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割席陳春花”背後,這幾個關鍵問題更應調查追問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非非馬 (ID:feifeima-uk)

,作者:非非馬,原文標題:《不應止於“北大割席陳春花”,這幾個關鍵問題更應調查追責》,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作為一個曾經的調查記者,我這幾日多方查證關於陳春花“博士文憑”的真相,結果是越看越驚異甚至是憤怒。

這絕不是陳春花一句“聯合辦學未獲認證”那麼輕飄簡單,那背後是一條骯髒的“假文憑”產業鏈,而涉嫌在國內挑頭掛牌“兜售”的,正是陳春花的所謂“博導”、復旦大學前首席教授蘇東水,以及他的兒子——現任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工商管理系主任的副教授蘇宗偉。

有意思的是,8月6日,在我試圖開啟上海外國語大學“師資介紹”欄中的“國際工商管理學院”連結時,已經無法開啟,其它學院的網頁仍可正常開啟。

“北大割席陳春花”背後,這幾個關鍵問題更應調查追問

整個事件瞭解下來,我認為有太多問題必須被深入調查、追責。

一、陳春花與華為那些事兒

“陳春花塌房記”的臺前序幕,始於華為7月6日發表的“割席”宣告。

“華為和陳春花教授沒有任何關係,華為不瞭解她,她也不可能瞭解華為。”

華為會對一個北大的知名網紅教授發出如此不顧情面、生冷強硬的宣告,讓眾多網友產生了深入調查陳春花的興趣。

在網路上,除了陳春花的北大教授身份、獲得的各種榮譽,還充斥著諸如“華為軍師”、“華為海軍司令”、“華為幕後大腦”、“任正非為她當司機”之類強蹭華為的IP營造型敘事。

陳春花在後來的個人宣告中將此類“敘事”的流傳責任,統統推給了“盜版商”。但問題是,在華為發公開宣告之前,為何從來不見陳春花對此作任何公開澄清?而是在事實上聽任流言去“塑造”公眾心中的“陳春花印象”。

關於陳春花當年所謂訪問任正非、所謂在華為講課,到底是怎麼回事兒?華為後來為何會發出針對陳春花的宣告?

推薦閱讀北京師範大學副教授趙向陽於8月1日公開發表的文章:《關於陳春花教授危機事件的深度分析和反思》。

我個人並無法確認文中所述事實是否準確,但可以為大家提供一些參考資訊:

1。 作者在文末特別強調了“文責自負”。

2。 作者認識陳春花,與之多有交集,並在後續文章裡交代自己第一時間就把發出來的文章轉給了她。

3。 這篇文章目前仍在,沒有刪除。

(備註:文章裡還涉及了陳春花是如何被“輸送”進北大的部分。)

老實講,華為的宣告,陳春花與華為之間的story

(或者說“過節”)

,都不是將陳春花徹底推下“神壇”的致命一擊,真正具有摧毀性的硬傷,

是陳春花的“博士文憑”問題。

二、假博士文憑案引發“連環案”

從被質疑“水文憑”到後來被確認為“假文憑”,輿論風暴裡的陳春花於8月3日向北大遞交了辭呈,辭去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的系列職務。

北大同日發表宣告,收到陳春花辭職申請,已按程式終止與其的聘用合同。

這一天,陳春花也在她的公眾號“春暖花開”上發表了一封公開信。其中,她解釋了自己的“博士”來歷。

讀了她的“解釋”,我還以為她遭到質疑的博士學位

(2001年獲得)

,是復旦大學和愛爾蘭歐洲大學聯合辦學發出的,只是2003年2月國家出臺了《中外合作辦學條例》,她才發現愛爾蘭歐洲大學不在名單上,“未獲合作辦學的認證”而已。

不得不說,陳春花在公開信中的story telling還是很“有技巧”的,

我和我不止一個朋友在讀完之後,都誤以為這個“聯合辦學”的國內學校為復旦大學。

因為陳春花只提了自己的導師是已故的復旦大學首席教授蘇東水,是在他的推薦下讀了愛爾蘭歐洲大學這個學位,卻隻字未提,愛歐大在國內聯合辦學的學校究竟是哪一家。

對於某些人而言,這篇“解釋”是足夠有說服力的,如今文末的點贊幾近6000,我朋友圈裡甚至還有陳春花的擁躉疾呼:所有的疑點,春花教授在這封公開信裡都解釋清了!

好吧。

先且不說別的,單就只一點,已足矣讓我起疑:

堂堂國內名校復旦,選擇的國外聯辦大學竟不在教育部認證的國外學校名單上?

復旦竟會如此不愛惜自己的羽毛?按照常理,復旦難道不該選擇一個知名度和實力與自己地位相匹配的海外名校去搞“聯辦”?

作調查記者期間養成的職業習慣,推動我開始了求證之旅。

很高興,我發現已經有不止一家自媒體展開了相關調查。此外,還有四川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的“封面新聞”也對愛爾蘭歐洲大學做了深入調查。而我又順著這些文章裡的線索,查到了更多線索。

1。 陳春花究竟拿的哪個“中外聯辦”文憑?復旦名師的個人培訓學院浮出水面

陳春花拿的所謂“中外聯辦”博士文憑,中方“聯辦”機構當然不是復旦,而是陳春花的“博導”、“東方管理學”創始人蘇東水教授個人創立的

上海東華國際人才學院

(工商註冊時叫上海東華國際人才研修學院)

——

但如果你去百度百科查閱蘇東水的個人簡歷,你會發現,除了那些光鮮的官方履歷,並沒有一個字兒提到上海東華國際人才學院。

事實上,沒有被寫入蘇東水官方履歷的,還有他在2001年成立的另一家教育機構

東亞管理學院

,也與愛爾蘭歐洲大學合作“辦過學”,後登出。

陳春花是東華國際人才學院的第一屆學員,同班同學裡還包括了蘇東水教授的兒子蘇宗偉。有意思的是,

蘇宗偉當時的身份,可不止是陳春花的“博士研究生”同學,他同時還擔任著上海東華國際人才學院的執行院長。

兩位同學,揣著從這裡的拿到的“博士文憑”,一個成了我母校南京大學的“博士後”,一個成了復旦大學的博士後。

“北大割席陳春花”背後,這幾個關鍵問題更應調查追問

2。 東華國際人才學院,有從事“學歷教育”的資格嗎?

答案是沒有。

依據工商管理登記,上海東華國際人才學院,就是個培訓機構,並不具備從事“學歷教育”的資格。

該公司登記在冊的“業務範圍”描述是:

高等、中等非學歷教育。

“北大割席陳春花”背後,這幾個關鍵問題更應調查追問

截圖自企查查,最後一行可見業務範圍。

既如此,又如何開展所謂學位課程班?又哪裡來的“聯合辦學”並頒發“聯辦學位證”的資格?

3。 “愛爾蘭歐洲大學”真實存在嗎?

答案是,並不真實存在。

我查到了《泰晤士高等教育》早在2000年2月12日的報道,2005年,《愛爾蘭獨立報》跟進報道。

因為接到多起亞洲學生的投訴與詢問,愛爾蘭教育部進行了調查,發現:

(1)自稱“愛爾蘭歐洲大學”,實際註冊的卻是

“愛爾蘭歐洲大學公司”

,並非獲得政府認可的“大學”。

(2)公司註冊地址,不僅沒有“大學”,只是一家“服務式辦公室

(serviced office)

”的套間

(suite)

(3)註冊為該公司董事的一共兩人,其中主要負責人是Dr Vale,他在註冊時所提供的個人英國地址、電話,都已過期,調查機構無法聯絡到這位Vale。

“北大割席陳春花”背後,這幾個關鍵問題更應調查追問

英媒報道網頁截圖

很顯然,

所謂愛爾蘭歐洲大學,就是個騙子公司辦的假大學。

很遺憾,儘管愛爾蘭教育部試圖打擊“愛爾蘭歐洲大學”的招生行騙業務,但鑑於各種原因,卻並未成功。

2011年,

《愛爾蘭時報》也發文揭露了愛爾蘭歐洲大學的詐騙行為。

該大學對外所宣稱的校址,事實上是另一家合法的私立學院。該報紙稱,所有試圖聯絡該大學的嘗試,都失敗了。

而愛爾蘭歐洲大學有限公司實際已於2010年8月登出。

我不由疑惑,由蘇宗偉擔任院長的東華國際人才學院,平時又是透過什麼“秘密渠道”與愛爾蘭歐洲大學保持聯絡的?

4。 “愛爾蘭歐洲大學”是蘇東水教授自己註冊的嗎?

目前,網上流傳著一個“爆料”,“愛爾蘭歐洲大學公司”其實就是蘇東水教授自己找“馬甲”在愛爾蘭建立的。

相關傳聞在8月6日被知名經濟學家任澤平“轉”上了微博。

“據網上爆料,復旦某教授,在愛爾蘭註冊了家業績大學公司,回國內讓其兒子擔任負責人,兜售野雞文憑,‘培養’了幾百人,賺了幾千萬。如果這是真的,簡直衣冠敗類,大學之恥,這是對寒門子弟,寒窗苦讀學子最大的不公。”

然而,

經過我的調查和分析,這個“爆料”是立不住腳的

註冊“愛爾蘭歐洲大學公司”的一共是兩個人,Sivale Arul Vale

(下簡稱V)

,還有Nageshwarydevi Rajaratnam

(下簡稱為R)

V,生於1958年,在英國公司註冊處

(company house)

登記的職業是會計;R,生於1938年,登記的職業是教育顧問。

這兩個人在“愛爾蘭歐洲大學公司”之外,至少還合作了三家公司,其中一個是“國際管理和市場學院”。

如今,四家公司都不再存續。

而這個V,包括愛歐大公司在內一共註冊過12家公司。而他的第一個公司合夥人叫RALPH JEGARAJ THOMAS,這個人更“厲害”,註冊過24個公司

(絕大部分都已解散)

,其中有家居然叫

“倫敦商學院有限公司”

——我不知道你是否和我一樣詫異,這樣的公司名稱為何能夠在英國註冊成功,而此人至今還在“教育界”混著。

“北大割席陳春花”背後,這幾個關鍵問題更應調查追問

“愛歐大創始人”註冊過12家公司

你看,英國的“教育”騙子,也是有團伙有圈子的。

鑑於以上資訊,

我認為“愛爾蘭歐洲大學公司”,並非蘇東水教授註冊,是英國的教育騙子所為。

但我好奇的是,

這家愛歐大公司到底是怎麼和蘇東水教授建立聯絡,並且取得他的信任的?

即便是在今天,我都可以輕易在網上搜到2000年2月的《泰晤士高等教育》報道,《愛爾蘭獨立報》也轉載了,當時在國內,網際網路已經起步,我還特地請國內的朋友試了相關連結是否可以開啟,答案是肯定的。

那麼,蘇東水教授、蘇宗偉執行院長,到底是怎麼做的盡職調查?上網檢索過嗎?去實地考察過嗎?但凡做了以上任何一點,都不會如此輕信。畢竟,這是一個連學校實體都不存在的“大學”啊!

而如果是明知有假仍與之合作,那後果就更加嚴重,涉嫌違法了。

5。 陳春花明知博士學歷有問題,為何還申了南大的博士後?

按照陳春花在公開信中的解釋,她是2003年才知道愛歐大不在我國教育部認可的“名單”上,那麼問題來了,既然知道這個博士學歷“未獲認證”,為何還在2005年拿著這張“文憑”申請了南大的博士後?博士學位,是獲批進入“博士後流動站”的必要條件。

同樣值得追問的是,南大又是怎麼稽核學歷的,當時是怎麼做的盡職調查?

雖然南大是我的母校,但這個問題我不得不問。

還有兩個應該繼續調查追責的問題:

(1)東華國際在沒有資質的情況下長期開設所謂聯合辦學的學位課程班,頒發學位證書,有關部門是如何監管的?為何沒有發現或沒有查辦?

(2)沒有學歷教育資格的東華國際靠著和所謂愛歐大聯合授課並批發假文憑,在經營期間一共賺了多少錢?

是否涉嫌非法所得?

該如何處理?

據當年該院招生網頁顯示,在21世紀初,這個所謂“聯辦學位課程班”就收取了

一人6萬的學費。

六萬在當時是個什麼概念呢?2003年,我在深圳買了一套兩居室,首付款是4萬。也就是說,

當時每一個學員交給東華的學費,就夠在深圳首付一套商品房了。

以及三個該被追問的問題:

一,按照陳春花的自述,她2015年入職北大時已如實告知自己的博士學歷未獲認證,那麼北大為何還在官網上的陳春花簡歷裡繼續放上愛歐大

(直到近期才刪去)

?北大做了盡職調查嗎?畢竟,2011年,《愛爾蘭時報》又出了一篇調查報道,而且連結在國內也能開啟。

二,東華國際在不具備學歷教育資質的情況下經營多年,那麼多在裡面兼職授課的名校博導

(基本都是蘇門弟子)

,為何從來就沒發現這個漏洞?還是為了共同利益,心知肚明地選擇了集體緘默?在這起事件中,這些博導又該承擔怎樣的責任?

三,沒有校址沒有師資的愛歐大,是如何在長達幾年的時間裡成功騙取了華東國際那麼多名校博導的信任的?

幾個手段極其低劣,連個像樣“偽裝”都懶得立一立的騙子,該有多少“漏洞”會讓人起疑,但為什麼就沒被發現呢?

這背後是一個怎樣的荒誕故事?

結語

這幾日,我一直在關注陳春花事件的輿論走向,專業媒體上的態度基本都是批評、質疑、深度反思,涵蓋了對陳春花個人誠信問題的質疑、學術水品的質疑、對國內管理學界現狀的質疑等等。

但是在比如我的“朋友圈”裡,我也看到了這樣的聲音:

碩士陳春花就不是陳春花了嗎?沒有博士學歷的陳春花,依然有自己強大的品牌護城河。

不要非黑即白,陳春花那麼努力、有毅力、待人有禮貌,依然值得敬佩,仍然是“個人成長”方面的榜樣。

對此,我是這麼看的:

1。 陳春花學歷事件的本質,不是碩士學歷和博士學歷之辯,也不是什麼“學歷與能力”之辯,

而是人品與誠信問題。

我們姑且相信陳春花在發現愛歐大不在“名單”上後,這麼多年絲毫都沒有起過疑心去檢索,但她也承認自己早在2003年已經知道這個博士學歷“未獲認證”——對這個含蓄的形容,我們還是換句直白的話來講吧:

實則無效。

所以,陳春花可以沒有博士學歷,但卻不能在明知自己的“博士學歷”無效的情況下,還繼續用它作為“敲門磚”——比如,申請南大的“博士後”。獲聘教授的確多見“破格”,但

獲聘“博士後”,有效的博士學歷卻是一條硬槓槓。

事實上,聲稱2003年就知道自己博士學歷無效的陳春花,一直以來都仍然把自己的所謂“博士學歷”寫在各種簡歷中,並提供給自己的各供職大學,從北大到新加波國立大學商學院等等。她帶有博士學歷的簡歷,都是直到近期事發才被刪除。

2。

一個在誠信上立不住的人,是沒有資格代言“個人成長”的。

因為“個人成長”,不是一個什麼中性詞,它的首要一條,就是品性修養。這是“根本”。當“根本”不存時,去談什麼勤奮、有毅力等等,在我看來是荒謬可笑的。

回顧這件事情,其實,陳春花自己是負有推卸不了的責任的。背後,還是一種

“走捷徑”

的心態在作祟。

就算她不知道自己的博士學歷“假”,她也可依據常識判斷出這張學歷有多“水”。

她自己是在新加坡國立大學讀過正經碩士的,對國際教育界的正規教育什麼樣心裡是有數的。2000年碩士畢業,2001年就拿到博士學位——就算如她所言,她在讀碩士時,就已經開始了博士專案研究,可這“兩年制”的博士,在哪個國家都足夠“水”的。

可她依然選擇了走這條“捷徑”。

明知這條“捷徑”給自己的,其實是一顆先天不足的“蛋”,而她卻依然選擇用它“孵化”自己的未來。

這種破壞教育公平乃至社會公平的行為,對於本該為人師表的教授而言,實乃一條致命硬傷。

可嘆啊,一個善於舞動流量的影響力人士,卻終於被流量反噬了;一個知名的管理學者,卻終於沒能管理住自己人生中的風險。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非非馬 (ID:feifeima-uk)

,作者:非非馬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