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糧食產量不足中國一半,卻選擇大量出口,這對中國有何啟示?

糧食危機下的舉動

如今

糧食危機

再一次出現在人們眼前,全球正陷入新的糧食困境,為什麼這麼說呢?

從全球

糧食供應

方面我們就能看出,

供應受阻、價格飆升

是主要的問題。

根據

聯合國

相關資料顯示,從2020年至2022年3月,全球穀物價格上漲幅度超過

65%

印度糧食產量不足中國一半,卻選擇大量出口,這對中國有何啟示?

另一方面,全球開始實行

糧食出口限制

,實行限制的國家新增

35個

,多國囤糧自保、限制糧食出口是主要對策。

然而

印度

卻不同,印度此時宣稱自己已經做好了準備,將會

開放自己的糧倉

對世界進行救濟。

印度糧食產量不足中國一半,卻選擇大量出口,這對中國有何啟示?

作為全球最大糧食生產國之一,印度的

大米

小麥

一直是主要

出口糧

,並且位居世界第二。

據2022年4月的統計,這兩種主要農作物在印度的

庫存量

約在

7400萬噸

,其中有35%左右被用作戰略儲備和公共分配。

而在出口記錄方面,

2021年

全年的

大米出口

印度

打破,同比增長46%,創下歷史新高,位列世界第一。

但不少人都知道的一點在於,

印度的糧食產量實際上

不足中國

一半

,並且其質量也只能說一般。

印度糧食產量不足中國一半,卻選擇大量出口,這對中國有何啟示?

印度每年雖然會產出許多小麥,但絕大多數都用於國內消費,全球小麥出口市場不足本國消耗比重的1%。

儘管如此,印度還是有近一半的人在餓肚子。

根據

2009年

農業部統計的相關資料來看,小麥生產前五個國家中,中國和印度是主要生產國。

其中

中國耕地面積

在29。88萬公頃,

產量

在196。68百萬噸,

生產力

達到了

6。5

反觀印度,印度的耕地比中國面積更多,但是總產量卻比中國少,而

生產力更是不足我國的一半

印度糧食產量不足中國一半,卻選擇大量出口,這對中國有何啟示?

另外在印度農業和食品加工業的書面報告中指出,

2011年

印度每公頃稻穀產量為3590公斤,而

中國

的為

6686公斤

即使與孟加拉國和緬甸相比,印度的產量也比較低。

我們在瞭解到這樣一個基本的狀況後便會出現一個疑問,印度既然在生產力方面達不到中國或者周邊國家,為什麼印度還要做出這樣的舉動?

印度糧食產量不足中國一半,卻選擇大量出口,這對中國有何啟示?

印度農業的侷限

先來說說印度的農業發展以及相關歷程,印度農業從

2009年

便開始在全球範圍內得到了讚譽。

無論是水果還是糧食出口,世界佔比非常高,並且遠超過中國、西班牙、美國等國家。

印度的農業生產方式主要在於農業合作社,自從

1947年

印度從英國政府獨立以來,

農業合作社

便成為了印度糧食生產的主要機構。

其中糖業、乳業是主要的附屬行業,並且在營銷模式上,印度也主要採用合作社的方式。

印度糧食產量不足中國一半,卻選擇大量出口,這對中國有何啟示?

而在後來的發展,印度大量人口多從事農業工作,並且農業成為了印度的主要產業。

不過長期以來,

農業增長緩慢

一直是印度農業的主要問題。

在印度,有三分之二的人從事

農業工作

,並且印度農業在做法上顯得很不經濟,而且在環境方面也不具備可持續性。

一方面是

基礎設施落後

,印度農村的道路十分落後,這會影響投入品的及時供應和農場的出口轉移。

而且灌溉系統也過時老舊,不少地區經常會因缺水而歉收。

其他地區還存在區域性洪水、種子質量差和耕作效率低。

印度糧食產量不足中國一半,卻選擇大量出口,這對中國有何啟示?

由於受到

傳統觀念的影響

,印度農業主要以

有機農業

為主,不使用農藥和現代化肥是不少農民的選擇。

另外在生產模式方面,部分地區仍然使用

傳統的牛耕方式

,因此傳統農場的人均生產力和收入非常低。

這種問題隨之帶來的便是農民的

積極性不高

,由於缺乏積極正面的反饋,同時還要遭受

洪水的襲擊

,不少農民在農業生產上選擇得過且過。

印度糧食產量不足中國一半,卻選擇大量出口,這對中國有何啟示?

儘管印度在主食方面實現了自給自足,但是農場的生產力仍然低於巴西、美國等其他國家。

一個非常顯著的例子便是,印度農場每年每公頃的小麥產量只有他們的三分之一,與

中國

相比更是寒磣,

水稻年產量不足一半

中印之間的全要素生產率增長也是中國最高,或許有人會說這是印度大多采用

小農作業生產

的方式才帶來的結果。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國也有不少小農戶。

印度糧食產量不足中國一半,卻選擇大量出口,這對中國有何啟示?

混亂的農業狀態

相關的研究調查顯示,印度農業的生產率低主要受到多方面的影響。

首先是

土地持有量

的平均規模小,印度土地管理通常會受到地主影響,從而縮減人均土地面積。

中國小農

雖然佔據農業人口的97%,但是小農可以將土地租給大農,另外我國在相關的零售業和基礎設施方面也比印度優秀。

因此對於中國來講,

維護基礎建設

提升運輸轉移的能力

仍然不能放鬆。

印度糧食產量不足中國一半,卻選擇大量出口,這對中國有何啟示?

灌溉設施不足

也是印度農業生產的一個較大問題,事實表明,印度在過去只有一半的土地得到了有效灌溉,這導致大部分農民過於

依賴降雨

尤其是

季風季節

,靠天吃飯是印度農業生產力不足的主要因素。

隨著印度經濟的多元化,農業在GDP的貢獻從1951年到2011年期間出現穩步下降。

印度在實現糧食自給自足的情況下,

飢餓人口

仍然佔據世界飢餓人口的四分之一。

印度糧食產量不足中國一半,卻選擇大量出口,這對中國有何啟示?

仍然是

氣候問題

,如今全球氣候出現各種異常,並且在世界範圍內都有升溫,科學家預計到2030年,世界氣溫將上升1~2。5攝氏度。

由此帶來的問題可能會有高溫縮短作物持續時間,光合作用發生變化。

氣候變化還會導致

土壤養分礦化

,阻礙肥料利用效率,並加速土壤的蒸散。

而印度農業由於集約化種植,不少土地已經開始出現肥力降低。

印度糧食產量不足中國一半,卻選擇大量出口,這對中國有何啟示?

另一個比較細微的地方在於,

印度受教育人口並不多

,特別是從事農業生產活動的人們,在使用農業化肥的時候,不少農戶經常會過量使用氮肥。

氮肥的不合理使用

,以及土地缺乏氮肥是印度農業的較為突出的矛盾。

隨著日益加劇的問題,如今印度要面對的不僅是國內的糧食危機,未來長遠的計劃更需要仔細決定。

考慮到這些挑戰,印度政府和農業農民福利部正在開展新的積極措施。

印度糧食產量不足中國一半,卻選擇大量出口,這對中國有何啟示?

糧食生產帶來的思考

對於

中國

來講,

糧食危機

是世界性的,我們不能忽略相關問題帶來的影響。

從集約化種植來講,我國也採取了這種種植模式,但是相比之下,我國集約化種植的程度並不高。

化肥方面

也很少會有像印度這樣不合理的使用,因此我們需要做到的是維持好當前的生產狀態。

一個不起眼的改變在於,過去幾十年裡,中國通過幾代人的努力將不少地區進行綠化,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自然環境。

印度糧食產量不足中國一半,卻選擇大量出口,這對中國有何啟示?

不過在

飲食文化方面

,國記憶體在不少糧食浪費的問題,每年餐桌上浪費的糧食數量十分驚人,截止2016年時,中國每年浪費的糧食在1700~1800萬噸

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全球糧食危機的影響下,這種問題應該得到有力的改變。

儘管光碟行動開展多年得到了有效改善,但是浪費問題仍然存在,或許這在未來仍然需要一定時間。

印度糧食產量不足中國一半,卻選擇大量出口,這對中國有何啟示?

對於

印度

來講,

小麥的出口

將會導致庫存減少,這必然將提升國內穀物的價格。

對於那些原本就為物價上漲而掙扎的家庭來講,無異於雪上加霜。或許未來的農業之路對於全人類來講,這需要長期努力才能得到改變。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