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武靈王(三)|一失足成千古恨——趙國失去一統天下的良機!

如果說,趙武靈王在國家之間斡旋與軍事改革方面的取得的成功使得趙國踏入強國行列,那麼他在處理內部的繼承人上面的太過理想的,甚至在那個年代被稱之為怪異荒誕的做法,則使得趙國失去了繼續走向強大的最好時機。

趙武靈王(三)|一失足成千古恨——趙國失去一統天下的良機!

趙武靈王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廢長立幼,當然,這本身沒有什麼問題,畢竟在那個時代,諸侯立賢的也不在少數。但問題是趙武靈王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可能是他疼愛的惠後吳娃去世了,他心懷舊情,也可能是吳娃對趙武靈王最後的請求。不管什麼原因,他立了他的小兒子為太子,而將與他征戰的太子章廢除了。

如果事情只是這般,也沒有什麼問題。畢竟一個太子而已,但是錯就錯在,趙武靈王居然在幾年後立趙何為趙王,要知道,此時,趙武靈王還在壯年。興許,他認為兒子打理國內,他則全力管理北方新得到的土地,並且找時機攻擊秦國。小劉認為,一開始他之所以封太子為趙王,是認為他年紀小,所以需要為他樹立威信。另外,正是因為趙惠王年紀小,不過十歲左右,所以他很放心將趙王留在後方,而他則是全力在北方謀劃。他的計劃可以說成功了,在這段時間,他穩定北方,親入秦國,收服婁煩,並且滅了中山國。

趙武靈王(三)|一失足成千古恨——趙國失去一統天下的良機!

但是,他低估了人性,小瞧了官場。當他立公子何為趙王之時,就已經註定,他的權力會損失一部分,但他沒有想到以新趙王為中心的領導集體很快的形成,也許趙王的能力還不足,但是圍繞在他身邊的勢力已經能夠和他分庭抗禮。尤其是以趙成為首的宗室力量,曾經他們反對趙武靈王進行改革,害怕失去權力,如今以輔佐新王為名重新保證他們的權柄。而且他們對於趙武靈王的不斷擴張的政策是不滿意的,成為了趙武靈王繼續擴張的阻力。

趙武靈王也感受到了這種掣肘,所以他封了公子商為代地的安陽君,並派了田不禮輔佐他。並且次年就想要將他的大兒子封為代王,他就是想要打破以趙惠文王為首的保守派,繼續實行他的擴張政策。但是,他說的話顯然已經不被趙惠文王和他的臣子所接受了。他們的矛盾也由暗地轉為明面。

於是他的兩個兒子就上演了權力爭奪,並以趙惠文王的勝利而告終。趙武靈王也被那些害怕趙武靈王秋後算賬的人圍困起來長達三個月,最後死去。

趙武靈王(三)|一失足成千古恨——趙國失去一統天下的良機!

他死了,死在了為趙國圖強的路上。他的死去,與他的壯年就立王有很大的關係。他太迫切了,任何事情都想要親力親為,尤其是在開疆拓土方面。他的兩個兒子,現在看來,都是不凡,大兒子像趙武靈王,樂於征戰;二兒子則善於治國。倘若他居中,坐鎮邯鄲,而令兩個兒子一起治理國家,哪怕是讓他們相爭,那麼他們也只會表現自己,爭取趙王這個王位,從而服從他的擴張方略。這一方面,後世的唐朝開國皇帝李淵就做得很好,最起碼,他統一了全國,至於後來的事情,也非他所願。

但是歷史沒有如果,正是因為他的率性而為,過早的退位,使得趙國出現了內亂,從而失去了合併諸侯,一統天下的良機。但他也沒有白白死去,他的死讓後世歷朝皇帝都時刻保持警醒,不輕易當太上皇。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