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料企業開啟“印鈔”模式,也別丟了危機意識

乘著高價多晶矽和市場需求火爆的東風,

光伏上游矽料巨頭集體開啟“印鈔機”模式,業績領跑全產業鏈。

如高純晶矽和太陽能電池片雙龍頭通威股份10月20日晚釋出業績快報,其前三季度營收達‪1020。84‬億元,同比增長118。6%;歸母淨利潤更是高達217。3億元,同比增長265。54%。

看到矽料企業利潤暴漲,

不禁讓人想起十多年前光伏業首次火爆時,也是矽料企業業績暴漲、利潤誘人,帶來投資者蜂擁而上

,結果,沒有幾年,行業就出現了快速下滑現象,造成大多數光伏企業關閉歇業,有的還留下鉅額債務,給地方政府帶來了很大的債務清償壓力。

矽料企業開啟“印鈔”模式,也別丟了危機意識

這一輪的光伏行業火爆,自然與全球氣候變化帶來的環保壓力密不可分,繼而給了光伏行業新的機會。不僅是矽料業,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鋰礦業,也是價格持續上漲,鋰礦企業、鋰電池生產企業利潤爆表。也就是說,

全球氣候變化帶給光伏、新能源等行業的發展機遇,確實非常好,帶給這些行業的利益,也是十分誘人。

問題在於,按照資本的執行軌跡和流動規律,

當某個行業出現高額利潤時,資本是不可能無動於衷的,是不會袖手旁觀的,而是會迅速行動,參與到行業的利潤分配和瓜分之中。

光伏行業第一輪發展出現由興到衰的快速變化,就是因為資本的大規模進入。如果不是資本的快速進入,按照實體企業的發展規律,是不可能出現這樣的現象的,也是不可能快速由興轉衰的。

矽料企業開啟“印鈔”模式,也別丟了危機意識

眼下,資本的力量更加強大,特別是全球經濟衰退背景下,資本的出路更少,能夠給資本帶來利潤希望的行業也大大減少。在這樣的情況下,資本的雙眼都是紅得嚇人,只要有利潤空間,就一定會毫不猶豫地衝向這些領域和行業。在這樣的情況下,光伏行業、特別是最賺錢的矽料領域,就不可能是靜悄悄地等待光伏企業慢慢投資,而是會吸引大量資本的進入。如此一來,

如果不做好引導和監管工作,光伏行業很可能又是一場血腥拼殺,會不會再次出現哀鴻遍野現象,實在不好預料。

事實也是,以通威股份為例,按照企業9月22日釋出的公告,擬與江蘇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簽署《高效光伏元件製造基地專案投資協議書》,就公司在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建設年產25GW高效光伏元件製造基地專案達成合作。這也是通威股份首次大規模元件投資。據說,這還僅僅是開始,在接下來的時間裡,通威股份在元件環節的總體長期規劃或將達到100GW。

矽料企業開啟“印鈔”模式,也別丟了危機意識

很顯然,通威股份大規模投資光伏元件的行為,不可能是完全的企業自主行為,而極有可能藉助資本和資本市場力量,或吸引戰略投資者,或到資本市場融資。更重要的是,通威股份會這樣做,其他光伏企業呢,同樣會這樣做。光伏企業會這樣做,資本更會這樣做。在接下來的時間裡,類似投資會很多很多。

在矽料領域獲得鉅額利潤的企業會佈局元件、矽片領域,在元件、矽片領域有優勢的企業會佈局矽料領域,名為拉長產業鏈,實為去對方碗裡搶肉吃。

記住,現在是搶肉吃,下一步可能就是搶骨頭啃,再到下一步可能就是連骨頭也沒的搶了。

而另一個可能出現的現象,那就是

隨著產業鏈各端的投資越來越多,企業越來越集中,價格大戰也將隨之而來。

一旦進入到價格戰範疇,行業的風險就越來越大了,產能過剩的矛盾就會越來越突出,所有的競爭也將聚焦到技術、產品、管理等具體環節,看技術的含量、產品的質量、管理的水平,淘汰也將正式啟動。可以這樣說,按照中國企業的投資能力和投資速度、投資效率,

特別是資本的鋒利牙齒,行業由短缺到充裕再到過剩,不需要多長時間,短則兩、三年,長則四、五年。

光伏行業的新一輪激烈競爭,還將等待多長時間呢,預計不會超過三年。那麼,對光伏行業的企業來說,無論是元件、矽片,還是矽料,都有可能很快出現產能過剩現象。

如果企業沒有這樣的危機意識,繼續盲目投資、大規模投資、負債投資,那麼,風險就會快速積聚,過度投資帶來的危害也會越來越大。

謹慎、冷靜、不衝動對眼下光伏企業來說,或許是最需要考慮的問題之一。眼前利益很重要,長遠利益更重要,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句老話蘊含的道理是極其深刻的。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