海海洋大學等科研院所和研究團隊,透過研究人工溼地淨化、生物淨化、汙水處理裝置淨化等方法改善養殖水體環境。

銀川科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就是“科技+養殖”的探索者和受益者。據公司董事長石偉介紹,他們聯合高校共同研發,引進漁菜、漁蟹共生技術和生態陸基漁場技術,應用手機智慧遙控增氧、遠端精準投餵等多項物聯網水產養殖技術,探索漁業尾水治理。

在科海生物的種養結合模式中,魚塘和稻田形成迴圈共生圈。魚苗集中飼養在魚塘和稻田間的流水槽內,除了吃水槽裡的定時投餵,還可以吃稻田裡迴圈而來的浮游生物,而養殖尾水則透過集汙區迴圈進入稻田。在漁菜共生系統,養魚廢水被迴圈到水培蔬菜管道中為蔬菜提供營養,隨後再回到池塘迴圈利用。

在寧夏天榮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清華大學的科研團隊用3年時間攻克了工廠化設施養殖水質精準調控技術難題,實現養殖尾水零排放,每年為公司工廠化養殖節水2100立方米。

除了破解漁業發展“頑疾”,科技創新還為現代農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據賀蘭縣科技局副局長馬咪娜介紹,賀蘭縣圍繞適水產業、設施果蔬、優質糧、育種等產業,組織應用了一批先進實用技術成果,累計推廣40餘項農業新技術,試驗示範100多個新品種。

培育創新沃土 積蓄髮展“源動力”

在百瑞源的研發中心,新品研發實驗室、研發中試生產實驗室、理化及微生物檢測實驗室承擔著國家和自治區多項科研專案;“寧夏枸杞品種選育及功效研究院士工作站”等創新平臺,持續為企業科研創新釋放動能。

這只是賀蘭縣“科創大腦”的“神經元”之一。近年來,賀蘭縣把加強科技創新平臺建設作為佈局產業鏈、配置資源鏈的重要支點,鼓勵由企業牽頭,在電子資訊、生物醫藥、新材料等前沿領域與高校、科研院所組建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透過“平臺搭建+專案合作”“科研攻關+成果轉化”等方式,形成產才互促“營養劑”,不斷培育創新發展土壤。

截至目前,全縣已建成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1個、自治區級工程技術研發中心4家、技術創新中心29家、企業技術中心9家、院士工作站3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1個、人才小高地10個;引進培育科技創新團隊60餘個,開展科技研發和技術攻關280餘項。

“為強化精準支援,縣裡建立了科技投入穩定增長機制,確保縣財政科技創新投入以30%的年增長率穩步提升,2021年達到2537。5萬元。”馬咪娜說,當地還構建起科技要素大市場服務平臺,提供科技成果轉化、供求資訊、技術諮詢等服務,助力科技成果商品化、產業化。

寧夏大北農科技實業有限公司“灘羊肉質提升及營養調控關鍵技術研究與整合示範”獲得自治區科技進步二等獎,寧夏厚生記食品有限公司“枸杞營養複合飲料研發及產業化應用”獲得自治區科技進步三等獎,艾尼工業、易興新材料獲得自治區新產品認定……一項項科技成果落地轉化,為產業發展增添高質量“成色”。

賀蘭縣提出,“十四五”期間將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積極培育國家、自治區級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培育壯大創新人才隊伍,建立一批國家級和自治區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企業技術中心,打造一批以工業園區和重點企業為支撐的創新小高地。

“透過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賀蘭縣將打造新材料、新能源、新食品‘三新’產業的聚集地、創新地、新高地。”丁煒說,到2025年,賀蘭縣將打造1個200億級園區以及新食品、智慧裝備製造2個百億級產業,新材料、新能源產值將突破50億元。

【來源:經濟參考報】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舉報/反饋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