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標準化票據"被證監局叫停?原因何在

驚!"標準化票據"被證監局叫停?原因何在

自2021年4月以來,有關證監局叫停標準化票據業務的訊息甚囂塵上,儘管官方並未正式對外公佈過相關訊息,但仍有多方媒體從其他渠道對這個資訊加以證實。

4月21日,對於網傳部分地方證監局禁止券商從事標準化票據一事,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其《獨家丨“標準化票據”為何暫停 監管標準仍待統一》報道中稱,

兩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證監繫統確已叫停券商從事標準化票據業務,目前銀行仍在等待銀保監部門進一步明確,待監管機構明確統一標準化票據規則。一位資深票據業務人士對記者表示,證監、銀保監對標準化票據的標準有所不同,報備和申報出現一定的混亂,監管機構需要協調並統一標準。另一股份行票票據人士表示,證監叫停券商開展標準化票據業務,銀行還在等銀保監的回覆。

標準化票據自2020年7月誕生以來,就一直受到市場、監管各方的高度關注,實際上,2021年以來的標票業務暫緩是證監局叫停標票事件的跡象之一。

2021年3月,多家媒體報道稱,從業內訊息獲悉近期銀行收到了視窗指導,標準化票據已暫停發行了3個月,對於視窗指導的原因,某銀行資金部門業務人士透露:“存託機構開展標準化票據業務有一定風險,之前對存託機構相關的規定也不明確。各家存託機構釋出的協議並不統一,其中的法律關係邊界有待進一步釐清。”彼時,萬聯網記者也從與上海票交所密切接觸的內部人士獲悉,未來標票可能會面臨很大變動。因信源不足、資訊量不夠,有關標票的確切訊息並未披露出來。

萬聯網記者查詢發現,自2020年6月28日《標準化票據管理辦法》正式公佈以來,2020年全年共發行標準化票據產品58只,創設規模61。68億元——需要說明的是,《標準化票據管理辦法》的公佈也引發了市場熱議,在萬聯網此前對百融雲創副總裁郇公弟的採訪中,他曾直言,《標準化票據管理辦法》不允許分層分級等,業界失望聲音也很大,從管理辦法來看,基本不允許混包、期限迴圈、分層分級,也就限制了在標票產品層面的歸集能力。這樣的結果,大部分小玩家將被排除在市場之外,全市場的資產歸集能力和資金調配能力便是關鍵,大玩家將是市場主導(拓展閱讀:振奮?失望?《標準化票據管理辦法》正式稿出臺引熱議)。

華創證券報告顯示,2020年集中發行期過後,標準化票據產品發行節奏開始放緩。2020年10月,標準化票據產品共發行3只,均為國泰君安創設。2020年7月標準化票據發行以來,不同存託機構創設產品時的存託協議模板各異,相關宣告和承諾不完備,存在一定法律風險,監管統一標準後產品的規範性和創設效率或有提高。

監管層注意到了這一風險。2021年1月22日,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上海票據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銀行間市場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官網釋出了《標準化票據存託協議(2020年版)》(點選可瞭解詳情),明確了關於標準化票據現金流歸集、標準化票據資產分配、原始持票人、存託機構、投資者的權利與義務等相關重要內容——這是上海票交所等為進一步規範標準化票據當事人權利義務等而出臺的細則。

但進入2021年以來,標準化票據再無新發行。

從目前的資訊來看,證監局叫停標準化票據業務應該主要還是出於風險管控的角度做出的決策。票友—票據圈兒那些事認為,在現有的存託協議下,存託機構難以理清自身的法律責任,另外券商又對票據資產本身難以涉入,對其掌控力不強,如在商票環境下,風險如何控制是一個大難題。

金融市場需要創新,但這種創新必然是要建立在對風險的嚴格把控下的。正如宋華教授所言:標準化票據既需要堅實的業務和運營場景作為基礎(基礎資產管理),又需要對產業供應鏈各主體,特別是出票方、背書、流轉的各個主體予以良好的信用管理和追蹤(供應鏈徵信),否則一旦交易票據質量難以保障,或者債項結構出現問題就會引發雪崩問題。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