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這個重要“決定”,我們十問雙碳

00:36

四川線上記者 田姣

最近

我們密集專訪了

中國能源研究會學術顧問、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長 周大地

中國科學院院士 於貴瑞

中國科學院院士 歐陽明高

中國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學教授 石碧

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長 賴曉明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 林伯強

……

我們找到了

國內雙碳領域的頂尖專家

研究機構和企業高管

只為做好一件事

十問雙碳

12月初,中共四川省委十一屆十次全會將召開,其中一項重要議程是

緊密結合四川實際,重點研究

以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引領推動綠色低碳優勢產業高質量發展問題並作出決定。

為這個重要“決定”,

我們從目標、路徑、格局等視角層層設問

,360度全方位解碼,推出

10篇、共計4.6萬字

的高階訪談系列報道,

問計雙碳目標程序中的“四川方案”。

本次報道訪談物件有幸邀請到了

在能源、農業、工業、科技和金融等

眾多領域對雙碳研究頗深的專業人士,比如——

中國能源研究會學術顧問、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長周大地

,長期從事能源政策和能源系統分析研究,是中國氣候變化第三工作組專家組組長,被聯合國環境署聘任為第二屆全球環境基金科技顧問委員會委員,在可持續能源發展、全球氣候變化等問題方面在國內外能源研究界享有盛譽。他為四川建言:

“提升低碳科技整體創新能力,應當集中戰略科技力量攻關關鍵核心技術,但你不要限制企業,要鼓勵企業參與技術研發和利用新技術。”

中國科學院院士於貴瑞

,從事生態學與地理學交叉研究,在陸地生態系統碳氮水迴圈及耦合過程機制、植被功能性狀及生物地理學等方面做了系統性研究。在他看來:

四川減碳必須帶上川西北,而且優先考慮川西北。這關係到四川能否實現碳收支平衡。

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

看好四川的礦產資源優勢與清潔能源優勢,他認為,隨著雙碳目標的不斷推進,利用好優勢,做好電池與氫能產業鏈向西部轉移的準備,

大力推進四川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與能源產業鏈的跨界融合、有機銜接,是完成碳達峰碳中和“3060”戰略目標與實現東西部地區共同富裕的重要舉措。

中國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學教授石碧,

還有另外一個身份:全國首個省級碳中和技術創新中心主任,他透露,中心正瞄準四川省新興產業培育與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重大需求,在努力突破“碳減排”“碳零排”“碳負排”關鍵核心技術瓶頸,為全國實現碳中和目標提供技術支撐。

……

訪談中,35位受訪物件,紛紛為雙碳路徑下的四川方案建言獻策。

訪談在四川日報全媒體同步推出後,引起專業人士的極大關注和網友的熱情參與。有四川線上網友評價,

這是目前看到關於雙碳研究內容最詳實的報道之一。

10篇報道分別是

《問家底——四川一年有多少碳排放》《問格局——工業少的川西北為什麼也要減碳》《問主戰場——交通建築農業,減碳舞臺上誰更有戲》《問能源——清潔能源大省能否成為減碳先鋒》《問產業——製造業減碳,排放“大戶”一關了之?》《問價值——碳交易盛宴,如何不“抱著金飯碗討口”》《問創新——科技支撐下,“華山一條路”怎麼走?》《問交易——全國碳市場來了,川企“賣碳”如何作為?》《問公眾——選擇低碳消費,會影響生活質量嗎?》《問認識

——實現雙碳目標這些關係怎麼理解》,

探討四川實現雙碳目標所面臨的優勢和短板、機遇與挑戰,並試圖釐清當下全球雙碳研究和發展趨勢。

一起來回顧

為這個重要“決定”,我們十問雙碳

問家底

四川一年的碳排放總量有多少?到底還有多少減碳的空間?

圍繞這些問題,四川線上記者整合了省內外相關研究成果,再結合業內專家專訪,勾勒出四川實現雙碳目標的“家底”全貌。

詳情>>>

為這個重要“決定”,我們十問雙碳

問格局

從全省區域發展格局來看, 川西北人口稀少、工業化和城鎮化水平偏低。這裡似乎並不是減碳重點區域。但在各類學術論壇及政府部門會議中,川西北卻是四川碳達峰碳中和的熱點區域。

要解開這個“反常”的現象,首先要弄明白:

川西北為何要減碳?川西北減碳的路徑是什麼?難點為何?在碳達峰碳中和的背景下,發揮重要作用的川西北,又將如何重構全省區域發展格局?

為這個重要“決定”,我們十問雙碳

問主戰場

眾所周知,能源、工業是碳減排大戲的主角,而交通、建築、農業這三者和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他們所在的領域也會是“主戰場”嗎?在不久的將來,新能源車汽車出行會成為群眾的普遍消費行為麼?三個領域的結構調整,將催生哪些新機遇,又有哪些新挑戰?

四川線上記者對話三個領域的權威專家,從

焦點、特點、堵點、亮點

中試圖尋找答案。

為這個重要“決定”,我們十問雙碳

問能源

座標四川的能源類高校和研究機構,之所以能在雙碳領域受到熱捧、走在前面,很大程度得益於四川的能源資源稟賦和低碳能源結構。

實現雙碳目標,

能源扮演什麼樣的角色?作為清潔能源大省的四川,能否成為減碳先鋒?

詳情>>>

為這個重要“決定”,我們十問雙碳

問產業

鋼鐵被稱為工業的“糧食”,其他幾個行業亦不可或缺。

在極大的碳減排壓力和產業發展的博弈中,最適合的路徑是什麼?高耗能產業就該一“關”了之嗎?其中的平衡點在哪裡?

詳情>>>

為這個重要“決定”,我們十問雙碳

問價值

年初,國家層面啟動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在碳達峰碳中和的背景下,業內普遍認為:

國內碳交易將迎來風口。

在這場即將到來的碳交易盛宴中,四川極有可能扮演極為少見的賣方市場角色。那麼,

四川“賣碳”的前景如何?卡點和痛點在哪裡?該如何破除這些門檻?又該如何保持自身的賣方市場地位?

詳情>>>

為這個重要“決定”,我們十問雙碳

問創新

實現雙碳目標,

科技創新的作用有多大?綠色低碳技術發展多年,目前的卡點在哪裡?在當下大討論的階段,四川又該如何因地制宜,做好綠色低碳技術的前瞻佈局和技術創新體系建設?

詳情>>>

為這個重要“決定”,我們十問雙碳

問交易

隨著全國碳市場的建立,企業的碳資產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

全國碳市場的建立,發揮了哪些作用?為川企帶來的挑戰更大,還是機遇更多?川企又應如何調整、轉型並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詳情>>>

為這個重要“決定”,我們十問雙碳

問公眾

公眾的低碳消費選擇,

將如何影響未來的碳排放和社會綠色轉型?個人踐行低碳生活,會不會影響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四川又該如何推動雙碳理念和行為目標向微觀生活領域普及?

詳情>>>

為這個重要“決定”,我們十問雙碳

問認識

毫無疑問,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過程,必然伴隨著產業轉型和發展路徑變革。最為顯著的是在碳排放受限的背景下,各地產業、企業與既有的發展思路重構。

如何處理減碳與發展、企業與政府、既有產業結構調整和外部世界的聯絡?對於這些關係該怎麼認識理解,又有哪些值得關注的重點和難點?

《雙碳十問》雖已結束

但是四川日報全媒體

未來還將持續關注雙碳程序

帶來更多追問

敬請期待

【來源:四川線上】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舉報/反饋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