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清代大臣, 為何有人自稱“臣”, 有人自稱“奴才”

在清代,大多是滿臣才稱奴才,主要是因為“滿洲舊俗”。康熙帝第四子雍正帝做了皇帝之後,不久便下旨禁止八旗大臣奏事時自稱奴才。就連當時的記事者都覺得,八旗大臣自稱奴才是很久以來的習慣。

同樣是清代大臣, 為何有人自稱“臣”, 有人自稱“奴才”

?關於“臣”、“奴才”的稱呼,清史學家家是怎麼看的呢?

同樣是清代大臣, 為何有人自稱“臣”, 有人自稱“奴才”

他們認為,“奴才”一詞直接體現了君臣關係,最早可以追溯到康熙在位時期,最先用“奴才”的是與康熙的愛臣和關係緊密的滿族近侍。

同樣是清代大臣, 為何有人自稱“臣”, 有人自稱“奴才”

?在皇太極時期,“臣”這樣的稱呼才逐漸成為規矩。剛剛也說了,奴才一詞有著非常明顯的等級關係,而且奴才比臣低賤許多。

同樣是清代大臣, 為何有人自稱“臣”, 有人自稱“奴才”

正因如此,雍正就覺得“奴才”一詞非常不合體,便下令禁止使用。乾隆在位期間,是自稱“奴才”、還是“臣”都有詳細的規矩。同出身旗人,也不一樣。

同樣是清代大臣, 為何有人自稱“臣”, 有人自稱“奴才”

據稱,張廣泗想讓兒子“暫留任所”,便寫了摺子遞了上去。其中有這麼一句:準臣長子奴才張極暫留任所。

同樣是清代大臣, 為何有人自稱“臣”, 有人自稱“奴才”

乾隆看後,便覺得請示公事的時候才應用臣。而張廣泗是漢軍,他為兒子請奏,本來就是為了一己之私,應該用“奴才”自稱。自稱為臣,稱兒子為奴才,著實不妥。

同樣是清代大臣, 為何有人自稱“臣”, 有人自稱“奴才”

這兩種稱呼也會同時出現在奏摺裡,那就是滿漢大臣聯名會奏。通常情況下,為了表述通常,乾隆會要求大家統一一下,靈活一些。這時乾隆就會說這稱呼並不是顯示親疏的。

同樣是清代大臣, 為何有人自稱“臣”, 有人自稱“奴才”

乾隆話是這麼說,當漢臣的奏摺裡出現自稱奴才的情況時,乾隆還是讓改正。乾隆區分滿漢的小心思還是暴露了那麼一點點。

同樣是清代大臣, 為何有人自稱“臣”, 有人自稱“奴才”

隨著時間的流逝,皇帝的統治不比從前,奏摺裡的稱呼也慢慢的亂了。在光緒二十八年的時候,江蘇巡撫恩壽在奏摺裡總是以“臣”自稱,內廷覺得這非常不妥,還傳旨申飭。

同樣是清代大臣, 為何有人自稱“臣”, 有人自稱“奴才”

當清朝的統治在大風中搖搖欲墜時,為了使滿漢融合,宗室人員提出廢除奴才的稱呼。最終清朝下諭一律稱臣。這個“自稱奴才”的制度終於被廢除,不過,一直到清朝覆滅,不少滿臣依舊在自稱“奴才”,是習慣難改,還是甘為奴才?

(歡迎關注——阿密特考古)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