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基金經理能否穿越牛熊?基金經理能否一飛沖天?| 基金週報

基金

經理是一隻基金的靈魂。對於投資者而言,選基金很大程度上就是選基金經理。

資料顯示,在職的2530名公募基金經理中,從業不滿一年的嫩將佔比超過20%;近一半的基金經理從業經驗在三年以下。

而三年對於基金經理、特別是

偏股型基金

經理來說,是一個完整的產業週期,能更加客觀的反映其選股能力和投資風格,對投資者更負責任。

但隨著優秀公募基金經理出走轉奔私募,同時基金管理規模、新發產品不斷創新高,越來越多的新人被委以重任。基金越來越火,這些新人能否穿越牛熊,帶領投資者收穫時間的玫瑰?

90後基金經理引發關注

2530名基金經理中,155人公開了年齡,其中僅有一名90後,是東方紅資管的王佳駿。

王佳駿2017年加入東方紅資管固收團隊,2019年8月開始擔任一隻基金的基金經理,2020年旗下一口氣新增4只。這5只都是偏債

混合型基金

,截至2021年4月1日,她管理著117。71億元的資金規模,不過5只基金的收益排在同類基金的後30%。

此外,另一位更為外界知悉的90後基金經理是

農銀匯理基金

的夢圓。她的個人資料顯示,本科畢業於北京大學,碩士為英國雷丁大學,有6年證券從業經歷,歷任中銀

基金研究

員、農銀匯理基金經理助理,2021年2月24日開始擔任農銀匯理

創新醫療

混合和農銀匯理醫療保健兩隻醫藥基金的基金經理,規模合計50億元。

從履歷來看,夢圓也是經過多年的歷練才走上基金經理這一崗位。不過,3月初A股調整劇烈,眾多抱團基金大跌,這也導致她上任短短10天淨值虧損高達20%,“一虧成名”。當時市場上出現了對於90後基金新人接手管理幾十億資金,是否對投資者負責的爭議。

有業內人士認為,夢圓當時接手兩隻基金不過10天,很難快速完成調倉,產品淨值大幅回撤與前任基金經理關係更大。

其實,當時多位明星基金經理的產品也重新整理了回撤紀錄。張坤管理的易方達藍籌精選混合、劉格菘管理的廣發雙擎升級混合A、劉彥春管理的

景順

長城鼎益混合等產品也紛紛創造了歷史性回撤紀錄。

10年老兵業績更穩健

雖然絕大多數基金經理未公開年齡,但從他們的從業經驗來看,從業一年以下的佔了527位,佔比超過20%;近一半的基金經理從業經驗在3年以下;超過3年的為1379名,剛過半數。從年齡來判斷基金經理的能力並不公平,業績才是硬核指標。

按照能更加客觀反映基金經理管理水平的幾何平均年化收益率進行排行,排名前一百的基金經理收益率基本都超過40%。這100人中僅有睿遠基金的趙楓從業超過3年,年化收益為42。61%,居於這一榜單的第78名。其他99人從業年限均不超過3年,其中超過六成基金經理從業不足兩年。

不過,基金更看重長期收益,不能以此來判斷新鮮血液更優秀。對1379名從業超3年的基金經理進行幾何平均年化收益率排名,結果顯示,收益前100名的基金經理從業年限全部超過10年。

三年基金經理能否穿越牛熊?基金經理能否一飛沖天?| 基金週報

值得注意的是,從業10年以上的基金經理僅有134位,從榜單可以看出,絕大多數保持了穩定的高收益。

收益狀元是

嘉實基金

的王茜,她已經有17年的從業經驗,是固收“老兵”。不過,資料顯示,在基金經理這個職位從業10年以上的“老兵”僅有134位,佔總人數的5%。

某大型

券商

投資顧問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透露,他們在為客戶篩選主動管理型基金時依然優先考慮從業10年以上的基金經理,這些人不論當下的業績如何,起碼一直在行業中,經歷過牛熊週期,更加穩健。對於從業年限短的基金經理,他們需要花更多的功夫去研究甄別。

4年換經理

基金經理是一隻基金的靈魂,目前在職的2530名基金經理,平均從業年限為3。91年。換句話說,投資者手中的基金,差不多4年就會“物是人非”。基金提倡投資者看重長期收益,但基金經理卻換了一個又一個。

某頭部

基金公司

基金經理告訴《華夏時報》記者,基金的理想狀態是業績優秀,基金經理一直不換,但這種情況很難實現。一般業績好的基金,基金經理想獲得更高的收益,很多轉型去了私募;業績差的,基金經理直接被換掉了。

他表示,基金公司對基金經理的考核,一般是兩年。但對偏股型的基金,無論是機構投資人還是散戶,耐心更有限,平均持有時間只有半年。老的基金經理業績不佳,立馬有新人來取代他,行業內迭代太快,是新手普遍的原因。

另一方面,根據中基協官網公佈的資料,2019年和2020年資金管理規模創了新高,兩年共新發2200餘隻基金,是行業大年。

上述基金經理告訴記者,新發的基金增加了,需要更多的基金經理上位。不過,雖然新手多,但職業路徑都是一樣的,都要有至少四五年的前期積累。

已經轉型做私募的基金經理趙媛媛對記者表示,大部分的基金經理是選股型的,賺的是產業週期、而非宏觀週期的錢。考察一個選股型基金經理的選股能力如何,最好是走完三年的產業週期,穿越無數的宏觀週期,才能知道他的選股能力。美國對基金經理的考核週期一般是三年,國內很多優秀的私募基金封鎖期也是三年,背後的邏輯都是一樣的,三年是一個門檻。

對於目前近半的基金經理從業不超過三年,趙媛媛表示,投資者買基金看中的是長期收益,大量基金經理從業時間不長,對市場不是好事,不利於市場的健康發展。

(文章來源:華夏時報)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