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大充換電產業鏈“小而美”企業,誰能分到萬億賽道一杯羹?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能鏈研究院

事物的發展,總是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進的。

2022年,雖然在產業端,大多數新能源企業都創造了歷史最好成績,但在資本端,新能源相關企業的市值卻迎來了調整期。當下的新能源正經歷從“狂熱”到“冷靜”的轉折期。當然,從長期發展趨勢看,新能源汽車、儲能、光伏等新能源賽道,均受益於全球碳中和的大趨勢,短期調整無礙光明前景。

在化石能源主導的時代,以加油站為核心,向上下游的煉廠、輸運等環節蔓延,在全球各地催生諸多跨國巨頭公司。未來,電動汽車將取代燃油車,以充電站為核心,在充電樁製造、充電樁運營、光儲充一體化、虛擬電廠等充換電產業上下游,也將釋放巨大市場機遇,帶動一大批企業高速增長。

科士達,聚焦充電樁自主研發,開闢儲能“第二增長曲線”

科士達(002518。SZ)成立於1993年,是一家專注於資料中心、充電樁及新能源領域的智慧網路能源供應服務商。

在充電樁領域,科士達的充電樁產品系列齊全,主要包括:一體式直流充電樁、分體式直流快速充電樁、壁掛式交流充電樁、充電樁模組、立柱式交流充電樁、監控系統等。透過智慧充電系統、配電系統、光儲系統、充電雲平臺、安防系統、運維管理系統,形成一體化解決方案,滿足社會大中小型充電站的建設需求。

科士達的充電樁業務持續深耕電網、公交客運、城投交投、充電運營等行業領域,參與中國鐵塔、南方電網、信陽公交、徐州公交、無錫市政、中國能源建設、四川交投等專案。

除了充電樁,科士達還大力發展光伏、儲能業務。2019年與寧德時代合資成立寧德時代科士達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經營儲能、充電樁、光儲充一體化等相關業務。2022年成為美國頭部戶用逆變器供應商SolarEdge重要的電池PACK供應商。2022年12月21日,科士達公告稱,時代科士達於近日收到與客戶A簽訂的儲能產品採購訂單,訂單金額2。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4。61億元),佔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營業收入的52%。

受益於國內外儲能市場需求“井噴”,儲能市場成為新能源領域炙手可熱的賽道。浙商證券研報顯示,2021-2025年儲能市場四年預計CAGR達68%,全球儲能市場高景氣度發展,電力儲能、戶用儲能、便攜儲能為三大重要應用場景,加速推進儲能市場需求放量。

根據IHS和IEA統計,近十年全球累計光伏配儲比例逐年上升,2021年光伏配儲滲透率已經達到了5。7%,仍然處於較低水平。分割槽域來看,目前僅有義大利和德國等歐洲地區滲透率達到了10%以上,其中德國滲透率超過了20%。不過從全球範圍內可以看出包括美國、澳洲等在內的多個國家,其光伏配儲滲透率仍不足10%,全球儲能滲透率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科士達,

欣旺達(300207。SZ)成立於1997年,歷經二十餘年發展,形成了3C消費類電池、電動汽車電池、能源科技等六大產業群。2008年,欣旺達正式切入電動汽車的動力電池。

動力電池業務已經成為欣旺達業績強勁增長的第一大驅動力。2020年,欣旺達未進入國內動力電池裝車量前十行列;2021年,欣旺達動力電池總出貨量3。52GWh,其中國內裝車量2。06GWh,市佔率1。3%,位列裝車量第十。據不完全統計,到2025年,欣旺達的動儲電池產能預計將達到198GWh,進入行業第一梯隊。

同時,欣旺達還加強對超級快充動力電池的研發佈局。2022年9月3日,欣旺達釋出了旗下超級快充動力電池產品——SFC480,該產品最大充電功率達480kW,可適配800V及400V高壓系統,實現充電5分鐘續航200km,充電10分鐘續航400km,一次充電續航可達700km。

在動力電池領域的持續深耕,使欣旺達獲得主流車企認可。2022年11月6日,欣旺達成為德國大眾HEV專案電池包系統的量產供應商,為大眾供應相關產品。同年12月5日,成為沃爾沃汽車專案定點供應商。此外,廣汽、上汽以及雷諾、日產等車企,均成為欣旺達合作客戶。

隨著續航超過1000km的車型陸續亮相,電動車裡程焦慮問題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緩解,但充電慢、充電難依舊制約著電動車的發展。高電壓平臺技術和與之配套的超級充電樁是目前最被看好的解決方案之一。

目前,電動汽車高壓系統普遍採用400V電壓平臺。如果想要進一步提高充電功率、縮短充電時間,就需要將電壓平臺從400V提升到800V、1000V甚至更高的水平,來實現高壓系統的擴容,實現350KW以上的快充。

隨著技術進步,高壓快充已成為市場的主流趨勢,以小鵬、理想為代表的國內新能源造車新勢力和奧迪、大眾等國際車企均佈局了800V高壓平臺或車型,高壓快充方案的配備,將為車主帶來“充電5分鐘,續航100公里”的全新充電體驗。

根據華創證券測算,2025年和2030年800V高壓快充行業市場規模有望分別達到324億、878億元。2021~2023年國內800V高壓快充行業從無到有,2023年~2025年複合增速有望超過70%,2025年~2030年複合增速約為20%。

聚焦充電樁自主研發,開闢儲能“第二增長曲線”

作為國內領先的清潔能源綜合服務商,協鑫能科(002015。SZ)主要從事清潔能源運營、移動能源運營和綜合能源服務三大板塊業務。

近年來,協鑫能科移動能源業務異軍突起,新能源車換電業務進展迅猛。協鑫能科主要採取輕資產模式,對移動能源產業鏈上下游優質專案和充換電平臺企業進行股權投資,藉助新能源汽車出行平臺實現向充換電平臺的導流,完成充換電資料平臺的建設,構建移動能源產業生態。

協鑫能科推出“協鑫電港”移動能源電動化出行解決方案,自研了三種換電港,包括商用車換電港、物流車換電港和乘用車換電港,提供電動汽車補能服務、電池全生命週期管理。截至2022年9月,協鑫能科建成乘用車換電站32座,商用車換電站12座,商用車充電場站1座,已立項簽約的換電站已超200座。

相比充電模式,換電模式有兩大優勢,一是縮短了補能的時間、提升車輛運營效率;二是降低新能源汽車購車成本。換電模式的優點已經在出租、網約、重卡、輕卡等運營場景下體現得淋漓盡致。

目前,國內換電行業呈現“四足鼎立”的格局:以蔚來、吉利、北汽為代表的整車企業;以寧德時代、SK為代表的電池廠商;以國家電網、中國石化為代表的大型央企;以奧動新能源、協鑫能科為代表的第三方服務商。

換電依然屬於新興行業,還仍存在兩個最大痛點。第一,換電的車輛過少、換電頻率過低、換電站盈利難;第二,換電標準不統一,不管是車企還是電池企業,又或者是換電站的建設方,各有各的標準。

不過,在政策鼓勵、資本支援、商業模式改善和技術進步等共同推動下,換電模式迎來“風口”,行業有望進入快速發展期。中信證券研報指出,在“30·60”大背景下,換電成為推動新能源汽車普及的必然形式。基於2025年換電車型佔比達30%的預判,2025年國內換電站將達2。2萬座,運營市場規模有望達2631億元,換電站裝置市場有望達693億元。

聚焦充電樁自主研發,開闢儲能“第二增長曲線”

能鏈智電(NAAS。US)成立於2019年,隸屬於中國領先的能源數字化企業能鏈控股,總部位於浙江安吉,是中國規模最大且增長最快的電動汽車充電服務商之一。2022年6月13日,能鏈智電正式登陸納斯達克,成為中國充電服務第一股,也是2022年在美國上市的第三家中概股。

針對中國充電服務市場極端分散、充電設施利用率低、充電運營商盈利難、充電體驗有待提升、場站運維智慧化程度低等痛點,能鏈智電以行業“聯結器”角色,整合充電樁製造商、運營商、主機廠、企業等產業鏈各方,面向個人和商業使用者提供包括充電網路建設、選址規劃、電樁採購、電力採購、EPC總包、代運營、代運維、增設服務設施等在內的一站式解決方案,其作為第三方服務商價值凸顯。

自2020年3月被納入“新基建”成為七大產業之一以後,充電樁行業就隨之迎來了高光時刻。2019年,充電樁保有量為122萬個,其中公共充電樁52萬個、私人充電樁70萬個,而截至2022年前10個月,充電樁保有量已達470萬個,其中公共充電樁168萬個、私人充電樁302萬個,分別翻了3。2倍和4。3倍。

充電基礎設施規模的提升也帶動了能鏈智電業績的高成長。截至2022年9月30日,能鏈智電的充電解決方案已服務1282家充電樁運營商,並連線超4。5萬個充電站、超43。4萬把充電槍。2022年前三季度,能鏈智電總充電量達到18。92億度,總交易額(GTV)達18。61億元人民幣,分別是2021年同期的2。29倍、2。35倍。

2022年,能鏈智電面向新型電力系統等應用場景,開始向虛擬電廠、光儲充一體化等新興商業模式拓展,參與大電網削峰填谷,實現電力智慧排程,更好地助力交通能源低碳實踐與綠色發展。

從用電側來看,隨著近年來儲能設施、分散式光伏、智慧用電裝置以及新能源汽車及充電站等產品的全面普及,電力使用者的角色從原來單純的消費者變成了“產消者”。能鏈智電聯合戰略合作伙伴快電覆蓋廣大新能源汽車車主,同時配合光儲充一體化建設,在用電側已經構建起完整業務閉環。

根據中金髮布的《充電服務:行業趨勢轉變,新興商業模式崛起》研報,充電行業建樁主力轉變、風光併網增加、峰谷價差拉大的背景下,全包、光儲充、虛擬電廠等新興商業模式將成為未來市場主流。

“虛擬電廠”是實現智慧配電網的重要技術之一,指過先進資訊通訊技術和軟體系統,把分散在電網中的電源、負荷、儲能資源,如光伏/風電設施、戶用儲能、電動車、充電樁、空調等整合起來,合併作為一個特別的電廠參與電網執行。

虛擬電廠可謂使用者端負荷資源進入電網的“必經之路”,能夠很好地協調智慧電網與分散式能源之間的矛盾,既可以作為“正電廠”向電力系統供電,也可以作為“負電廠”消納系統的電力,起到靈活的削峰填谷作用,助力電網系統保持實時平衡,在提升電力資源利用效率、促進清潔能源消納等方面有著重要作用。

從成本角度考量,虛擬電廠不僅能夠節約電廠和電網投資成本,同時具有節能和減碳效益,疊加近年來中國國內不斷髮布虛擬電廠支援政策,虛擬電廠建設將進入黃金期。根據國家電網測算,透過火電廠實現電力系統削峰填谷,滿足5%的峰值負荷需要投資4000億元;而透過虛擬電廠,在建設、運營、激勵等環節投資僅需500億-600億元。

華西證券曾預測,到2025年,虛擬電廠的投資建設市場規模將超過300億元,平均每年投資建設規模達到105億元~200億元;在運營市場規模上,預計虛擬電廠2025年將達968億元,2030年將超過4500億元。

截至目前,已有天津、上海、北京等省市將虛擬電廠建設納入“十四五”時期電力發展規劃或能源發展規劃中,政策主要涉及虛擬電廠需求響應、輔助服務等,支援舉措包括推動虛擬電廠示範專案建設、探索商業模式、鼓勵參與市場交易等。

欣旺達,加碼動力電池,破解新能源汽車快充密碼

晶科科技(601778。SH),專注電站開發、電站服務、能源服務三大業務,涵蓋光伏發電專案投資、開發、運營、電站資產管理和轉讓交易;EPC總包、電站智慧運維和全生命週期託管;光伏+儲能離網服務、光伏+多能的綜合能源服務等。

當前,光伏電站存在電站數量多、管理規模大(GW級以上管理規模已經成為常態,按照平均20MW的場站計算,1GW電站每天將產生25GB的資料);分佈散(電站分佈在不同的省市,相距遠);型別多(包含地面電站、分散式電站、戶用電站等);人才缺口;系統孤島問題等難點痛點。

基於這些痛點,2014年,晶科科技提出了光伏電站數字化建設。目前,晶科科技運維智慧管理平臺管理規模超過了6GW。該平臺包含一個平臺、四個中心,能有效解決光伏電站資料採集接入、智慧監控、資料分析等問題。

如今,晶科科技已在浙江、江蘇、河北、安徽、寧夏、青海等20多個省份建成了光伏電站,已為1000多家電站業主、工商業客戶和園區客戶提供能源管理和能源服務,國內專案儲備容量超28GW。同時,晶科科技積極開拓國際業務,海外業務擁有獨立發電專案容量2。2GW,海外儲備專案超15GW。

除光伏電站業務外,晶科科技還在積極開拓面向工商業客戶的綜合能源服務,數字化、儲能、電動車充電站以及能源交易等解決方案。

在光伏電站、充電站建設方面,晶科科技採用的EPC總包方式是目前主流建設模式之一。EPC涵蓋場站建設的規劃設計、裝置採購、報批報建、安裝施工、執行驗收等全部內容或者多階段內容,最終以“交鑰匙”的形式完成建設目標。業主只需負責整體的、原則的、目標的管理和控制,是一種降低成本的方式。

當前,EPC業務還存在不少難點。首先,上游元件等材料價格居高不下,下游人工成本高,導致專案成本控制難度大;其次,光伏或充電區土地交付協調難度大,影響整個專案工程進度;此外,如果業主的工程進度款不能及時支付,EPC承包方墊資壓力大,相應地又增加了公司的資金成本。為此,EPC角色更多的是由具備極強專案開發能力的企業來擔任,除晶科科技外,陽光電源、隆基、正泰等企業正快速切入這一領域。

隨著市場不斷成熟,使用者接受度的提升,EPC的佔比會不斷上升,優選專業、合格的EPC企業將是保障整個專案收益率的基石。

欣旺達,

芯能科技(603105。SH)成立於2008年,是複合型光伏電站運營商。自持工商業分散式屋頂光伏,並對外提供光伏電站開發、建設、運維“一站式”服務,並積極開拓充電樁、儲能等新業務。

2016年,芯能科技光伏元件生產線建成投產,較大幅度降低電站開發成本,同時持續加大自持分散式電站投資建設。2018年,芯能科技開始向分散式光伏電站的投資與建設轉型,由原來的高風險的生產製造重資產運營,轉向低風險的優質電站資產投資運營。

截至2022H1,公司累計完成太陽能分散式電站裝機容量超1GW,其中自持工商業分散式光伏規模達662MW。光伏建築一體化(BIPV)業務方面,自2017年至今,公司累計已併網28個BIPV專案,裝機規模達35MW。

在充電樁方面,芯能科技尚處於起步階段,但增長勢頭極為迅猛。截至2021年底,公司累計鋪設充電槍177把,充電樁總規模約6。7MW,同比增長822。2%。芯能科技目前積極探索與嘗試建設將太陽能分散式電站與儲能技術、充電樁技術相結合的智慧化充電站,在2018年完成光儲充一體化實驗充電站基礎上,依託現有分散式客戶正在積極穩步推動此項業務。

2022年1月,國家發改委等十部門印發《關於進一步提升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服務保障能力的實施意見》,檔案提出,積極推進試點示範,探索單位和園區內部充電設施開展“光儲充放”一體化試點應用。之後,包括陝西、四川、江蘇、湖北、廣東等在內的多個地方出臺多項“光儲充”支援政策,鼓勵光儲充一體站建設。

資料來源:北極星電力網

光儲充一體化,即“光伏發電+電能儲存+車輛充電”整合一體、互相協調的綠色充電模式,透過配置儲能系統能夠實現削峰填谷,維持電網穩定,再透過充電樁為新能源汽車提供“綠色電能”,有效緩解大規模充電樁用電對局域電網的衝擊。

據東南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教授黃學良預測,203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將達到8300萬輛,等效儲能容量將達50億千瓦時,屆時車輛充電需求將佔社會用電量的6%~7%,最大充電負荷將佔電網負荷的11%~12%,提前佈局光儲充一體化緩解電網負荷顯得尤為重要。

整體來說,光儲充一體化仍處在發展初期,單個充電站的投資回收期約為5~6年。擺在光儲充一體化面前的難題,除了建設成本高、投資回收期長,安全問題也不能忽視。這需要國家、地方政府等上層建築的推動,也需要上下游企業勠力同心,積極參與其中。在解決成本、技術和安全問題後,預計光儲充一體化將會迎來快速發展期。

參考資料:

[1]《分散式光伏業務模式探究》。2022年3月11日。第一財經

[2]《虛擬電廠關鍵技術》。2022年9月11日。能源新趨勢

[3]《新能源車換電專題報告:換電模式經濟性顯現》。2022年11月8日。華寶證券

[4]《前三季度全國光伏新增裝機5260萬千瓦》。2022年11月14日。國家能源局

[5]《車企聚焦800V高壓快充賽道,能否成為主流路線?》。2022年8月19日。新京報

[6]《大儲戶儲兩翼齊飛,全球儲能齊放量》。2022年11月23日。開源證券

[7]《儲能2023年展望》。2022年12月30日。第一財經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