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投資和儲蓄不相等,那麼收入是否會有增加或減少的變化?

如果投資和儲蓄不相等,那麼收入是否會有增加或減少的變化?要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從總供需曲線來加以分析。眾所周知,總供給曲線和總需求曲線的這種描述與假二分法是一體的。如果利息率是不變的,且沒有實際餘額效應,那麼貨幣需求就簡單的是數量理論。

從之前文章我們可以知道,數量理論與瓦爾拉斯法則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種理論上的不相容性,關於貨幣過度需求的兩個矛盾的等式。

關於總需求與總供給的新興古典理論是簡單的。除充分就業(在充分就業均衡中所有的過度需求都是零,因此矛盾不會產生)狀態外,它在理論上也是無效的。

如果投資和儲蓄不相等,那麼收入是否會有增加或減少的變化?

雖然商品市場沒有明確體現在這個公式中,但是應該很清楚它必須處於均衡狀態中。如果投資和儲蓄不相等,那麼收入必須增加或減少。如果收入增加或減少,那麼利息率必須改變,不僅要使儲蓄和投資相等,還必須要維持貨幣市場處於均衡中(當然,後者僅僅是在貨幣需求具有利率彈性的條件下)。但是利息率的變化會導致

y(d)

獨立於

p

的改變。這樣一來,表示式(13。1)只是與

IS-LM

均衡是一致的。

如果人們把總需求定義為

y(d)=M*

/

vp

,則

IS-LM

均衡意味著一種內在的矛盾。回想一下,關係式

M*

vpy(d)

假定商品市場均衡(只是指IS曲線上的點)和一個不變的利息率。但是如果利息率是不變的,那麼實際總需求水平

y(d)

,就是唯一確定的。由於

v

M*

被假設為不變的,

p

就根本不能改變了——

總需求曲線(與總供給曲線一樣)只有一個點。所需要的產出在等式

y(d)=M*

y(d)=M*

/

vp

由於它所引起的深入思考,這種矛盾值得詳細闡述。設假定為不變的利息率為

vp

,隱含的實際支出水平為

中就不是價格的函式。

。前者意味著後者(忽略勞動力市場非均衡),考慮

r*

/

y(d)*

函式的水平軸。對所有的

y(d)=M*

<

vp

,投資超過儲蓄;而對所有的

y(d)

>

y(d)*

,儲蓄超過投資。

如果投資和儲蓄不相等,那麼收入是否會有增加或減少的變化?

對這兩個不等式來說,實際總支出不能被看成

y(d)

的一個函式。如果

y(d)*

>

p

,那麼,作為收入/產出擴大並誘發進一步的消費的一個後果,總支出會趨於提高(若

i

<

s

,則情形正好相反)。在貨幣供給既定的條件下,這種情形將會與一個較低的

i

(若

s

<

p

,則p較高)聯絡在一起,但較低的

i

s

提高的結果,而不是其原因。

p

y(d)

如果把收入解釋成某一個貨幣變數的函式的話,那它就是名義工資

如果實際支出是變化的,那麼就應該有沿著投資線的移動,這一邏輯步驟不能迴避,即使在新興古典模型中。沿著投資線的移動要求利息率有變化。如果利息率變化,

W

W

就是總需求的一種邏輯上矛盾的表現。

的一個函式。這裡基本的(也是最初的)錯誤是把根據模型本身的邏輯來看必須是變化的量假設為不變的量。

在這樣一個公式中,儲蓄和投資將透過一個唯一的利息率而總是相等的,而且這個利息率將不會對貨幣需求產生影響。

不過,這根本不是一個解決辦法,因為在前凱恩斯主義模型中,在一方面產出/收入的確定與另一方面儲蓄和投資的確定之間的嚴格的二分法,只有在充分就業的情況下才成立。新興古典的總需求曲線試圖經過那些產出/收入小於其充分就業點。

如果投資和儲蓄不相等,那麼收入是否會有增加或減少的變化?

如果對所有這樣的產出/收入的值來說,儲蓄和投資的水平是相等的、不變的,那麼就意味著一種荒謬的結果,即在收入很低的水平上,投資必須超過收入。

M*

這樣一來,要麼新興古典的總需求曲線是微不足道的(縮減到只是充分就業的產出/收入的這一個點上),要麼它在邏輯上說不通。

要擺脫這種內在的矛盾很簡單:如果利息被允許變化,那麼我們可以得出:

vpy(d)

新興古典學說推測,透過迴歸《通論》之前的模型可以避免這種矛盾。和投資都不是收入的函式和貨幣需求只由收入決定,矛盾看起來就會消失了。

,如此一來,商品和貨幣市場都處於均衡中。不過,把貨幣需求處理為無利率彈性的或者忽略財富效應的做法隨之都不再是有效的。正如我們即將看到的,這種進展把我們帶入了具有非中性可能性的更為複雜的模型中。

因為情況將會表現為,利息率使得儲蓄和投資相等時,消費不得不為負值。

總之,新興古典學說所做的一切是要試圖復活數量理論的一種版本,這種版本甚至那些被凱恩斯稱為“古典”學派的人都會駁斥其為無效。充其量,

y(d)=y*

p)

只在充分就業時成立,並且由於從瓦爾拉斯法則中產生的矛盾,除了所有的市場處於均衡的時候之外,它都是失效的。總需求的新興古典理論已經證明的是實際支出不能被寫成

其結果給新興古典通貨膨脹理論造成嚴重的破壞,因為簡單化和中性處於其學說的核心位置。

/

M*

,從而提供了一個有用的啟發式練習。貨幣支出

vpy

甚至在抽象模型中也不是不變的(它的關於價格的彈性不可能為1)。

y(d)=M*

這是一個新古典理論的範疇,我們之前很少強調它,只是把分析限制在邏輯的問題上。不過,在這一點上,對實際發生的事情的影射變得相關了。正如第九章所顯示的,新興古典經濟學非常強調它對觀察到的事件的相關性。

但是,總供給與總需求曲線給人們留下了太少的可以真正用來說明宏觀經濟事件的變數。如果這是區域性均衡的分析,那麼這個模型就不會太限制人們的思維。例如,在研究單一商品下的供給與需求曲線時,人們保持某些事物為不變的(貨幣收入、其他商品的價格等)。這種假設其他條件均同的處理方法只是一種近似,而不能斷言其他事物就是事實上不變的。

如果投資和儲蓄不相等,那麼收入是否會有增加或減少的變化?

vp

。中的分析沒有保持其他變數不變,以便能夠在後一點上考察這些變數。

這是假定它們是變化的以便它們總是處於均衡中。這是把它們的均衡值看成它們自然狀態的一小步,進而好像實際經濟中的總需求與總供給只是(或至少主要是)價格水平的一個函式。

py(d)

——即現實經濟中的“實際”變數是處於連續的充分就業均衡中。為了使後續的分析不壓迫式地限制思考,人們必須記住,總需求和總供給是新古典模型中的很多變數的函式,把它們看成只隨價格水平而變化的抽象模型是理論上的簡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