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融高增長,誰是推手?私募、高淨值客戶等融資需求漸漸旺盛,“沉睡”...

財聯社(深圳,記者 吳昊)訊,

至9月14日,兩融餘額已連續5個交易日保持在1。9萬億元以上高位。

在兩融餘額再破1。9萬億大關的次日一早,華中地區一家券商的信用業務負責人又接到了一單私募機構的兩融業務,這一單他們的融資需求是2億元。

今年以來,像這樣的融資需求漸漸旺盛了起來,該名券商業務人士透露,不少存量客戶甚至主動聯絡要求提高授信額度。

存量客戶尤其是機構類、高淨值客戶的確是這一波兩融規模高增的中堅力量。而這種蓄勢從各家券商的半年報中也能窺見端倪,今年上半年如海通證券、國泰君安均在該項業務中實現了超過30億元的淨收入,中信證券更實現了近乎2倍的同比增速。

然而兩融市場的火熱依舊叫不醒“沉睡賬戶”。不少券業人士表示,儘管當下行情向好,但兩融賬戶的空置率依然不低,“有相當一部分賬戶,開立至今仍未真正開始兩融交易。”這主要是受客戶自身風險偏好和風險承受能力的影響。

面對日趨高漲的投資者情緒和趨嚴的監管力度,券商也在尋找一種平衡,而嚴風控幾乎成為普遍共識,部分頭部券商在年初便已開展對相關業務的梳理整治。也有券商人士表示,在監管趨嚴之下,對其所在公司的兩融存量業務衝擊不小。

比起開戶數、交易量的變化,更多券業人士表示,改變最為明顯的其實是投資者對於兩融工具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的不斷成長,這種觀念性的轉變或許是市場和投資者逐漸成熟的又一表現。

五連破1.9萬億,兩融市場熱情高增

“今天上午我剛接到一個私募機構客戶,他說有一個2億元的融資需求。”一位華中地區中小型券商信用業務人士說。據他的觀察,今年以來其所在券商的兩融展業情況正在發生悄然轉變,“最近明顯感受到不少存量客戶主動要求提高授信額度。”其中私募和高淨值類客戶的融資需求更為突出,“大概需求增幅能達到20%。”

無獨有偶,另一位華南地區中小券商相關人士也向記者表達了這一趨勢性變化,在目前兩融餘額攀升、市場交投活躍的背景下,“再加上公司本身的資本金和價格優勢,近幾個月的兩融規模攀升也比較迅速。”

市場資料是這一體感最直接的印證。根據滬深交易所披露的最新資料顯示,截至9月14日,滬深兩市兩融餘額達19249.09億元,這已是本月內連續第5個交易日兩融餘額突破1.9萬億元。

“兩融餘額創6年新高”的話題持續升溫,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紀錄還在不斷被重新整理,“接近2015年牛市高點”一定意義上成為目前市場的一種情緒符號。

的確,從幾家券商披露的2021年半年報來看,不少券商上半年兩融業務就發力明顯。上半年,以兩融業務為主的信用業務淨收入排名前十的上市券商中,海通證券、國泰君安均在該項業務中實現了超過30億元的淨收入,而中信證券的信用業務增長勢頭強勁,上半年該項業務收入實現了近乎2倍的同比增速。

叫不醒的“沉睡賬戶”

今年以來,兩融業務的期末賬戶數也維持高增。據證金公司最新的統計資料,8月新開賬戶數達9。7萬戶,而年內新開賬戶數在3月和6月時還曾一度突破10萬戶。然而在相當一部分券業人士看來,兩融市場的壯大對其所在公司的兩融業務增量刺激有所放緩。

“其實單看開戶數的意義並不是太大。”華東地區某券商信用業務人士表示,“對部分券商來說,開通兩融業務許可權只是繫結客戶的一種方式。”他進一步說,儘管當下行情向好,但兩融賬戶的空置率依然不低,“有相當一部分賬戶開立至今仍未真正開始兩融交易。”

前述華中地區中小型券商人士也對記者表示,“沉睡賬戶”的喚醒不是不存在,但數量非常有限。“這主要還是由客戶的風險偏好和風險承受能力決定的。”他介紹稱。

以其所在券商為例,今年來兩融業務的增量集中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來自存量兩融客戶的資金量增長,“例如原先的授信額度只有100萬,現在提高到了500萬。”第二方面則來自於新增的機構客戶,“去年機構客戶的開戶數同比增長了59%,全市場的機構和高淨值客戶的對融資需求的增量表現比較突出。”他同時認為,對於存量的零售端客戶而言,空置賬戶的啟用率依舊非常有限。

面對日趨高漲的投資者情緒和趨嚴的監管力度,券商也在尋找一種平衡,比起激進展業,更多券商形成嚴風控的普遍共識。華東地區一家券商的相關業務人士介紹,公司的工作重點將聚焦兩方面,一是嚴把獲客端,引入整體償債能力較強的高淨值客戶和信用度較高的平臺機構,以創新力來開闢新場景;二是提升管理端,透過提高管理能力維持客戶資產池的動態拓展。

不過也有券商人士表示,在監管趨嚴之下,對兩融存量業務的衝擊力度不小,這或許是券商必經的陣痛期,如何做好客戶解釋與投資者教育是接下來券商兩融業務開展的關鍵要點。

投資者對兩融已發生觀念性改變

比起開戶數、交易量的變化,更多券業人士告訴財聯社記者,近年來變化最為明顯的其實是投資者對於兩融工具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的不斷成長,尤其是對於兩融作為重要金融工具的認知已發生觀念性的改變。

2015年時,更多投資者將兩融看作高風險的槓桿型業務,而如今則更多將其看成標準的工具型業務。

某華中地區中小型券商人士補充認為,“現在哪怕是普通老百姓都開始認識到兩融是一個標配性的業務。以前大家進行兩融主要是為了放槓桿,但現在兩融途徑多樣化之後,包括融券、收益互換等工具被廣為接受以後,它可以作為組合配置的一部分,而不僅作為單一的槓桿工具。”他比喻說,“這就像大家開通訊用卡一樣,20年前和現在相比,大眾認知已經完全改變。”他認為,這主要得益於投資者教育的日益充分。

透過更微觀的觀察,也許對此的體會更為直接。據一位業內人士透露,目前不少客戶在開戶時會先選擇進行融資的開倉,然後才用普通賬戶進行股票交易。不要小看這樣的變化,其背後不但是投資者對融資意願的增長,還可見其對於兩融交易規則、風控指標等相關條例的熟悉度正在提高。

“因為融資開倉需要耗保證金餘額,那麼如果先融資開倉,普通賬戶的現金是按1:1進行計算,這樣一來保證金餘額較高,融資餘額也較高;而如果是先買股票再進行融資開倉,那麼折算下來,保證金餘額和融資餘額都會相應減少。”該業內人士表示。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