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12萬億賽道崛起:3年被VC砸到30億

一個12萬億賽道崛起:3年被VC砸到30億

作者丨鉛筆道編輯部

3個月前,一個12萬億賽道多家企業集體IPO了。但蹊蹺的是,3個月後,它們又集體暫停IPO了,為何?

今年7月,一週之內,3家氫燃料電池公司組團衝刺IPO:捷氫科技、國富氫能、治臻股份。而最近一週,這三家巨頭集體宣佈中止IPO。

這三大巨頭,各自都是細分領域的佼佼者:業務幾乎不重疊,但都與氫燃料電池相關。他們的資本市場前景,幾乎能代表氫能源全產業——因此,中止的背後原因極其關鍵。

一個12萬億賽道崛起:3年被VC砸到30億

從各方訊息看,目前能獲知的唯一原因是財務資料到期。

這也能理解,三家公司啟動IPO的時間幾乎一致,並且都趕在年中報(630)提交節點:有集體衝刺在先,集體中止再後也就不難理解。

更深層次的原因,可以從其業務特徵發現線索:1、收入低;2、基本沒有利潤;3、成立時間短;4、被VC“抬轎子”,市值較高。鉛筆道認為,這些特徵可能導致其IPO道路曲折。

科創板的上市路徑有幾條,可以總結為:市值+收入/淨利潤/現金流量/階段性成果。而三大氫燃料公司的收入、淨利潤不夠理想,導致上市路線很侷限。

從收入看,三家公司的營收偏低。

2019-2021年,捷氫科技的收入為1。12億元、2。47億元、5。87億元,為表現最佳;國富氫能的收入分別為1。76億元、2。51億元、3。30億元,表現其次;治臻股份的收入分別為:0。28億元、0。70億元、2。23億元。

依據鉛筆道觀察:衝刺IPO時,企業最好不要貼邊上市,財務數字能達到“指標”的兩倍最好。

依據這個條件,捷氫科技的收入表現屬於“中等”,超出指標2-3億;國富氫能與治臻股份的表現是“貼邊”,剛剛及格——一旦2022年業績波動,很可能導致其無法順利IPO。

從利潤角度看,三家公司全部不達標。科創板的底線是淨利潤5000萬,而三家公司全部陷入虧損:2019-2021年,捷氫科技分別虧損0。35億元、0。94億元、0。59億元;國富氫能分別虧損0。18億元、0。63億元、0。70億元;治臻股份分別虧損0。34億元、1。31億元,到2021年才盈利0。14億元。

這些財務數字註定了:三家公司的上市基礎較弱,屬於“貼邊”上市。

三家公司唯一全部滿足的指標是“市值”:4-6年之間,市值便從0漲到了15億以上。三家公司都很年輕,國富氫能、治臻股份均成立於2016年;捷氫科技最年輕,成立於2018年,市值也最高,超過了30億元(官方資料)。

這些數字,一方面說明3家公司成長速度快,但另一方面也更加驗證了業務基礎的薄弱。客觀來講,市值是可以“抬轎子”抬出來的,是最容易實現的。

從資本勢力看,三家公司都有強大的資本陣營:捷氫科技背後是“上汽”,國富氫能背後是“湧金”,治臻股份背後同樣有“上汽”。

當然,“上市基礎薄弱”的背後,和賽道的早期離不開關係。三家公司所處的賽道為:氫能源——氫燃料電池。而氫燃料電池的主要應用是“氫能源車”:其中55%為客車,44%為專用車,1%為乘用車。

而氫能源電池車的產量還不大,並且起伏不定。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資料,2016年-2019年為上升期,產量從400-800車輛上升至約3000輛;而2020跌到了1200輛,去年又有所回升,約為1700輛左右。

一個12萬億賽道崛起:3年被VC砸到30億

綜上,市場的早期萌芽階段,導致了三家企業財務資料的“羸弱”。賽道若要初具規模,至少還需要10年以上的發展。據中研產業研究院資料,到2030年,國內氫能汽車可能達10萬輛。10萬輛不是一個大數字,但也代表消費者對一個賽道的初步認可。

鉛筆道編輯部成員不持有所述企業股票,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