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調費率,邊擴募集規模,開年來的銀行理財在下盤什麼棋

2月25日,資本邦瞭解到,自去年基金代銷端燒起“價格戰”之後,開年以來,隨著銀行理財淨值頻頻下探至1元以下,為穩股市佔規模,多家理財子公司也紛紛宣告將對部分產品實行費率優惠。

據不完全統計,當前已有招銀理財、中銀理財、交銀理財、興銀理財、信銀理財、光大理財等近10家銀行理財公司宣佈下調費率,下調形式或者為降低固定管理費、銷售服務費、託管費,也有部分理財子直接將產品管理費、申購費降至0。而所涉及的產品型別則涵蓋現金管理類產品、固收類產品以及混合型產品。

例如,招商銀行近日在官網接連披露數十份理財產品費率優惠公告,涉及管理費、銷售服務費等費率,部分產品優惠後的費率已降至0元;中銀理財也表示,將於2月22日起對“中銀理財-穩富(14天持有期)”產品固定管理費費率進行優惠,2月22日至3月31日產品固定管理費由0。10%下調至0,2022年4月1日起產品固定管理費由0。10%下調至0。05%。

業內人士表示,當前銀行理財公司的規模排名壓力有所提升,下調費率可增加產品在銷售渠道中的競爭力,提高公司管理資產規模。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當前不少理財產品在固定管理費端大打“價格戰”,但在浮動管理費方面,卻又出現了悄悄上浮的現象。此外,近期主動上調自家理財產品的募集規模的也不僅一家。

例如,農銀理財和華夏理財近期就相繼釋出公告稱,決定將旗下在管的某固收類產品的業績比較基準進行上調,並同時上調其超額管理費率。

據瞭解,超額管理費率是浮動費率的一種,指的是當產品的業績超越預先設定的業績比較基準時,按照超過計提基準部分的一定比例收取業績報酬,是一種有效將管理人與投資者利益繫結的模式。

普益標準的研報指出,總體來說,銀行理財的固定費率要低於公募基金,特別是託管費方面。不過,在超額管理費方面,公募基金幾乎不收取這部分費用,而銀行理財的收取比例在10%-100%之間,總體收取比例偏高,是理財業務的重要收入來源。

此外,在產品募集規模上,當前,招銀理財、交銀理財以及光大理財就曾紛紛公告稱,決定將旗下固收類產品的募集規模進行上調。

據某理財子公司人士指出,上調部分產品的募集規模,主要是源於客戶需求。此外,也有分析人士指出,在在利率存在下行空間的預期下,理財產品收益率或承壓,而固收及固收+理財產品的波動穩定,風險較小,收益又高於純債產品,因此2022年,銀行理財子在主動管理上,也會加大“固收+”產品拓展力度。

光大證券王一峰團隊表示,“固收+”產品有望成為銀行理財公司提升投資收益、增強產品競爭力,並作為擴大資產管理規模(AUM)的重要抓手。預計在中短期內,銀行理財公司仍會延續泛固收類產品為主的配置思路,逐步豐富權益類產品佈局,漸進式加強權益投資。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