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十六國時期的政權到底是什麼樣的為何會出現兩個不同的政權呢?

大家好,我們的搞笑飛哥裁縫鋪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縱觀中國封建社會史,自秦皇兼併六國後,統一始終是大勢所趨,但是在主流之中也有幾段分裂,一般觀點認為有兩段,一段是西晉之後的東晉十六國,一段是唐之後的五代十國。

東晉十六國時期的政權到底是什麼樣的為何會出現兩個不同的政權呢?

東晉十六國時期,因為司馬晉無能,北方少數民族入侵中原,長江以北幾乎就是少數民族的天下,如果只是少數民族政權也無所謂,百姓關心的是生活穩定。最主要的是連年混戰,今天你當皇帝,明天我也要當,政權像走馬燈一樣換來換去,一百多年時間就換了十幾個朝代,幾十個皇帝。

五代十國時期也是一樣,到處都是九五之尊,人人都稱朕,一個小縣城的縣令也敢稱帝,村長也是王爺。

東晉十六國時期的政權到底是什麼樣的為何會出現兩個不同的政權呢?

這兩次大分裂相對老百姓來說是個災難,但對於整個中華來說,危害性還不算大,有二個原因。一是持續時間都不是很長,東晉十六國不到一百五十年,五代十國不到一百年,相對於某個大一統王朝來說,都不到一半。二是在這兩次大分裂之前,都有著強大的帝國,帝國的強盛給百姓留下美好的印象,自然而然就人心思統。

但是有一次大分裂,持續時間之長,影響之大,遠非這兩次可比,比這兩次更危險,它就是兩宋、遼(金)、西夏時期。宋自960年建國,到1279被蒙古所滅,就沒有統一過全國,中華大地上北方有遼、金,西邊有西夏,南方有大理、南越,整個中華四分五裂達三百多年,時間比前二次大分裂總和還長。

東晉十六國時期的政權到底是什麼樣的為何會出現兩個不同的政權呢?

元世祖忽必烈底下有很多漢臣,這些漢臣在當時和後世的評價都不錯,像元朝的常山王劉秉忠,他本是漢人,祖父卻在金朝為官,父親和秉忠事元,三人都沒因在異族為官感到羞恥,反而覺得理所當然,劉秉忠甚至認為自己是金人,而非宋人。

東晉十六國時期的政權到底是什麼樣的為何會出現兩個不同的政權呢?

大部分遼(金)、宋、西夏百姓都開始認為自己是遼人、金人、宋人,中國人或者漢人的觀念反而越來越淡薄。這是一個很危險的訊號,一旦百姓不認同統一的大中華,而是分裂的小國人,國家要想再統一,就很困難。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可以看下面兩個例子。

南越,自秦將趙佗兼併,設為桂林等三郡以後,大部分時間屬於中央政權,但是宋太宗放棄了交趾。此後,明朝雖然有小段時間收回,但交趾已脫離中原王朝三百多年,百姓只認可南越,不認可中原王朝。明成祖雖然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價,耗費吧大量的人力和財力,在此地常年駐紮大量軍隊,卻也沒能贏得交趾百姓的心,明朝軍隊從交趾退出以後,交趾馬上就獨立,成為明朝的附屬國。

東晉十六國時期的政權到底是什麼樣的為何會出現兩個不同的政權呢?

另一個就是朝鮮,朝鮮自箕子朝鮮開始,到漢武帝時,打敗衛滿朝鮮,建立漢四郡,實現中央的直屬統治;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中央王朝勢弱,少數民族佔領了朝鮮;唐高宗時,唐朝收回朝鮮,建安東都護府。元時,朝鮮也屬於中央朝廷,但是明以後,朝鮮就脫離中央王朝,成為附屬國。

越南還好說,離中原王朝有點遠,朝鮮偏居於一個小的半島,中央王朝如果想佔據他,付出的代價不會很大,但是自唐以後,朝鮮居然沒能設郡縣,有時候真想不通,要是明清一直統治著朝鮮,後世完全不需要付出如此慘重的代價。

東晉十六國時期的政權到底是什麼樣的為何會出現兩個不同的政權呢?

南越和朝鮮都是因為脫離中央王朝太久,老百姓對於中原王朝再也沒有歸屬感,因而從中華大家庭中獨立出去。遼(金)、宋、西夏時期,彼此也是分離幾百年,百姓在土地上已經生活了好幾代,最初二三代可能對中原王朝還有眷戀,但是到了四代、五代以後,百姓認可的就只有遼金宋,效忠的也是遼金宋,如果這種狀態,再持續一段時間,中華大地可能就是另一個歐盟。

這裡,我們得感謝一下元朝,特別是元世祖忽必烈,是他讓分裂幾百年的中華大地,再一次大統一,雖然手段很殘酷,代價也很大,但卻是功在千秋的大業。(注:圖片來源於網路,內容為史路雨絲原創)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