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殺功臣時, 並不會亂殺, 但有一種人卻是必死無疑

自古以來,在歷朝歷代,但凡那些功高震主的將軍,幾乎沒有一個晚年能得以善終,大多數都不是死在戰場上,而且被自己的皇帝親自賜死,尤其是到了改朝換代的,大多數開國功臣幾乎晚年都逃不過一死。

雖然一個王朝在建立的過程中,少不了很多開國功臣的血與汗水,但是一旦到了天下安定,大多數開國皇帝對於這些功臣都會起殺心,這是為何呢?其實原因很簡單。

古代皇帝殺功臣時, 並不會亂殺, 但有一種人卻是必死無疑

但是古代皇帝殺功臣時,並不會亂殺,但有一種人卻是必死無疑,皇帝之所以要殺功臣,無疑是功臣威脅到他的皇位,例如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劉邦在還沒打下天下之前,就對自己八位將軍說:“如果大家能夠輔佐我登基,日後我也會封你們八人為異姓王”。

雖然那個時候的劉邦還沒登基,說出來只不過是空頭支票而已,然而誰也沒想到,身為一個小混混的劉邦,日後竟然也能成為漢朝的開國皇帝,因此劉邦無奈之下,只好履行昔日自己的承諾。

古代皇帝殺功臣時, 並不會亂殺, 但有一種人卻是必死無疑

但是此時的劉邦對於八位異姓王卻是起了殺心,因為他們不僅功高震主,而且還手握重兵,如果日後劉邦死去,這些異姓王要是起了某些大逆不道的心思,那自己打下的天下,豈不是要拱手讓人。

此時的劉邦想到這裡,於是決定下令除去這八位異姓王,也正是因為這個舉動,導致漢朝前期的軍事實力比較弱,因此才會面對匈奴的入侵,次次做出妥協,大多數開國功臣之所以會被殺,很多時候皇帝之所以殺他們,並不是因為忠心問題,

而是因為大多數開國功臣都手握兵權,因此為了穩固自己的統治,才會選擇對他們痛下殺手。

古代皇帝殺功臣時, 並不會亂殺, 但有一種人卻是必死無疑

其次開國功臣之所以晚年不得善終,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結黨謀私,例如明朝洪武年間,在當時出現了兩個震驚天下的大案,分別是“藍玉案”和“胡惟庸案”,據說當時由於這兩起案件,牽連了數萬人,一夜之間整個京城血流成河。

然而朱元璋對外稱:“誅殺他們是因為這些人殘害百姓和貪汙受賄”,然而這些原因其實並不致命,在明朝建立後不久,大多數開國功臣或多或少都存在貪汙現象,就連朱元璋自己的兒子也存在著害群之馬,雖然朱元璋心裡也十分清楚,但是卻睜著眼閉著眼,所以朱元璋對外宣稱的兩個原因,根本就是無稽之談,之所以朱元璋大開殺戒,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結黨謀私。

古代皇帝殺功臣時, 並不會亂殺, 但有一種人卻是必死無疑

據明史記載,朱元璋在開國之後,也開始大力整頓朝堂上的風氣,然而由於大多數開國功臣都是淮西人士,因此導致出現了一個問題,比如今天朱元璋想要收拾一個功臣,但是由於此人是淮西人士,在加上朝廷上大部分高功臣都是淮西人士,因此他們就會抱成一團,集體向朱元璋求情。

朱元璋看到這種情況後,也是無可奈何,因此久而久之,朱元璋不僅對這些開國功臣非常警惕,也十分擔心他們有朝一日聯合起來,把自己架空,使得自己成為了傀儡皇帝,畢竟明朝初期,大多數功臣手裡都握有兵權,因此朱元璋才會選擇大開殺戒。

古代皇帝殺功臣時, 並不會亂殺, 但有一種人卻是必死無疑

但是歸根到底,還是因為兵權問題,無論在歷朝歷代,開國功臣都分為兩種,第一種文臣,另一種是武將,然而幾乎很少聽到文臣被誅殺,大多數被誅殺的開國功臣都是武將,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武將手裡都有兵權,容易對皇權造成威脅,此為了以防萬一,皇帝才會對這些開國功臣趕盡殺絕。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