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特威進軍車用CIS 佈局三大方向 同行“內卷”之下勝算幾何?

《科創板日報》(記者 章銀海)訊

近日,安防CIS晶片龍頭思特威(上海)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思特威”)在汽車產品領域動作頻頻。不僅釋出了車用CIS晶片的時間規劃表,而且將上海總部喬遷至蔚來汽車創新中心所在的漕河涇科技綠洲四期,意欲加速搶佔汽車市場。

有知情人士向《科創板日報》記者透露,思特威和蔚來汽車的共同股東聯想創投曾撮合兩家企業業務合作,一旦思特威產品達到相關技術標準和應用要求,或將進入蔚來供應鏈。

不過,從技術積澱、研發投入以及產能保障方面來看,思特威相較國內CIS廠商豪威科技和格科微仍有一定差距。

釋出車用產品時間表

在近日舉辦的深圳安防展上,思特威聯合創始人兼COO馬偉劍對外界表示,公司2022將釋出多款車用產品,800萬畫素的ADAS產品也已經在研發中。

以安防CIS晶片營收為主的思特威,正逐步向智慧車載電子和機器視覺領域拓展延伸。《科創板日報》記者獲悉,思特威於2021年底新成立了汽車晶片部及工業和新興感測器部,意在進一步拓展車載、工業及專業級機器視覺市場。

思特威進軍車用CIS 佈局三大方向 同行“內卷”之下勝算幾何?

思特威汽車晶片部副總裁邵科稱,公司在車載影像、車載感知和艙內應用等車載影象感測器三大方向均有佈局,且已有產品推進時間表。

“公司擬於2022年Q1將車載影像產品SC130AT和車載感知ADAS產品SC220 AT送樣。艙內應用產品SC2331AT已實際量產,計劃2022年二季度送樣送樣其升級產品SC233GS。”

邵科進一步透露說:“ADAS會是未來公司持續注入資源的方向。預計800萬畫素ADAS會在2022年上半年推出,實際在車上量產的時間則會落在2023年。”

根據Frost&Sullivan統計,隨著未來汽車電動化和智慧化的發展趨勢,車用CIS全球出貨量和銷售額預計將從2020年的5。2%和11。3%提升至2025年的8。2%和16。1%,年複合增速為18。89%和21。42%。

競爭格局方面,安森美在車用CIS領域佔據著絕對優勢,市場份額高達60%左右。

韋爾股份子公司豪威科技市佔率達20%左右位居全球第二,已匯入歐美汽車品牌。除了思特威,國產手機CIS晶片龍頭格科微亦已經進入車用CIS領域。《科創板日報》記者從格科微相關人士處獲悉,公司產品已應用於行車記錄儀、座艙監控等車載後裝領域。

截至2021年一季度,思特威汽車電子領域營收佔比僅為4。42%,且幾乎都是低端產品。一家投資機構投資經理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車用產品對於穩定性和安全性的要求遠高於安防領域產品,而後者僅對成像效能有一定要求,進軍車用CIS需要技術沉澱和客戶積累。”

成立於2017年的思特威從安防領域起步,2020年安防CIS出貨量1。46億顆位居全球第一,成為CIS市場的“新貴”。不過,與豪威科技等巨頭所不同的是,思特威車用CIS技術主要來源外部收購。據悉,思特威於2019年底收購了車用CIS廠商深圳安芯微5項專利及7項積體電路布圖設計,並將其7名研發人員攬入麾下,與公司原有團隊共同組成新的智慧車載電子團隊。

思特威進軍車用CIS 佈局三大方向 同行“內卷”之下勝算幾何?

此外,

在研發投入上思特威也低於行業均值。資料顯示,若剔除股份支付後,近兩年思特威研發費用率為9.05%、6.94%,明顯低於格科微和韋爾股份。

產能保障方面處劣勢

思特威在科創板IPO註冊稿中表示,公司著重針對車載影象感測器夜視效能、高動態範圍、LED閃爍抑制等核心需求研發出了覆蓋ADAS系統、DMS系統及SAE自動駕駛等級的智慧影片影象解決方案的車載系列產品,同時部署了多個智慧車載電子在研專案。

公司募投專案之一“研發中心裝置與系統建設專案”亦重點投入至車用CIS領域。思特威擬投入募資7。35億元(佔總募資金額26%)搭建其車用CIS研發平臺,打造新一代車規級產品線。

思特威進軍車用CIS 佈局三大方向 同行“內卷”之下勝算幾何?

截至2021年12月,思特威有兩款產品通過了車規級認證,並在多家主車廠開始量產驗證和小批量出貨,但主要為後裝車載產品。而在前裝車載市場,公司稱已與多家主流整車廠的一級供應商開展合作。

《科創板日報》瞭解獲悉,思特威已於2021年11月末將上海總部從徐彙區宜山路喬遷至閔行區田林路889號科技綠洲四期8號樓(小K注:思特威在IPO註冊稿中並未及時變更主要生產經營地址),與國內造車新勢力蔚來汽車成了鄰居,蔚來汽車創新中心亦坐落於此。

有知情人士向《科創板日報》記者透露,思特威和蔚來汽車的共同股東聯想創投曾撮合兩家企業業務合作,一旦思特威產品達到相關技術標準和應用要求,或將進入蔚來供應鏈。

值得注意的是,在供需矛盾突出的市場中,除了客戶資源,產能保障亦是Fabless企業的競爭優勢。但與國內CIS廠商豪威科技和格科微相比,思特威在產能保障方面處於劣勢。

據悉,豪威科技的晶圓代工廠商包括臺積電、中芯國際、華力、武漢新芯、力晶科技等,且在2021年下半年公司有新增產能;格科微的代工廠商主要為上海三星半導體、中芯國際、粵芯半導體和華虹半導體;而思特威的代工方主要為三星、臺積電、東部高科。

“儘管現在CIS下游市場需求持續釋放,但幾大廠商在手機、安防等領域相互滲透,思特威在安防領域的優勢正在被縮小。”上述投資經理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思特威的安防CIS在高階領域與索尼、豪威科技等仍有一定差距,汽車領域是一個增量市場。

對於公司產能保障、車用產品客戶儲備、業務資質等問題,《科創板日報》記者與思特威內部人士取得聯絡併發送採訪提綱,但截至發稿時尚未回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