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首發丨「CellX」完成近億元A輪融資,進一步推進細胞培養肉中試...

36氪獲悉,細胞農業科技公司「CellX」已於近期完成近1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此次引入佳沃創投等戰略投資方,老股東Lever VC、Agronomics、Better Bite Ventures等持續加持。CellX聯合創始人兼CEO楊梓梁告訴36氪,本輪融資資金主要用於拓展技術平臺並推進中試驗證。

CellX成立於2020年,是一家以細胞培養肉為核心的細胞農業科技公司,此前36氪有對其模式做過相關報道。透過研發先進細胞培養工藝,結合創新組織工程技術,CellX希望重新定義肉類生產和消費模式。

這是CellX不到一年間發生的第二筆融資。成立迄今,

CellX 三輪融資累計金額已超過1億元。

據悉,CellX的細胞培養肉的生產成本已經較初期降低數十倍,並在去年9月舉行細胞培養肉產品原型試吃會。

首款產品預計未來兩年內登陸市場。

細胞農業是一項綠色低碳的平臺型技術,利用動物、植物、微生物細胞直接生產新蛋白和新材料等相關產品,相較於傳統生產方式效率更高,資源更加可持續。

細胞培養肉技術的發展,有望改變原有畜牧業長達數月到數年不等的長週期、低效率、高排放的生產方式,從源頭助力農業減排,減少土地資源和水資源的浪費。由於生產過程透明可控,可以規避抗生素、激素濫用等公共衛生和食品安全問題。

第三方機構BCG與Blue Horizon在聯合釋出的一項相關研究報告中預測,新蛋白消費量將從2020年的1300萬噸,增長至2035年的9700萬噸,年複合增長率達14%,新蛋白佔全球蛋白質消耗的比重,將從期初的2%提升至11%。

與植物蛋白用食品加工技術從結構和風味上模擬“肉”不同,細胞培養肉是以細胞為最小生產單位,運用生命與食品科學交叉創新技術,直接將動物細胞培養成一塊“動物肉”。核心工藝邏輯是,提取並培育擴增動物細胞,再利用生物支架或3D列印技術,形成肉類組織結構,最終制成一塊真正的肉。

36氪首發丨「CellX」完成近億元A輪融資,進一步推進細胞培養肉中試...

細胞農業產品生產過程示意圖,圖源cell。ag

隨著國內外創業公司、科學家、風險資金不斷湧入,細胞培養肉市場已經有顯著技術突破,成本已經大幅降低。不同於荷蘭生理學家Mark Post博士在2013年造價33萬美元製成的世界上第一塊細胞肉,現如今,以色列細胞培養肉公司Future Meat Technologies對外宣稱其成本已經降低到15美元/公斤;此外,美國明星公司Upside Foods預計,其去年11月份建成的細胞培養肉試點工廠年產量可達180噸。

過去一年多時間,CellX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據悉,

CellX目前已初步建立細胞系、培養基、新型工藝、創新產品四大技術研發平臺

,並初步搭建起牛、雞、豬等多條培養肉產品研發管線。

如何降低細胞培養肉的生產成本是行業面臨的最大挑戰,而工藝創新是成本降低的關鍵之一,“CellX正在全力推進細胞培養肉的中試驗證工作,我們新型工藝平臺的核心研發目標即是搭建安全、穩定、高效且可規模化的細胞生產體系。”楊梓梁告訴36氪。

36氪首發丨「CellX」完成近億元A輪融資,進一步推進細胞培養肉中試...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細胞培養規模化供應體系的前端環節,CellX過去一年在細胞系、培養基方面也取得較大突破進展。據CellX聯合創始人黃彬璐博士介紹,

CellX已經獲得了一款可以穩定生產的細胞種子和與之配套的低成本培養基。

“穩定的細胞種子和低成本的培養基,是保障後續細胞培養肉大規模生產的基礎支援。”黃彬璐告訴36氪,這也是CellX把細胞培養肉從實驗室研發向工業化生產轉變所積累下來的最重要的底層技術。

CellX背靠的亞太地區,被認為是新蛋白最大的消費市場。不過,當前中國培養肉相對發達國家仍較為早期,除CellX外,還有包括周子未來、Avant Meats、極麋生物、New Day Farm,以及數所高校和事業單位投入進來。

楊梓梁告訴36氪,

CellX聚焦於培養肉的工業化與商業化

,今年CellX將繼續探索探索培養肉的成本降低,目標成為中國第一家將細胞培養肉帶到消費者餐桌的公司。

截至目前,CellX 在細胞農業產業鏈上中下游達成了多個重點戰略合作,包括龍頭培養基企業和生長因子合作伙伴、諸如浙江大學和華東理工大學等國內外頂尖高校和歐洲的細胞培養海鮮領先公司Bluu Seafood等。

36氪首發丨「CellX」完成近億元A輪融資,進一步推進細胞培養肉中試...

CellX細胞培養肉產品,圖據CellX提供

產品層面,CellX

主推有動物纖維感、有結構的成塊肉

產品,藉助核心的支架和食品生產技術,該類培養肉在形態和味道表現更佳。 CellX聯合創始人向寧博士表示,培養肉終端產品的形態和味道,直接影響消費者對產品的接受度。

政策監管是細胞培養肉市場化的重要影響因素,包括新加坡、美國、以色列、日本、歐盟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已經有明確支援訊號。其中,2020年新加坡成為全球首個批准細胞培養肉上市銷售的國家。此外,近些年亞太、美國、日本、歐盟等國家和地區已成⽴細胞農業協會。

儘管中國並未正式批准商業化細胞培養肉的上市銷售,但相關市場政策面趨於明朗。此前2021年12月29日,農村農業部印發的《“十四五”全國農業農村科技發展規劃》當中,首次提到將細胞培養肉作為國家下一個五年積極參與的領域。發改委近日提出,將發展合成生物學技術,探索研發“人造蛋白”等新型食品,實現食品工業迭代升級。

本輪戰略投資方之一、佳沃集團旗下聚焦食品科技的佳沃創投投資總監羅維表示,CellX團隊在技術工程化和產品商業化思維上有深入的思考。佳沃創投希望藉助佳沃集團和戰略股東SK集團的全球化產業資源,全面賦能CellX與細胞農業產業。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