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保本不保本,為何客戶一年後卻虧了5萬元?怎麼回事?

銀行理財作為一種比較穩健的理財產品,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安全的,但也並不是沒有風險。事實上,目前大部分的銀行理財都是非保本浮動收益產品,既不會保障本金安全,也不會保障收益。可如果是銀行承諾保本的銀行理財虧了錢,這個虧的錢要怎麼算?

銀行理財保本不保本,為何客戶一年後卻虧了5萬元?怎麼回事?

近日,山東的一位客戶就遇到了這樣的情況。該客戶在2016年花了100萬在某銀行買的一款兩年期的理財產品,銀行承諾保本並且有4。8%的年化收益率。可兩年後產品到期時,該客戶不僅沒從銀行拿到收益,而且還出現了5萬元的本金損失。在與銀行協商無果後,該客戶最終把銀行告上了法庭。最終的結果,是銀行賠償了客戶本金加利息損失的80%,也就是11。7萬左右,另外的20%由客戶自己承擔。

此案中,銀行之所以被判賠客戶大部分的損失,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沒有履行向客戶說明理財產品的風險的義務,另一個原因就是虛假宣傳,把不能保本的產品說成是保本產品。儘管如此,銀行也沒有賠償客戶全部的本金加利息的損失,客戶還是承擔了20%的損失,原因在於客戶也存在沒有充分認識自己的財務狀況、風險承受能力等過錯。所以不要以為銀行承諾保本的產品,虧了錢都是銀行的責任。

銀行理財保本不保本,為何客戶一年後卻虧了5萬元?怎麼回事?

從這個案例中,我們就應該意識到,想要保障自己理財資金的安全,不能僅寄希望於銀行能合規操作上,還需要自己對打算要買的理財產品有充分了解,以免買到不符合自己風險需求的產品。要是等到出了問題再去找銀行的麻煩,就不一定能把損失都要回來了。提前防禦才避免損失的最好方法。目前在銀行能買到的能保本的理財產品都有哪些,怎麼才能不買錯呢?

自從資管新規開始實施以來,銀行的保本理財是越來越少了,因為在資管新規的框架下,是不允許有保本理財存在的。只不過目前還處在過渡期,所以仍然還是有一些保本理財存在。真正的保本理財其實很容易辨認,因為其名稱一般都會有“保本”二字。此外,保本理財的收益率一般也不會很高,按照目前的試產行情,收益率多在4%以下,如果是收益率在6%以上還期待它能保本,那就不太現實了。

銀行理財保本不保本,為何客戶一年後卻虧了5萬元?怎麼回事?

在2020年之後,銀行的保本理財基本上就不存在了,不過有一種是例外,那便是結構性存款。結構性存款雖然被稱為存款,但它其實更像銀行理財,而結構性存款也是能保本的,或許是因為披著“存款”的外衣,所以結構性存款並沒有受到資管新規的影響,在2020過渡期結束後還是可以繼續存在。

而凡是結構性存款,在名稱上都會有“結構性存款”的字樣,所以只要看清楚就不會買錯。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把結構性存款和結構性理財給混淆了,結構性理財雖然名稱裡有“結構”的字樣,但並不能像結構性存款一樣能保本。

只要注意以上幾點,在銀行買保本型理財基本就不會買錯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