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國將領路過此地,說看地上有沒金子,沒有就殺光這裡的人!

明朝時期,中國的封建主義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皇權的權威也絕對不容挑戰。除此之外,明朝打擊敵人也絕對不手軟,經常會有一些流血事件發生,比如說懷慶府血案,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這也是最大的一樁血案。

說到這樁血案,就不得不說到一個人,他的名字叫做常遇春。他少年時期比較貧苦,是安徽人,因為是老鄉的緣故,所以在他15歲的時候就追隨了朱元璋。由於他作戰勇猛,屢立奇功,所以很得賞識,可以說任何朝代的名將裡面,也沒多少人能比得過他。在他一生中,幾乎無敗仗,所以他也成了開國將領,並被委以重任。

一開國將領路過此地,說看地上有沒金子,沒有就殺光這裡的人!

不過這樣一位將領卻很早就死了,有人認為他是被朱元璋害死的,不過這種觀點難以令人信服。因為他是個粗人,也很忠心,不會玩文人的那套,完全是一根筋,構不成威脅,所以他是不會被人害死的。另一種說法是說他嗜殺成性,罪孽太重了,按照佛家的觀點,這就叫因果報應,所以他才會英年早逝。

常遇春每攻下一個地方,便大開殺戒,採取屠城的方法,城裡哀鴻遍野,人為地製造了數不盡的冤魂。

話說元朝末年,民不聊生,所以當有人起義反元的時候,是很得人民支援的,所以明軍在與元朝打仗的時候,百姓是普遍歡迎的。

一開國將領路過此地,說看地上有沒金子,沒有就殺光這裡的人!

當明朝軍隊到達懷慶府的時候,當地的百姓還特地寫了一些歡迎的標語表示對明軍的支援。常遇春見此,自然也會喜笑顏開了。

但百姓雖然歡迎明軍,可是現在還是元朝的統治,他們還是比較膽小的,內心也是怕怕的,歡迎明軍也不能做的這麼明顯,怎麼辦呢?

元軍來了,自然不能讓他們看到歡迎明軍的標語,所以百姓就把牌翻了過來,但還不夠,還要加點什麼才好,於是,秀才又在牌子的背面寫了表示歡迎元軍的標語。

為圖方便,百姓也沒有另找牌子,就用現成的牌子,如果元軍來了,就把牌子翻到歡迎元軍的那一面,就這樣反反覆覆地使用,不見會有什麼差錯。

一開國將領路過此地,說看地上有沒金子,沒有就殺光這裡的人!

既然如此,為何還會出現屠城呢?原來當地有戶人家十分小氣,只用了紙糊的牌子,連木板的牌子也捨不得做,紙糊的不結實,一有風就會來回翻轉,有一次常遇春路過的時候,剛好颳起了風。

他得意地騎馬向前走,路過這家農戶家庭,只見門窗緊閉,只有一個牌子隨風飄蕩,一會是歡迎明軍了一會是歡迎元軍……他不識字,不在意,還以為兩面都是歡迎他。壞就壞在師爺識字,他把這個情況報告給了常遇春。

常遇春大怒,說:“屠之”!結果就發生了常遇春滅門的慘劇。

一開國將領路過此地,說看地上有沒金子,沒有就殺光這裡的人!

這一下,他徹底怒了,想不到百姓竟然還玩這種套路,這明顯表示百姓還是支援元軍的,你們居然敢這樣欺騙?於是他下令血洗懷慶府,並命令一把火燒了懷慶府。很快,這裡變成了一片火海,而我們的常將軍卻頭也不回地揚長而去。

在走地時候,他還下令將金元寶扔在地上,第二天再看看數量有沒有減少,如果減少了證明還有人,那就接著再殺。此時地懷慶府已成了人間煉獄。

一開國將領路過此地,說看地上有沒金子,沒有就殺光這裡的人!

由於屠城,所以到了明朝建立地時候,這裡還是一片荒涼,朱元璋曾下令其他省地人遷移到此以補充人口,部分地山西和陝西人就曾遷徙到此地。但很多百姓聽說過這裡曾屠城,不願去那裡居住,覺得害怕,所以明朝煞費苦心地改了地名,據說焦作便由此而來。

常遇春到底殺了多少人,估計沒人說的明白。他為人比較殘暴,但也是個干將,他從來都將生死置之度外。他的最終結局是暴斃,或許是因為殺人地事做得太多了吧,一切都在冥冥之中註定了吧。

常遇春後來常常從夢中驚醒,夢見百姓跟他索命,他嘆息道:“難道一切都是報應?”

不過他很勇敢,征戰二十多年一直是前鋒,從不怯懦,勇往直前。

人性的複雜超出善良人們的想象,當一個人有一個大優點,那麼他的缺陷一定也不小,當一個極度向陽的人,看起來陽光開朗,其實他的陰暗面也不會少。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