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最大手筆!這家公募基金斥資1億跟投旗下基金 全行業今年自購額將破30億

在今年市場波動較大的背景下,

基金公司

紛紛選擇用真金白銀的自購行為來提振信心,

基金

自購也迎來小高潮。

券商

中國記者瞭解到,

財通基金

近日擬以1億元自有資金跟投財通內需增長12個月定期開放基金,這或將成為近5年來單隻偏股

混合型基金

來自管理人的最大手筆跟投。

該基金成立於2020年8月7日,目前正處於第一個開放期。如果該申購順利完成,今年以來的基金公司合計自購金額將突破30億元。這一資料在去年同期約為24億元,同比增長超20%。

近5年單隻偏股混合基金最大手筆自購

資料統計,截至2021年8月14日,在近五年公募基金公司自購的偏股混合基金中,單次單隻自購金額最大的為易方達資訊產業,易方達曾在2016年9月該基金新發時進行了跟投,淨認購金額為9999。90萬元。

券商中國記者瞭解到,在除去申購費的情況下,財通基金擬於近日以1億元自有資金跟投財通內需增長12個月定期開放基金,如果該申購完成,這或是近5年來單隻偏股

混合型

基金來自管理人的最大手筆跟投。

公開資料顯示,財通內需增長12個月定開混合成立於2020年8月7日,該基金重點聚焦受益於國內消費需求增長的行業和受益於國內投資需求增長的行業,並致力於透過定增投資增厚收益,在注重投資體驗的同時,力爭實現基金資產的長期增值。

資料統計,截至8月13日,該基金自成立以來的累計收益率為21。06%,持續跑贏

滬深300

指數(3。85%),區間最大回撤8。55%,遠小於同類平均(-19。55%)。

具體來看,財通基金的定增投資策略或貢獻了較大比例收益來源,該基金曾參與過

長安汽車

新易盛

恩捷股份

明陽智慧

國聯股份

等十餘隻股票的定增,截至二季度末仍有

揚傑科技

雅化集團

兩隻個股的定增處於鎖定期。

5年最大手筆!這家公募基金斥資1億跟投旗下基金 全行業今年自購額將破30億

財通基金表示,此次1億元自有資金認購財通內需增長12個月定開混合,不僅僅是基於對資本市場長期趨勢的認可,更是以多年的定增投資經驗和積累沉澱的專業的定增投資能力,對當下時點以定增投資參與市場的信心。

從政策層面來看,定增新規將鎖定期由12個月變為6個月,流動性風險敞口變小;新規定增後底價折扣由9折到8折,底價折價提升;發行物件數量增多,由10名/5名增至35名,門檻更低,更利於定增投資的均衡配置。

從供給層面來看,資料顯示,2020年發行的競價專案為245個,高於2018、2019年兩年之和,總髮行量明顯提升,挑選空間更大;“優質”專案供給明顯增加,大市值標的發行數量佔比呈現明顯增加,超過300億元市值的標的由過去幾年10%左右,迅速提升至2020年22%;500億元以上佔比也由5%左右提升至14%。

從投資人層面來看,不同於以往,一批既往參與度不高的資金,比如

保險

、外資等參與定增的積極性顯著提高,參與專案數量及金額均較大,說明定增的吸引力顯著增加。

今年基金公司自購金額突破30億

除財通基金外,今年以來,由於市場波動較大,基金公司普遍加強了自購的力度,選擇用真金白銀提振信心。

例如,基於對公司低估值價值投資策略和價值成長子策略的信心,中庚基金及擬任基金經理陳濤、曹慶擬以自有資金認購中庚價值先鋒

股票型基金

合計3000萬元。其中,中庚基金自有資金擬出資2000萬元、陳濤、曹慶擬分別出資500萬元。

此外,在網際網路、教育為代表的中概股紛紛遭遇重挫的背景下,7月30日,光證資管也釋出

公告

稱,已經於2021年7月29日出資1000萬元申購光大陽光香港精選混合(

QDII

)A,並表示將與投資者共同踐行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的理念,與我國資本市場共成長。

今年以來合計自購金額最大的是

建信基金

,資料統計,截至8月13日,建信基金自購了旗下3只基金,合計自購金額為2。9億元,分別為建信普澤養老目標日期2040三年持有FOF、建信裕豐

利率

債三個月定開債A、建信鑫悅90天滾動持有中短債,分別自購了1000。71萬元、26999。9萬元、1000。23萬元,在今年發生自購的基金公司中排名第一。

天弘基金

則是以今年以來自購基金數量最多的公募,截至8月13日,天弘基金共自購了36只基金(按不同份額分開計算),合計淨申購金額2。5億元,其中包含了天弘中證晶片、天弘恆生科技指數、天弘中證智慧汽車等多隻股票型指數基金。

整體來看,資料統計,截至7月31日,今年以來共有73家基金公司已經進行了自購,合計自購金額為29。05億元,這一資料在去年同期為24。2億元,今年相比去年增長了20。04%。如果再加上此次財通基金自購財通內需增長的1億元,今年的基金公司自購金額將突破30億。

大手筆自購背後有哪些規律?

整體來看,基金公司運用自有資金進行的自購,具有一定的風向標意義。例如,從今年來看,6月份和7月份發生基金公司自購的金額最大,分別達到6。48億元和5。75億元,A股大幅調整的3月緊隨其後,合計自購金額5。12億元;但在市場行情較好的1月、2月,基金公司自購金額反而較低。

有業內人士總結道,基金公司自購大致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一是市場情緒低迷時,透過自購緩解負面情緒,也可以防止大規模贖回帶來的踩踏以及規模快速縮減,同時也可以低位加倉、儲備彈藥;二是

新發基金

時,透過自購為自家產品背書,也可以達到吸引投資者跟買的目的;

基於完整市場週期和基金市場大年等因素,財信證券總結了2018年至2021年以來基金公司的自購資料,得出以下規律:

1)基金公司自購產品多為旗下新基金,老基金自購少。在這種背景下,上述財通基金拿出1億元自購老基金的情況更是少見。

2)是否是自購品種與基金

業績

表現亦無直接關係,基金自購對行情、基金業績影響有限。也就是說,自購的基金不一定就能夠賺錢,也並不意味著就比其他基金有著明顯的回報優勢,投資者在選擇基金時,仍需從基金公司、基金經理、歷史業績、基金規模、持股集中度、倉位等“基本面”因素選基。

3)自購產品結構有所改變,混合型等主動品種的自購規模佔比自 2020H2 以來顯著提高且保持相對穩定;基於市場行情及年內預期收益率下行等因素,2021 年節後

債券型基金

自購比例提升,偏債混合型等固收+品種權重較高。

4)短期來看,債券型基金以及固收+混合品種的自購比例有可能保持相對穩定;中期看主動權益品種自購比例不一定提升,主要是因為基金市場擴容,主動權益新基金品種的發行數量及募資規模整體有所提升,自購必要性有所降低。

(文章來源:券商中國)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