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溪1號暫停,德國面臨“斷氣”危機?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華爾街見聞 (ID:wallstreetcn)

,作者:樂鳴,原文標題:《北溪1號關閉,“真正的戰爭”拉開帷幕》,頭圖來自:視覺中國(圖為德國呂明,波羅的海北溪1號管道接收站)

一直到7月21日,歐洲人可能都要在惴惴不安中度過:本週一,

俄羅斯向德國輸送天然氣的最大單一管道北溪1號關閉,開始了年度維護工作,預計將從7月11日至7月21日暫停長達10天的天然氣輸送。

所有人都知道,這不是常規維護……

7月13日,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在年度維修工作啟動兩日後宣佈,

“不能保證北溪管道之後的正常運作”,

並稱一個“關鍵的”渦輪發動機是否會從加拿大送回目前仍不得而知。

面對日益臨近的“斷氣日”,歐盟也不得不提前為俄羅斯“全面斷氣”做準備。

同樣在7月13日,歐盟擬定天然氣計劃草案,草案包括減少供暖或製冷需求和實施市場措施。

市場上,歐元兌美元20年來首次跌破平價。摩根大通等主流投行警告稱,

俄羅斯斷供天然氣的風險或令歐元跌至0.90美元。

北溪1號暫停,德國面臨“斷氣”危機?

然而,市場的這些預期都還“不夠”,真正的“戰爭”才剛剛拉開帷幕……

一、維護啥時候完?

6月8日美國得州天然氣液化出口港發生不明原因爆炸,得州自由港是重要的美國對歐出口基地,爆炸一響,一下子就讓整個歐洲少了2。5%的天然氣供給;得州港口爆炸發生後僅一週,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

(Gazprom)

宣佈,他們將降低“北溪”天然氣管道約40%輸氣量,原因是因為Gazprom受到制裁,影響其維護管道所需的加拿大進口配件。

這麼一搞,又相當於歐洲7。5%的天然氣供給沒有了。

因為加拿大對俄羅斯的制裁,在“法理上”不能將配件還給俄羅斯。但是因此倒黴的是德國,所以德國在這件事上出面“斡旋”:你制裁俄羅斯了,不能給它管道維護配件,但你可以給我呀,給我以後,我再轉交俄羅斯,這樣俄羅斯就沒有給我“斷氣”的理由了。

加拿大在7月9日,同意了德國的這一提議,但是俄羅斯在7月11日照樣給德國“斷氣”。

北溪1號暫停,德國面臨“斷氣”危機?

圖:俄羅斯對歐洲的管道天然氣出口量變化

二、歐洲“內訌”恐難以避免

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到,

俄烏衝突開戰之後,俄羅斯對歐管道天然氣出口實際上就只剩下了北溪管道

,這是給德國留面子,其他國家統統已經“斷氣”。

但是,

如果這次“常規維護”無法在10天后完成,那德國基本上也就相當於“斷氣”了,這個維護期實際上是給德國下的“最後通牒”。

歐洲的天然氣儲存和進口加工能力分佈非常不均勻。

歐盟因為全球“搶氣”,在6月份的時候已經裝滿了60%的天然氣儲存容量,比去年同期多出了10%;在北溪1號被關閉之前,歐洲預計到11月份,可以裝滿80%,過冬應該沒問題。

但是現在,一切都被畫上了問號。

關鍵問題是,

這60%的儲量是歐盟總容量,其並不是均勻地分佈在所有歐盟國家:過去嚴重依賴俄羅斯天然氣的東歐國家,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匈牙利的實際儲存量遠低於平均水平的60%,

一旦寒冷的冬季天然氣出現巨大缺口,這些國家就只能指望歐盟其他國家的“救濟”。

關鍵是其他國家的民眾也指望這些氣“救命”呢?怎麼辦?當然是國內優先了,這時候誰還管歐盟不歐盟,本來就不是一家人!

除了儲存分佈不均外,進口能力分佈也很不均勻。

透過海上運輸的液化天然氣LNG無法直接達到德國,一方面是地理位置,另一方面是因為德國根本沒有處理LNG的氣化基礎設施

(要將被壓縮成液態進行運輸的LNG轉化成氣態才能用)

德國為了解決這一短板,已經快速審批了一批海上浮動氣化船,但是這些“基建”需要時間,再快也要到2023年了;同樣的,新能源和煤的補充,同樣需要時間,現在如果“斷氣”,這個冬天根本來不及。

歐洲LNG進口加工能力相當集中,主要掌握在沿海的英國和西班牙手上,

這兩個國家就佔了整個歐洲LNG氣化能力的50%左右,LNG只有先在這些國家加工之後,才能再透過管道運到其他內陸歐洲國家。

這種分佈不均的問題,已經開始了“預演”

——近幾個月英國對歐洲大陸的幾個管道基本上都處在閒置狀態,氣都讓英國自己先給hold自己家裡了。

北溪1號暫停,德國面臨“斷氣”危機?

圖:結果就是這樣的:北歐的氣價是英國的兩倍以上

這還是在“平常”,真到了冬天氣不夠用了,英國大機率會對歐洲大陸“斷氣”,

英國此前也已經有言在先警告過了:如果真的進入緊急情況,英國必須停止對歐洲的天然氣出口。

由於對歐盟在危機時刻紓困能力的不信任,

現在歐盟各國都在各自為戰,加緊建設自己的LNG基礎設施。

德國計劃斥資30億歐元建設海上漂泊LNG氣化設施,專案第一期預計幾個月內完工,但只能滿足德國年消耗量的8。5%;波蘭、義大利、法國都在爭相建設類似設施,但是這些都是單個國家行為,並沒有歐盟的統一協調和部署,

動機只有一個:自保。

當然,面子上的事還是要做的。德國目前正在提議整個歐盟範圍內的天然氣“配給制度”,但應者寥寥——誰都知道,現在這只是紙上談兵,真到了危急時刻,自顧不暇,各種理由拒絕執行配給制度是完全可以預見的,即便高層有意願執行,到時候國內挨凍的民眾會同意麼?

所以,現在歐洲人在臺面上說一套,在臺下歐洲人談論最多的,實際上是歐盟的統一市場恐怕會因為能源危機,在短短几個月內崩潰。

而在關鍵時刻得不到有氣國家救助的歐盟小國,其實還有一個選擇,問俄羅斯要,俄羅斯肯定給,當然是有條件的;就連德國如果張嘴要,俄羅斯一定給,當然是有條件的。

三、“真正的戰爭”拉開了帷幕

地域衝突的目的不在衝突本身,而在衝突之外。

俄羅斯與烏克蘭的衝突目的,並不在於迅速擊敗烏克蘭,佔領烏克蘭全境。這樣一來,俄羅斯將直面北約,而且是一個無路可退,必須團結一致對外禦敵的北約和歐盟。

現在的情況,看起來是俄羅斯打不贏小小的烏克蘭,兩者陷入拉鋸戰,但實際效果卻比直接在戰場上摧枯拉朽,更能達到俄羅斯的戰略目的。

一個岌岌可危、面臨巨大分裂風險的歐盟,現在多麼希望出現一個可以讓自己國民甘願拋頭顱灑熱血的外部威脅,好讓內部再度團結起來;

溫水煮青蛙式的俄烏衝突,正在以能源危機為抓手,影響到歐盟甚至是整個北約

——這才是表象之下,真正的衝突。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華爾街見聞 (ID:wallstreetcn)

,作者:樂鳴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