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坦白”的高瓴,又募資40億

高瓴募新基金了。

今天,高瓴宣佈其首隻人民幣碳中和產業投資基金完成首次關賬,據投中網獨家瞭解到的資訊,首關規模超過20億元,總規模逾40億元,基金落地南京市建鄴區。

關於高瓴的傳聞最近甚囂塵上,甚至不少人都會發問,高瓴怎麼了?

我不想和稀泥,但我認為質疑都要以嚴謹為前提。所以要嘗試回答上述問題,有必要先釐清這幾個事實:

業務上,高瓴一二級之間有防火牆;結論上,將其業務混為一談也不可行。二級資訊公開,但一級市場資訊不公開,可以說其格力浮虧百億,定增表現不好,但百麗呢?理論上這也是潛在回報可能達到百億量級的案子。此外,高瓴進入創投市場不過幾年,離出結果還遠;

高瓴業務線廣,鏈條長,從天使輪到最近傳的S基金,在未證實的傳聞裡,我甚至聽過某些從未披露的模組,用區域性業務去否定複雜的產品線,AUM幾千億的盤子,論據不充分;

國內投資機構中,高瓴是少有的一二級市場交織的企業文化,要求它得設立嚴格的資訊防火牆,我認為,即便內部員,也未見得能拼湊出完整的高瓴拼圖。所以,我一直以來的看法是:“高瓴怎樣”這一問題的最終解釋權,只在張磊一人手裡。

不過正好,最近高瓴披露了一系列資訊,包括新基金募集,一方面我們可以從這些資訊裡提取一些觀察角度,來討論一下,推一些小結論出來。

至少有一點可以肯定:不同於以前把投資當成隱秘生意的做派,高瓴在當下與外界的互動的方法正在變化,正在變得“更坦白”。

這種坦白體現在兩方面,一是更加重視市場的聲音;二是改變了以往偏二級市場的那種“老僧入定”式自我封閉行事作風。

先來看新基金,如果“會讀”的話,相信你能從其新聞稿裡讀出很多不曾披露的資訊。

40億新基金

首先,這支碳中和產業基金調整了高瓴以往一直被認為“以規模為主導”的入場方式,這是質的變化。

高瓴於我,歷來的印象都是大開大闔,捨我其誰,二級市場做過數百億的定增,單支基金募資106億美元的“亞洲之最”,就連孵化的獨立VC品牌高瓴創投,第一支投早期的基金,規模也要湊個整數——100億元。

但這次真不一樣,首關20億,目標40億,不光與往期基金沒法相提並論,也不如此前紅杉中國、春華資本成立的百億元級碳中和基金。

我的理解是,由大到小,這是策略、思路上的重大變化。這是一支“目的性”比較強的基金,沒有直接追求規模,而是選擇小步除錯,投資節奏大機率會很緊湊。

原因有三:

其一,官方口徑是高瓴“在整個碳中和領域已完成500億規模的投資”,這說明已經積累了相對成熟的方法論;

其二,據我瞭解到的資訊,這支基金已經完成了首個專案的交割,投資已經搞起來了,節奏緊湊;

其三,與此前不同,新聞稿中由創始合夥人李良闡述高瓴在碳中和的投資心得,因此這支基金有一個明確的負責人。可以注意的一點是,李良正是高瓴收購百麗的專案執行人,百麗沒有最終退出,但毫無疑問仍然是高瓴代表案例。

第二,老LP願意買單,還有新LP加入,高瓴嘗試更坦白地與外界溝通。

新聞稿的說法是,“此次募資得到了眾多高瓴現有LP的支援,不少LP已投資了高瓴旗下多支基金,現在選擇持續加大在高瓴的資產配置比例。與此同時,高瓴碳中和基金還吸引了包括地方引導基金、大型產業背景國有企業、專項母基金和多家金融機構的關注。”

“現有LP支援”、“持續加大資產配置比例”、“新LP的關注”,從通稿中這幾個關鍵詞的態度上,這就是在迴應市場的一些質疑。

從結果上,老LP願意繼續加磅,又有新LP願意買單,募資是確定的既成事實。

發現沒有,這次披露把“哪些型別的LP在跟進”,“哪些型別的LP在溝通”都列得清楚明白。

第三,落地PE/VC重鎮南京。

從去年開始,高瓴人民幣基金不斷在全國落地,去年4月,蘇州,成立高瓴蘇州創新中心,設立蘇州高瓴祈睿醫療健康產業基金;7月,三亞;11月,無錫,成立50億元的高瓴創投二期人民幣專項基金;再就是這次的南京。

溯源人民幣市場的出資主體,就是財政資金,地方財政對資金使用需求,也越來越和市場化投資機構契合,在我看來,加速在城市落地,是高瓴人民幣業務接地氣的Plan B。

南京如何呢?這裡2017、2018年相繼出臺“科技金融31條”和“股權投資十條”,成立南京市創新投資集團,與經緯創投、五源資本、原始碼資本、華映資本、星納赫資本、創新工場等機構發起設立90餘支、總規模超1200億元的八大產業鏈專項子基金。具體到建鄴區,已聚集各類創投機構超過1000家,基金規模總量超過近3600億元。

注意,南京是近年來的PE/VC重鎮,經驗豐富,此時與高瓴落地新基金,本身就能說明一定問題。

第四,對於碳中和,擺資料、講細節。

高瓴給自己的定位是碳中和投資的“領跑者”。

之所以說此次新聞稿更坦白、透明,因為除了動用話語權定義自己的位置,也給出了資料和賽道資訊來佐證。

一個是設立綠色專項投資基金,二是累計投向碳中和的金額超過500億元。這次的新基金,高瓴也錨定幾條賽道,分別是“新能源、新材料、先進製造、綠色出行、綠色生活、農業科技”。

最後,張磊在新聞中有一段話,這是其近期少有的為業務站臺。

關於爭議

今年圍繞高瓴的幾項爭議,我來談談自己的看法。

先是虧損。

這個話題被反覆討論過了,這裡先不作贅述,主要集中在高瓴的美股二級市場頭寸,以及在中國市場大手筆參與的格力、用友等定增專案上,二級市場的資訊高度透明,高瓴的持倉每季度都會在SEC更新,格力、用友的價格都明擺在那,是評判高瓴最直觀、簡單的方式。

然後是裁員。

裁員不是新鮮話題,高瓴闢謠了裁員說,也對投中網也表示,消費組相比前兩年確實有所調整,但這並不是最近發生的事。

一位接近高瓴的朋友告訴我,高瓴今年和去年的turn off(離職率)相比,今年還略低,行業的平均離職率是5%-10%,高瓴的數字估計在6%。

“內部資訊壁壘”是難以統計資訊的核心原因,從監管的要求來看,一二級市場之間必須要做業務、資訊和員工區隔,據我瞭解,高瓴的業務和品牌都在試圖區隔,但始終沒見效。

因此在高瓴身上我看到了一種“分裂感”:裁員是拿一級市場的行為去解釋高瓴二級市場;虧損是用二級市場的眼光評判高瓴的一級市場。

所以,在沒法區隔品牌的情況下,只能更透明、更頻繁地向市場闡述自己。我梳理了最近的投資資訊:

高瓴以增資的方式向Qumei Runto投資2億元人民幣,持股比例為4。76%,買了把“世界最舒服的椅子”;

珠海鎵未來科技有限公司宣佈完成近億元A+輪融資,由順為資本、高瓴創投、盈富泰克聯合投資;

江蘇青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青昀新材”)已於近日完成超億元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高瓴創投領投。

類似新聞還有不少,CVSource投中資料顯示,今年高瓴創投出手60次。還是那句話,一級市場相對閉塞,找評判標準比較難,現階段,兩件事是明確的:

第一,投資數量和募資是確定性的結果;

第二,繼續加磅人民幣,也是結果。

碳中和怎麼投?

下面談談高瓴碳中和基金的打法。

前文有述,40億的規模不是其一貫風格,尤其是放在碳中和這一無比龐大的概念下,顯“小”。

這代表高瓴會放棄規模這一絕對優勢嗎?我始終認為,規模只是“果”而不是“因”,這兩樣要是弄混了,IC就會出現“高瓴紅杉投了,我們為什麼沒投”“高瓴紅杉不投,我們為什麼要投”這類問題,重要的依然是對碳中和產業的認知。

但“產業認知”又是是一句正確的廢話,高瓴的差異化在哪裡?我認為,答案在李良這兒。

年初,高瓴給近60家先進製造被投企業創始人發過一封信,李良原話是這麼說的:

“碳中和既是外部約束條件,也是‘中國製造’最好的發展機遇;要實現碳中和,就必須推動整個製造業向先進製造全面升級,中國製造向先進製造、智慧製造的系統性升級已是當下這股創新浪潮中最重要、也是最確定的路線之一。”

變“坦白”的高瓴,又募資40億

(2021年底,《助力高質量綠色發展——高瓴碳中和實踐報告》中對於碳中和領域的分類)

前文說了,李良也是百麗的負責人,這個一度定義高瓴的案例,就是他們給出的碳中和答案——先進製造。

以前投中網介紹過華為哈勃的投法,基於產業背景和數字化能力,出手次數不多,可每次都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而被投企業有了哈勃的加持,動作往往都會加速——這叫產業優勢。

在我看來,高瓴這支碳中和基金,和哈勃有可比性。

本土機構中,高瓴是少有具備百麗級別併購經驗的,並且經營上操盤,做數字化升級,做供應鏈改造,這些能力,本身就是差異化。

李良得出了什麼結論呢?

“先進製造的核心是品質;先進製造的必要條件是數字化;要實現先進製造,本質靠人才;實現先進製造的目標,是向全球價值鏈的最高階進軍”。

發現沒有?這是層層遞進的邏輯,對照上圖的高瓴碳中和投資領域,所謂先進製造其實就如晶片一般,融在碳中和每個細分賽道中。

那麼,如何評判當下高瓴碳中和的投資成績?

收益角度還沒法評判,不過高瓴講的那個叫做DVC(Deep Value Create,深度價值創造)的概念,倒不僅是一組話術,反而有些資訊量。

高瓴工具箱大概有7類服務方案:

全球獵頭服務,組織人才搭建;

數字化升級;

全面管家服務;

終身學習平臺;

創新生態資源整合(低碳轉型);

海外併購/戰略賦能;

精益製造/供應鏈。

其中,1、2、5、7是轉型升級的核心工具,以百麗為例,高瓴對其進行從傳統“訂補”到“訂補迭”的柔性供應鏈改造,效果也挺明顯,百麗某爆款品類在冬季總銷量佔比中達到25%,比去年提升25倍。

還有個案例值得一提:高瓴投資的一家深圳工廠,經過改造後生產效率大幅提高,直接結果是,一線工人工資漲了五六百元,而且春節後也沒有出現用工荒。

不管是先進製造還是碳中和,亦或是更大的概念,要有由大到小的能力,終歸得回到人本身——我喜歡這個故事。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