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開國功臣,徐達與韓信之死有何不同

知識要靠聚集才有力量,小編不才,卻願與諸位分享,咱們評論區見

炎炎夏日,只為等到你,大家好,[名字]這廂有禮了

韓信、徐達這兩個人的名字大家都很熟悉,一個是漢朝開國功臣,一個是明朝開國功臣。他二人雖處於不同的時代,但是命運極其的相似。

都是開國功臣,徐達與韓信之死有何不同

韓信早年家貧,雖飽讀詩書卻無伯樂之遇。一直窮困潦倒,曾有胯下之辱的故事。當年他在乞食途中,路遇傲嬌的街坊,或許是為了找樂子,於是折辱韓信。堂堂七尺男兒能夠受這樣的苦難,他的忍耐力是有多強,事實證明他成功了。先是投奔了項羽大軍,只不過項羽一介武夫無識人之才,韓信只好取道漢中,恰巧遇見蕭何舉薦,官拜大將軍。韓信有著超強的軍事領導能力,在他的輔佐下漢軍大敗楚軍,並於垓下逼得項羽自刎烏江。

韓信憑藉著自身的才華,終究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只不過他這人功高震主,在楚漢之爭時就早已顯露出對高祖的不滿,對劉邦的皇權形成了直接的威脅。自然是逃不了悲劇。漢朝建立後解除兵權,徙為楚王。被人告發謀反,貶為淮陰侯。呂后與相國蕭何合謀, 將其騙入長樂宮中,斬於鍾室,夷其三族。

都是開國功臣,徐達與韓信之死有何不同

徐達出身於農家,年少同樣貧苦,自幼習武,練得一身好武藝。他不甘於平凡,想著有一日能實現抱負,與韓信不同的是,韓信是孤身一人闖蕩江湖,而徐達並不孤獨,他與朱元璋從小就是好友。

徐達自願參加了朱元璋領導的起義軍,在行軍中被委以重任,他一路上披荊斬棘,為大明立下汗馬功勞。他不僅僅有勇有謀,而且做人謹慎,他不像韓信那般鋒芒畢露,為官多年,慎言慎行。作為大明開國的軍事統帥,本擁有重兵軍權,本可以自立為王,但徐達這一生很清楚的知道自己在這個亂世所扮演的角色,他是絕不會越權的。

都是開國功臣,徐達與韓信之死有何不同

據說他後來是得了背瘡,而背瘡在當時是無藥可治的。有人說朱元璋在建國誅殺功臣時,賜了他一瓶酒,而這瓶酒會加劇背瘡的感染。這事並不可靠。根據史料記載,朱元璋並沒有賜他酒。徐達只不過是因病亡,毫不誇張的說,大明的天下,徐達是有一大半的。再來看看淮陰侯韓信,他同樣的功勳卓著,卻死在了權謀鬥爭當中。歷朝歷代大多數都逃不過狡兔死、走狗烹的結局。

從某種層面上也可以理解,這些所謂的開國功臣有些居功自傲,他們總認為江山是憑藉他們打下來的,皇帝多少也要給他們幾分薄面。有的在地方作威作福,有的在朝堂上毫不給皇帝臺階,有的在一方擁兵自重。他們會讓皇權顯得不那麼威嚴。任何一個君王都是無法忍受的,皇權至上,絕對權力是皇帝的特權,不容任何人侵犯。

都是開國功臣,徐達與韓信之死有何不同

韓信雖然能屈能伸,但是矜才自傲;雖然善於謀劃佈陣卻無政治謀略,韓信不識時變;雄武有餘卻居功自傲;拙於交際、盲目自信卻不善保身。然而韓信卻做了這件不該做的事,他挑釁漢高祖劉邦皇權,最終導致滅亡。徐達與他截然不同,受到了朱元璋的敬重。徐達能夠審時度勢,他並不會剛愎自用;擅長在官場混跡,徐達深諳朝堂之道,能進能退。深處於高廟之上且能泰然自如,這也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難怪大明初時,也就只有他一人善始善終。或許兩人的性格是導致他們人生最大不同的最根本原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