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負債累累到全球第一,當初不識幾個字的農民,究竟怎麼做到的?

技術工人的晉升天花板,很多人認為僅僅只是一個值班經理、車間主任即可。畢竟要繼續向上晉升,便需要腦海中存有大量專業知識。但我國企業家中,正有一位反常規的存在,從大字不識的農民一路成為國內頂級輪胎生產商,開創的企業更是從負債96萬元做起更是直接做到全球第一的位置。

開創如此輝煌的成就,張恭運並未沾沾自喜。大部分時間,他還是像尋常技術工人一樣身著藍衣工作服,佩戴安全頭盔行走於車間的各處。已經是頂級企業家的他,並不認為坐辦公室、享受豪車接送的生活屬於自己。27年前創辦豪邁時,他便暗自下定決心要做落實到車間生產的企業家。

從負債累累到全球第一,當初不識幾個字的農民,究竟怎麼做到的?

一開始豪邁的生意並不理想,雖說自己有山東工學院的學歷,但創業拼的是資金、講的是企業管理能力。帶著工作五年換來的資金,同三位合夥人一起擔保買下破產倒閉的維修車間。很多人並不理解張恭運。買下這個已經破敗不堪的生產車間,他不僅要揹負原車間欠下的96萬元債務,每月工人工資開銷數額同樣不小。

從負債累累到全球第一,當初不識幾個字的農民,究竟怎麼做到的?

張恭運本人倒是並未氣餒,企業一開始很難做上高收益的專案,他便帶人在高密街頭尋任何同鐵沾邊的活。焊鐵門、造車床、做模具,老一輩的豪邁員工表示,一開始豪邁的生意做的雜,任何生意都會照單全盤接受。但也正是因為他的選擇,高密有一家樣樣生意都敢做的企業的訊息迅速傳遍全城。

從負債累累到全球第一,當初不識幾個字的農民,究竟怎麼做到的?

緊隨其後,便是海量訂單接踵而至,原本的小車間也開始需要確定自己的發展方向。當時國內經濟建設剛剛起步,豪邁並未繼續執著於做鋼鐵生產,轉而開始選擇從事輪胎模具生產。手中工人不懂技術、管理層對於新經營思路認識不足,張恭運便親自為同人研究如何做新技術、將手中的生意做到最好。

張恭運始終認為,企業的發展模式並不應該框死釘在一處。在管理員工上,張恭運的手段也頗為高明。他時常同手下管理層囑咐,管理員工要多運用幼兒園老師的思維。不要盲目苛責員工、也不要過分寵溺員工。作為豪邁員工,若是報銷賬單多加幾個數,均是要被嚴懲的。但如若是有合理正當的要求,為豪邁做出成績的員工,同樣會享受到相匹配的獎勵。

從負債累累到全球第一,當初不識幾個字的農民,究竟怎麼做到的?

1998年,企業創業初期基層員工王欽峰為豪邁設計出“放燒結電路”,順利解決了電火花機床的生產難題。在電子產品稀缺的年代,為鼓勵王欽峰繼續做設計研究,張恭運拿出7000元為他專門購置電腦。這臺電腦,也成為豪邁建廠以來第一臺電腦。員工需要什麼、員工應該做什麼,獎懲如何執行張恭運心裡非常清楚。

不得不承認,一家企業能夠從默默無聞做到行業頂尖水準,背後的企業掌舵人都需要一定的情商。一昧將企業帶成只懲不獎的企業,反倒不會讓企業有較好的未來。張恭運的傳奇故事,確實也給當代企業家指出正確的企業管理思路。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