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歲的70後,如果還在折騰這幾件事,日子可能越過越苦

01

魯迅說過:“本身就窮,折騰對了就成了富人,折騰不對,大不了還是窮人。如果不折騰、一輩子都是窮人。”

路遙說過:“整天就是搞這運動那運動,窮折騰個沒完。”

關於折騰的名言,有很多,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作為普通人,應該如何去理解呢?不要盲從,也不要不信,而是要因人而異,因地制宜。

作為70後的人,小時候吃了很多苦,做了不少農活。就是城裡出生的人,也經歷了糊信封、做火柴盒等手工,從小就被當成了“勞動力”。

成長的路,有深深淺淺的腳印,走得很難。想一想,白手起家,談何容易。要是訴苦的話,一準要說好幾天。

一晃,我們就來到了五十歲的年紀,餘生要如何度過,要提前思考。關於折騰的事情,要適可而止,要是折騰錯了,成績會功虧一簣,日子會越來越苦。

五十歲的70後,如果還在折騰這幾件事,日子可能越過越苦

02

第一,別折騰工作,不要輕易跳槽、辭職,忍一忍就退休了。

和我同鄉的一位裝修師傅老黃,他年輕的時候,在廣州某裝修公司打工,因為技術過硬,月入萬元。經過多年的打拼,他在廣州買了房子,一家人也穩定下來了。

工作比較穩定,但是勞動強度很大。並且,老黃想自己做老闆。在廣州當老闆的話,他沒有那麼多的成本,於是選擇了賣掉房子,回縣城發展。

到了縣城,老黃才知道,小地方的生意不好做,並且自己初來乍到,顯得格格不入,月收入只有三四千元。

關於自己的選擇,老黃懊悔不已。畢竟,他不再年輕了,不能隨意“推倒重來”。

關於工作,我們很容易有“這山望著那山高”的想法。總以為,別人的工作很輕鬆,自己卻很累,收入還不如別人。其實呢?各行各業都人滿為患,都有不同的苦衷。

五十歲的人,如果離開了現有的崗位,自己也沒有特別的能耐,可能會影響到就業、退休,六十歲之後,人生的苦難,就浮現出來了。

珍惜自己的位置吧,不管收入多少,位置高低,起碼有一份保障。不到萬不得已,不要說離開的事情。

03

第二,別折騰家庭,夫妻最好不要兩地分居,再熬幾年,就是老伴了。

在農村出生的70後,應該經歷了這樣的過程:走出校園,去遠方打工。好不容易,找到了物件,成立了家庭。

當孩子出生之後,為了教育和養老兩件事,不得不留一個在老家,另外一個人外出打工。在外地的人,努力賺錢,供養家人,在家的人,因為長期留守、家鄉的經濟條件有限,吃了很多苦頭。兩方面都很難。

到了五十歲的時候,孩子長大了,夫妻肩膀上的壓力輕鬆了,可以好好在一起生活了。因而,很多夫妻,選擇了一起外出打工,為了養老,做出最後的衝刺。

有道是,天有不測風雲。

愛情存在很多不確定的因素。比方說,夫妻吵架、鬧離婚、遇到相見恨晚的人、曾經的戀人來找你。夫妻的緣分,不知不覺就有了裂痕。

“破窗效應”告訴我們,如果情感上的裂痕,不馬上修復,就會越來越大,直到離婚為止。

70後的人,要像長輩那樣,愛一個人到白頭,不管多難,都不要放手。想一想,枕邊人陪你那麼久,有什麼好嫌棄的呢?不過是變老了,變醜了。同時,他還變得成熟穩重了,需要有人心疼了。

五十歲的70後,如果還在折騰這幾件事,日子可能越過越苦

04

第三,別折騰金錢,不管你有多富有,摳門是第一要緊的事情。

看了一個故事:一個年輕人打算買車,他觀察了很久,發現墨綠色的車很少。

當年輕人買了墨綠色的車之後,忽然發現,大街上的車,很多都是墨綠色的。他想要突出自己的個性,想要炫耀一番,卻不能夠了。

過了一段時間,年輕人一咬牙,買了一臺咖啡色的車。就在買車後的一個星期,他發現了很多咖啡色的車,懊悔不已。

心理學上,有一個效應,叫“視網膜”效應——當我們擁有了某一樣東西或者某一個特質時,就會更加註意到類似的東西或特質。

購買慾、分享欲,這是人的本質,也是人性的弱點。我們因此花了很多的冤枉錢。

比方說,買衣服的時候,希望自己的衣服是“獨一無二”的;買車的時候,希望自己的車是最貴的;裝修的時候,希望獨具一格。

50歲的人,要學會控制自己的“弱點”了。不管你有錢沒錢,都要放下購買慾,也不要和誰分享自己的“慾望”。

為了讓別人點個贊,自己花了很多錢,這是多麼愚蠢的事情啊。

從今往後,使勁摳門,錢在口袋裡,餘生就能安穩了。

05

第四,別折騰父母留下的東西,留住老家的一切,是人生最基本的歸途。

常常有70後的人,想要把老家的一切,都賣掉,然後拿著錢,到城裡投資。

也有一些人,希望自己成為“拆二代”。這樣的話,可能一夜暴富。

記住,任何一個家庭,都是“生生不息”的。你這一代吃飽喝足了,把老祖宗的東西都變賣了,下一代靠什麼?子子孫孫靠什麼來延續幸福的生活?

要明白,當你在外頭混不下去的時候,還能回到老家去種地,這是最起碼的退路。雖然,農村的經濟相對滯後,但是農村是一片廣闊的天地。

我們都是有家鄉情結的人,只要老家有一塊地,有一棟老屋,都能變成內心的自豪,也會有做人的底氣。不要把家鄉的東西,都折騰完了,斷了自己的歸路。

五十歲的70後,如果還在折騰這幾件事,日子可能越過越苦

06

看過一個故事。

東晉時期,畫家顧愷之很喜歡吃甘蔗。令人奇怪的是,他總是先吃甘蔗的尾部。

有人問,為什麼這樣吃呢?

顧愷之:“這是漸至佳境。”

人生如甘蔗,上半段吃苦,後半段享福。

從今往後,少折騰,平平淡淡就是福氣。不管在哪裡養老,身邊有老伴,手裡有錢,每月有退休金,足矣。

不折騰,人淡如菊,心淡如水。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路。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