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垃圾堆裡撿到“廢紙”,放在X光下後,專家拍賣1000萬起!

唐太宗曾評價王羲之道:“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餘區區之類,何足論哉!”東晉書聖,善於書法,隸草楷行,無一不通。其之真跡,鮮有流傳,傳世之作,多為摹本,價值不菲,異常珍貴。今有藏品,險被丟棄,幸得賞識。

王羲之作為歷史上最知名的書法家,他精通多種書法技藝,可以說他書法已經達到出神入化的地步。但可惜的是,其真跡存世並不多,能夠完好儲存至今的更少。據說唐太宗李世民對王羲之的作品特別痴迷,曾命令部下在全國範圍內尋找王羲之的《蘭亭集序》真跡,並在死後陪葬入昭陵。

上海垃圾堆裡撿到“廢紙”,放在X光下後,專家拍賣1000萬起!

直到唐朝末年,耀州節度使溫韜將唐陵盜遍,昭陵也未能倖免,《蘭亭集序》真跡就此下落不明。如今,珍藏於國家博物館的《蘭亭集序》也只不過是後人摹本,像歐陽詢、褚遂良、虞世南等歷史名人都曾臨摹過此書法作品。

不過,除卻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外,王羲之還有其他書法作品流傳下來,便是草書作品《上虞帖》。但最開始因為無人賞識,這帖作品被當作廢紙丟棄在垃圾堆中,一次偶然的機會下才被專家注意到,那麼在《上虞帖》的背後又有怎樣的故事呢?

上海垃圾堆裡撿到“廢紙”,放在X光下後,專家拍賣1000萬起!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一場聲勢浩大的運動席捲全國,一些人慘被抄家。在這個過程中,難免會有文物失落。上海地區特意成立了一個文物保護小組,專門保護那些因抄家而被“丟棄”的文物,其中有一位叫做萬育仁的專家,他主要負責書畫類文物。

一天,萬育仁來到某處文物倉庫,那裡專門用於存放搜繳的文物。由於倉庫內文物的種類過多,整個屋子顯得非常雜亂,就像堆放著滿屋垃圾一般。而萬育仁此行的目的正是在“垃圾”中淘寶。穿梭在堆積的各類文物中,萬育仁注意到在竹筐中有一幅發黃的字畫。

上海垃圾堆裡撿到“廢紙”,放在X光下後,專家拍賣1000萬起!

他拿到手中緩緩展開,發現是一幅草書字帖,總字數雖然不多,但其署名、印章等卻格外矚目,萬育仁逐漸意識到這幅字帖來歷不凡。他心中慢慢生出一個大膽的想法,此字帖的作者是王羲之,但他現在還不敢完全確認,只能先將其帶回博物館。

萬育仁將《上虞帖》帶回工作地點後,開始詳細的鑑定,整幅字帖看起來並不算大,長和寬僅有二十多釐米,內容則有七行共五十八個字。據說,這幅字帖的創作來源非常有趣,當時王羲之原本與好友相約,但因為晚上突然腹痛,無法準時赴約,只能寫信請假,並且還在信中提及其他親人的近況等等。

上海垃圾堆裡撿到“廢紙”,放在X光下後,專家拍賣1000萬起!

簡而言之,這幅字帖更像是王羲之所寫的一封“請假條”。萬育仁查閱史料古籍,發現在史書中確實有提及《上虞帖》,但對它的記載同樣侷限於唐宋之前,之後便下落不明,沒想到竟然會被他找到。

可是王羲之的名氣過大,歷史上臨摹他作品的人非常多,即便在此帖上可以看到代表宋徽宗的印章——“政和”與“宣和”,但依舊不能確定此字帖為王羲之真跡。當時上海博物館的一些專家都不看好這幅字帖,認為其是贗品,《上虞帖》就此暫時被束之高閣。

上海垃圾堆裡撿到“廢紙”,放在X光下後,專家拍賣1000萬起!

直到1975年,國內著名的書畫大師來得到上海博物館,他注意到被擱置的《上虞帖》,認為其具有一定研究意義,便帶回實驗室準備在利用高科技儀器檢測,《上虞帖》在X光的照射下顯示出兩個肉眼看不出的印章,分別是“內合同印”和“集賢院御書印”。這兩枚印章出自五代時期的南唐,說明此字帖確實為後人摹本。

不過,贗品與“贗品”之間還是存在一定差距的,古人臨摹的仿本同樣是古物,並且南唐距今也有一千多年前,這幅字帖能夠完好儲存至今天已非常不容易,相關專家表示,此前王羲之的《平安帖》曾拍出上億元,單字價值數百萬元,如果拍賣此作品起價至少一千萬元。試想如果為王羲之真跡,《上虞帖》的價值應該可以翻幾倍。

上海垃圾堆裡撿到“廢紙”,放在X光下後,專家拍賣1000萬起!

如今,這幅《上虞帖》摹本被收藏在上海博物館,併成為該館的鎮館之寶。回顧其被發現的整個歷程,我們應該慶幸有萬育仁這樣的專家,才沒有導致《上虞帖》丟失。如果它被一個不懂欣賞的人得到,那麼後世將再無機會領略王羲之《上虞帖》的風采,萬育仁專家的事蹟與精神值得後世學習。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