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人物 | 戴志康證大終局

觀點人物 | 戴志康證大終局

觀點網

曾和同窗郭廣昌齊名的“外灘地王”戴志康,一度被認為是資本市場中呼風喚雨的高手,二人也譜寫了地產界近十年的“恩怨情仇”。

業內有崇拜者贊其為傳奇,有人稱他為作死馬醫的賭徒。他則玩笑似的稱自己為:玩主。

如今,歷時近三年的“證大系”一案最終迎來了一審判決。而在此前幾日,戴志康曾經引以為榮的香港上市平臺上海證大,在顛沛流離中也終於完成了幾宗重要資產的出售。

昔日做著要在南非打造一個上海陸家嘴的夢,如今“銀手鐲”卻徹底套牢。

就此,戴志康與上海證大都畫上了一個階段性的句點。

浮沉的“投資鬼才”

12月30日,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宣判被告單位上海證大文化創意發展有限公司、被告人戴志康等7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集資詐騙一案。

判決內容包括,對證大文創公司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集資詐騙罪,決定執行罰金人民幣1億元;對戴志康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集資詐騙罪,決定執行有期徒刑十九年,並處罰金2550萬元。

經審理查明,曾於2006年7月,戴志康註冊成立被告單位證大文創公司。為實施非法集資活動,戴志康於2011年至2014年先後成立上海證大投資諮詢有限公司、上海證大大拇指財富管理有限公司等“證大系”企業,並以證大文創公司為頂層管理。

2011年11月至2019年8月,經戴志康決定和授意,證大投資諮詢公司對外招攬借款人簽訂主要期限為12-36個月不等的借款合同,在扣除相關服務費用後放貸給借款人,再將放貸債權按照借款合同金額拆分包裝成期限1-36個月、年化收益5%-15%不等的債權轉讓型理財產品,從而向社會公眾非法募集資金。

2016年4月起,為應對“證大系”企業債權逾期還款率攀升造成的無足量資金放貸、無法生成足量債權、無法包裝足量理財產品、無法募集足量資金的惡性迴圈,戴志康經由戴衛新彙報後,決定採用虛假髮售逾期債權產品、虛假湊標等手段繼續向社會公眾非法募集資金。

審計資料顯示,2011年11月至2019年8月,“證大系”企業累計向35萬餘名出借人銷售理財產品共計596。66億餘元,至案發造成2。65萬餘名出借人未兌付本金共計75。21億餘元。

其中,2011年11月至2016年4月14日,“證大系”企業非法募集資金179。60億餘元,未兌付本金1。54億餘元;2016年4月15日至案發,非法募集資金417。06億餘元,未兌付本金73。66億餘元。

時光回溯到20餘年前,樂於躋身“以小博大”高槓杆遊戲的原因,還要從戴志康的金融專業出身說起。

他曾就讀於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金融專業,步入社會的第一份履歷便是加入德累斯頓銀行北京代表處,並在短短數月內便成為該行的中方代表之一。

上世紀90年代的海南大開發,戴志康毅然決然的辭去原本吃香的工作,轉戰海南後受命建立中國第一支證券基金——富島基金,並在首次融資便募集到6000萬元。

之後十年周折,即將步入21世紀之時,初生萌芽的網際網路行業又吸引了戴志康關注,其所建倉的“中信國安”成為第一批網路股,在市場沸騰之際立馬轉手清倉,又一次豪取勝利果實。

21世紀初,一向嗅覺敏銳的戴志康再一次選對了趨勢,快速拿下上海浦東2000餘畝可供開發10年的土地,其中包括地處陸家嘴腰腹位置的聯洋社群專案,成為了第一批浦東開發的地產商。

2000年,戴志康建立證大集團,投資重心逐漸轉向上海,陸續開發聯洋社群、證大家園、水清木華等高階住宅專案,以及大拇指廣場、證大五道口廣場等購物商場。

戴志康的發家之路因此上升至另一個臺階,至2007年位列胡潤房地產富豪榜第28位,可謂“平步青雲”。

據觀點新媒體過往報道,戴志康早年在海南之時就曾涉獵房地產,雖然當時只是扮演一個“倒爺”的角色。離開海南後,戴志康在杭州也曾成立了一家房地產開發公司,算是初次涉足房地產業。

證大“傷仲永”

2010年2月1日,上海證大置業以92。2億元競得上海外灘8-1地塊,而當時證大賬上僅5億元,銀行存款加淨資產總額不過30億元。

據測算,這筆收購金額相當於證大截至2009年6月30日合併報表後總資產的1。2倍,以及手頭現金的19倍。

資料顯示,為緩解資金壓力,證大於當年4月引入復星、綠城和上海磐石投資成立合營公司。

2011年,在地產圈裡潛伏兩年之後,戴志康再度執掌上海證大,並在2012年初將上海外灘地王股權轉讓給潘石屹,卻徹底打響了與昔日同窗郭廣昌之間的戰鬥。

不久後的2011年12月底,SOHO中國以40億元從上海證大、綠城中國等手中接過外灘8-1地塊50%股權,隨後該地塊陷入漫長的官司中。

外灘地王這塊大蛋糕對於證大而言還是難以消化,據當時業內預計,該專案總投資將達150億元之巨。

“蛇吞象”的結局,便是戴志康為了外灘地王不得不展開了艱難的融資之路。

而“外灘地王案”持續多年,地塊經過數次來回,最終SOHO中國退出,復星如願全盤接手。

這次失敗成為戴志康退出房地產的轉折之一,選擇重回熟悉的金融市場,但隨著證大在網貸爆雷潮中折戟,他也淪為階下囚。

據瞭解,當時證大除了引資成立合資公司以外,戴志康更曾採取過與國內知名的第三方理財機構合作發行約10億元的信託融資等措施。

2015年,“上海證大董事長戴志康決定徹底不玩房地產了”的訊息在行業內成為熱點話題。據觀點地產新媒體查證,戴志康1月20日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退出房地產是事實,但並不會賣資產。

在利潤、風險等多重因素影響下,戴志康作出放棄房地產,將網際網路金融作為公司未來主攻方向的決策。

時間來到2016年,被戴志康“半賣半送”出去的香港上市平臺上海證大,也逐漸淪為幾路資本的“玩物”。

一系列波折之後,似乎終於在2018年初迎來了難得的利好訊息。當年5月30日,上海證大一紙公告,將一宗久違的交易引回到公眾視野。

上海證大披露收購中冶13幅地塊的重大事項進展稱,截至5月30日公告當天,公司已取得及獲交付13份各幅地塊國有土地使用權證中的3份。

在13幅地塊中,除了上述3幅土地使用權證已經被上海證大拿到手外,剩餘土地使用權證預期不晚於2020年12月31日前取得。

好訊息不到一年,戴志康就迎來第二次滑鐵盧,證大集團旗下最重要的網際網路金融業務遭受調查,事因該公司兩大金融平臺證大財富及撈財寶,於8月中旬同時被曝出遇到經營上的困難,並引發幾宗報案。

這便是如今致使戴志康鋃鐺入獄的原因,雖然證大方面曾宣稱,事情並非傳言中那般嚴重,只是業務正常調整,但漸漸已無法自圓其說。

至此,外灘地王以及證大的故事走向終局,一代上海灘大佬戴志康漸漸退出了舞臺。

顛沛流離的未來

從2015年開始,上海證大持續處於股權流轉狀態,也是過去幾年中小房企變遷的縮影之一。

彼時,東方資產收購上海證大50。03%股權,年底又轉手29。99%股權予冉盛置業。

到了2018年,上海證大最重要的股東南通三建登場,以7億港幣收購凱升持有的股權,成為上海證大第一大股東。

收購上海證大這個地產上市平臺後兩年內,南通三建無論在人事還是經營等方面都沒有實質介入。直到2021年,南通三建才主動地參與到了上海證大的實際經營之中。

但時間似乎已經太晚,時至今日,南通三建自身也陷入了債務危機之中。

2021年年報資料顯示,連續多年見跌的上海證大,錄得營業額約7。41億港元,同比減少達38。58億港元;應占虧損從11。51億港元擴大至約20。70億港元。期末總借貸約69。76億港元,其中約63。28億港元須於一年內償還及約6。48億港元須於一年後償還。

來到2022年年中,上海證大發布公告稱,將向東方資產間接全資附屬公司出售旗下直接全資附屬公司Myway Developments Limited全部已發行股本,代價為現金2。25億元。

交易的標的公司主要持有位於海門、南京的物業,包括海門商業綜合體、南京喜馬拉雅中心及部分在建、未建地塊,總建面高達127。58萬平方米。

此次與東方資產達成的合作,讓上海證大得以在債務的壓力下稍作喘息。

2022年12月27日,上海證大再次公告,完成上述海門及南京物業出售,預計錄得收益46。55億港元。

出售事項完成後,上海證大透過證大置業繼續持有海門證大的9。09%股權及南京大拇指的10%股權,及出售集團的成員公司已不再為上海證大附屬公司。

一次次頻繁的股權轉讓、人事換血到出售資產,都讓上海證大這個本已脆弱的軀殼更加顛沛流離。

至於轉機,或許還需要更長時間,或許再也等不到。

觀點人物 | 我們關注的不僅僅是人物的故事,還有他和她的商業傳奇與沉浮。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