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3業績超預期,寧德時代能否躍過全球化“龍門”?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松果財經

股價連跌近兩個月後,寧德時代終於迎來雙喜臨門。

其一是業績。10月10日晚間,寧德時代公佈2022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告,預計前三季度歸母淨利潤為165億元-180億元,超過去年全年資料(159。3億元);預計第三季度實現歸母淨利潤88億元-98億元,超過今年前兩個季度的總和(81。68億元),日賺約一億元。

其二是市場。10月12日,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和CleanTechnica,分別釋出了國內和全球的動力電池市場資料,寧德時代再奪兩個第一。

國內市場方面,今年1-9月,寧德時代在國內動力電池企業裝車量中佔比高達47。51%。而在全球市場,寧德時代年內市佔率已達34%,遠超第二名LG新能源14%的份額資料。而按照韓國市場機構SNE Research的資料,寧德時代已經實現全球市場五連冠。

儘管如此,動力電池的增長軌跡正出現明顯的位移,上下游關係持續產生微妙變化,市場更加多元,產能的去向也不再單一。寧德時代的發展節奏從順風順水,變成了不進則退。尤其是動力電池出海潮的興起,意味著寧德時代要將原本穩固的防禦優勢轉化為對外攻勢。這一層跳躍的水平會決定,寧德時代能否真正站穩全球市場的山巔。

“寧王”報喜,市場展眉

業績預告後,寧德時代股價重返400元上方,而二級市場一直把400當成寧德時代的一道關卡——但是,數字只是二級市場擔憂寧德時代的一道投影,從這次上漲的驅動因素可以看出來,市場真正擔心的還是業績,或者說業績背後的幾個支撐點。

首先是產能,在寧德時代涉及擴產或者建廠的動態下,時常有投資者評論說產能已經過剩了還在新建。暫且不去評價非業內人士對產能有效率的評估是否合理,動力電池產能過剩的論調,本質上是對新能源車整車產能過剩的擔憂。

但實際情況可能並不一樣。寧德時代三季度排產約100Gwh,東吳證券預計寧德時代出貨在80Gwh到90Gwh之間,環比增長接近50%。進入四季度,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車企的年終衝量,並且從動力電池產業鏈和整車產業鏈10月的排產資料看,整車的產能同比環比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短期內,市場的擔憂可能過度了。

其次是需求的增長和市佔率,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不可否認的是,國內確實有不少客戶在構建供應多元化格局。並且,行業的增長中樞下調是事實。

但短期前景可以從產能和市場調查上找到確定性,長期前景的變數是對手:10月6日,中創新航成功登陸港股,但是此前的公開招股結果顯示,香港公開發售認購不足,其後又遭遇股價破發。

客觀來講,這主要是因為二級市場目前的自我剋制,但中創新航募資的主要用途是擴張產能,而市場覺得新能源車高增長不會持續,那麼“二供”的價值會不會縮水?反之,如果整車增長確實到達第一個瓶頸期,寧德時代受增量縮減影響應該是最小的。

最後是利潤,簡單的傳導鏈是上游資源卡鋰電產業鏈,產業鏈影響電池,電池傳遞寒氣給整車廠。但至少目前,寧德時代三季度的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169-200%,環比增長32-47%;扣非淨利潤同比增長209-246%,環比增長37-53%,超過券商普遍持有的80億預期。這說明,第一,市場謹慎略顯過度;第二,寧德時代作為龍頭,地位優勢和控本增效水平線上。

綜合東吳證券和國信證券等機構調整後的預測,寧德時代三季度動力電池毛利率約17-18%,略高於上半年,單位Wh利潤提升。另外,近期雖然鋰礦的壓力依然在,但三季度電池產業鏈的成本漲跌不一,兩者的對沖情況需要再考慮。而長期看,雖然寧德時代的上游佈局之前被詬病,後來補上的功課依然會有效,比如入股洛陽鉬業成為第二大股東。

因此,一個很好的修補劑,幫寧德時代補上了400的裂縫,也修復了市場的信心,板塊指數隨之大漲。也許後來的走勢與它無關,但寧德時代的陽光確實普照過創業板,信心就是如此神奇。

“寧王”報喜,市場展眉

薩特說,我們生活在一個主觀性林立的世界中。對於寧德時代面臨的競爭和接下來的路線,市場的判斷大相徑庭。

一方認為寧德時代的壓力巨大,當市場對龍頭的執念過於深重,只要不能保持增長和領先的絕對性,估值就會雪崩。另一方的關注點是,寧德時代的應變能力結果很重要,但過程更重要。

2017年寧德時代銷量一飛沖天,CleanTechnica後來曾質疑過它能否在2022年站穩第一,但寧德時代度過了第一次懷疑期,現在接近第二次。

想象中的上限是存在的,也就是所謂的新能源車瓶頸期,動力電池的增長率不會永遠高景氣,關鍵在於寧德時代應對宿命論的方式。

這有一個前提,就是國內市場的競爭確實在加劇。比如剛剛上市的中創新航,招股書顯示其2022年一季度毛利率只有8。2%,同期寧德時代為14。5%。而中創新航的主要客戶,廣汽集團和小鵬汽車,原本都是寧德時代的客戶。另外還有脫胎於長城汽車的蜂巢能源,目前正在籌劃科創板上市。

實際上,按照之前的分析,這些對手不太可能直接擊傷寧德時代。但在寧德時代估值中樞較高的背景下,市場流動性可能會向低處轉移,尋找下一個具備增長潛力的目標。在2022年9月國內動力電池企業裝車量排行榜上,有不少公司會讓投資者心中泛起放量增長的漣漪。

寧德時代現在能給市場信心,是因為市場覺得它有不落後的底氣。巨頭的溢價中有相當一部分來自成長期紅利,寧德時代需要自證的是,即使在成熟期它也有足夠的含金量,或者能再造增長曲線。

而寧德時代給出的潛在答案有三部分。首先是新曲線,三季度加強驗證的一個風口:儲能電池。

機構預計寧德時代三季度儲能出貨10-20GWh,環比至少增長40%,2023年出貨預計100GWh以上,若環境無虞,寧德時代將在彼時獲得全球儲能市場約40%的份額。這也意味著寧德時代在儲能電池領域有可能複製動力電池的增長。其中還有一個小細節是,儲能電池毛利率具備結構性優勢,戶儲毛利率預計能接近30%,可以調節整體盈利能力。

第二個答案是技術。客觀資料看,寧德時代磷酸鐵鋰電池在國內的市場地位是受到顯著威脅的,而磷酸鐵鋰的市場整體增速又超過三元材料。今年1-9月,國內動力電池出口量的三分之二是磷酸鐵鋰。以比亞迪(目前依然是自產自銷為主)、國軒高科為代表的廠商,在磷酸鐵鋰方面的增長很快。

寧德時代一方面是做多技術路線,財新在報道中提及,寧德時代正同時押注成本更低的鈉電池、M3P電池等;另一方面是改善設計,案例是6月釋出的麒麟電池,透過系統結構創新,其電池包體積利用率從第一代的55%提升到72%,搭配三元電芯有可能做到全球第一的系統能量密度。

但寧德時代也面對一些特殊的矛盾,就是動力電池領域的底層科技沒有突破的情況下,客戶對技術改善的期待程度有差異。比如有的客戶會更重視成本,2022年一季度,中創新航磷酸鐵鋰電池業務甚至出現毛虧。

那麼,寧德時代此時的優勢是防禦性的,例如調節上下游的能力。彼時的核心問題則會轉變成,能不能比較圓滑地與過度追求低價的需求做好斷舍離。雖然承接這些需求的廠商短期是虧損的,但它們畢竟贏取了更重視成本的客戶,有可能會分散客戶的注意力。寧德時代要拿住更優質的訂單,就得給出值得其價格的產品。

最後是商業模式,比如換電、材料銷售和技術授權以及其他業務拓展等等,市場短期的分歧依然會顯著,但在動力電池市場成熟度再提高後,完善商業模式的重要性一定會被計入溢價和預期。

寧德時代和現在冒出來的電池新勢力有一個顯著區別是,它幾乎沒有過多地停留在“貌美如花”的階段,而是早早地盯上了“賺錢養家”。所以市場會盯著它的地位和增長,這是對一個實幹者的尊重,同時也是壓力。

作為全球冠軍,寧德時代的腳步顯然不止於此。巴菲特說要到魚多的地方去釣魚,鑑於中國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車市場,歐美應該是魚第二多的地方。在這裡,寧德時代遇到了它真正的挑戰。

市場壓力仍待應對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對寧德時代這種“體格”的選手來說,遊戲是在謀略和勇敢之間做平衡。機會出現時,環境不太好,抓還是不抓?

對於歐美市場,現在還不是最壞的時代,但和最好也相去甚遠。和之前的論述類似,寧德時代在國內市場是擂主,只需要守。但在海外市場,主動進攻有很多變數。

寧德時代做過一些很有前瞻性的動作,比如當年說服馬斯克採用磷酸鐵鋰電池,扭轉了海外市場對這條技術路線的看法,也撼動了LG新能源、松下等廠商的份額。

瑞銀在2018年拆解寧德時代、韓國LG、三星SDI和日本松下四家企業的三元電池時,寧德時代電池的能量密度尚不佔優勢。但2022年的電池拆解中,它已經成為磷酸鐵鋰的代表選手。因為寧德時代率先推出的CTP技術以結構創新改善了磷酸鐵鋰電池的密度表現。

技術和成本實力讓寧德時代在歐美市場取得了第一階段的勝利。在歐洲市場,寧德時代目前排名第二,並部署有重要的生產基地。2022年7月21日,寧德時代宣佈,將向福特汽車北美市場兩款車型供應使用CTP技術的磷酸鐵鋰電池包。

但產業的過快發展往往會破壞理想中的成長路徑。寧德時代在2019年,澳洲鋰礦的至暗時刻,斥資2。6億元收購了皮爾巴拉8。5%的股權,成為當時的第二大股東。後來鋰礦瘋漲,皮爾巴拉盯上了拍賣模式,把鋰礦利益最大化,也徹底破壞了產業鏈原有的成本結構。寧德時代猜中了開頭,卻沒有猜中結局。

而當新能源全產業鏈真正受到全球市場的急切重視時,一些後來者試圖用非常規手段將競爭控制在一部分可控的供應商內,這進一步影響了產業鏈對效率的自發追求。

在海外,寧德時代將面對一些客觀不利因素,主要是不同國家在產業扶持上各有各的“算盤”。甚至,動力電池的全球化正在走入迷霧之中,就連LG新能源這樣的外企也面臨地緣優勢削弱的問題。9月23日,LG新能源宣佈首次與三家加拿大礦企合作,採購原材料。因為我國是動力電池產業鏈材料主要產能國,這不符合部分市場對生產本地化的要求。

動力電池海外市場的主要矛盾,已經變成了製造業長投資週期與市場頻繁出現短期不確定性的矛盾,以及產業鏈需要叢集與協作,但地緣格局迫使其各自為戰的問題。

在國內,往往是一個地區主動追逐巨頭,例如宜春。在定下2025年,全市鋰電新能源產業營收超過8000億元的目標後,當地加強了招商引資,配套企業自然會隨著寧德時代、比亞迪、國軒高科這些企業的落地而來。

在海外,一切都要自己爭取,且很難說有誰能佔到便宜,因為構建完整的產業鏈有重重阻礙,本土優勢的壁壘正在加強。一個典型的例子是瑞典動力電池初創公司NorthVolt,它已經獲得超過76億美元的融資和近550億美元的歐洲車企訂單。而從海外車企公開的訂單狀況看,至少在歐洲市場,寧德時代還無法直接壓過全球化經驗豐富的LG新能源。

舉大事者慎其始終,從一個已經贏下挑戰的市場,到另一個充滿未來挑戰的市場,寧德時代終將思考如何持續以“鋰”服人。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