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到年度“寶藏基” 年底應該止盈嗎?

2021年僅剩一個月,雖然相對於去年今年

基金

賺錢的難度加大了,但還是有不少基民選到了“寶藏基”,年底也是賺的盆滿缽滿,那年前到底要不要止盈這些基金呢?

止盈是基金投資中重要的一步,但做出止盈決策前,我們不妨先問自己如下兩個問題:

1、

你是基於什麼止盈

基於什麼止盈大體可以分為兩類,一是基於自己對未來市場漲跌的判斷而選擇止盈;二是基於投資目標的實現而止盈。

基於對未來市場漲跌判斷的止盈:

這種止盈方式更為主觀,需要有更多的市場以及行業的專業基礎。但無論是專業投資者還是普通投資者,都很難準確判斷市場未來漲跌。因為股價不僅取決於上市公司的經營情況,還取決於“市場先生”的情緒。

但市場先生還有一個可愛的特徵,他從不介意無人理會。如果今天他的報價不能引起你的興趣,那麼明天他會再來一個新的,交易嚴格按照你的選擇。在這些情況下,他的行為越狂躁抑鬱,對你越有利。

基於目標的止盈:

基於投資目標止盈肯定是可行的,難點在於投資目標的設定。基於目標收益率的止盈,該如何制定目標收益呢?

止盈目標不宜過低

在設定止盈目標的時候,不是非常建議大家設定如5%、8%等這類較低的目標——雖然感覺“很爽”,但是長久來看不一定合算。

如果你一個月只

定投

500元、1000元,資金量偏小,那麼可以適當設定高一點的止盈點,比如20%;如果你一個月定投1萬元以上,資金量較大,止盈點可以稍微調低一些。

行業基金止盈點可設更高

行業基金、主題基金波動較大,某一時期可能會大漲大落,這種情況下就可以設定更高的止盈點,如25%、30%。

今年的“寶藏基”多半是出自新能源行業,而新能源正處於高速發展時期,此類基金的止盈目標就可以定的高一些,小賺就跑很容易錯過大行情。

2、

贖回後是否有更好的投資產品可以無縫銜接?

如果你已經找到了更好的投資機會,而且無論收益、風險還是流動性,都優於當前的基金投資,那後面的問題也不用考慮了,賣!

如果你並沒有找到更好的投資品承接,或者自己也不知道贖回來的錢打算投點兒什麼,又或是還打算繼續投資基金,甚至還想玩兒“高拋低吸”,那麼這種情況下,建議你還是別衝動贖回。

首先,跌不跌不一定如你所想,不一定有抄底的機會。

現在,我們可能正處在跨年行情之中,而普漲行情能持續多久、漲幅有多大,是很難預測的。

其次,

基金經理

主動管理的能力,一定不能忽視。

大家的“抄底”想法,是針對市場整體來說的,但忽視了優秀基金經理主動管理的力量,而我們買主動基金不正是看中了基金經理和

基金公司

的能力嘛。即使市場不漲或者下跌,優秀的基金產品逆勢上漲的可能性並不小。

再者,贖回之後什麼時候加回來,是個大的問題。

大多數朋友在贖回之前想的是,先贖回,等大盤和基金都跌了以後我再買回來。就算大盤和基金都如您所想,確實跌了,那麼選在跌多少的時候買回來恐怕又是難題。

 贖回容易,再買回去可能就難了!很有可能加在了淨值更高更貴的位置上,回頭看會發現還不如不賣。

  但基金收益只有落袋為安才是真實的收益,那麼有哪些情況是確實可以考慮贖回基金的呢?

情況1:

急需用錢?可以

止盈

有一種情況是過年臨時急需資金進行採購或者週轉等活動。如果實在著急等錢用,自然可以選擇贖回基金。

但我們還是要再囉嗦一句,

短期內要用的資金請千萬不要拿來投資中高風險的基金,比如股票基金、指數基金、混合基金等。

因為短期內行情並不一定是漲的,而中高風險的基金投資最好把時間拉長一些、再長一些,才能使賺錢的機率更大。

如果是短期內要用的資金,還是建議配置貨幣基金、短期理財等較低風險較高流動性的產品

,以免因為短期內的波動和贖回而引起不必要的虧損。

情況2:

買之前就想好了止盈收益率?可以考慮贖回

做投資有很多種策略,個人投資者常用的有核心+衛星策略、長期持有策略、再平衡策略、階段性止盈策略等等。如果在買之前自己已經制定了投資紀律,且明確設定了某個止盈收益率,那麼達到目標收益率後可以考慮贖回,按照策略執行,也便於後續檢驗該投資策略的有效性。

情況三:

基金經理發生變更/基金投資策略發生重大變化

可以考慮贖回

買基金就是選擇基金經理(指數基金除外),如果基金經理變了,那麼這隻產品的風格特點大機率會跟原來非常不一樣,基本上變成了另一隻基金。如果您是奔著基金經理買的,那麼可以考慮贖回,選擇該基金經理管理的其他產品。

還有一種情況,基金經理沒變,但基金投資策略變了,比如指數增強型基金跟蹤的指數有變化,又比如靈活配置型基金變成了股債分倉、且債券的比例大大提升(當然,這種變化可能也會涉及新增聘另一位基金經理)。那麼這隻基金產品相當於也是“大變樣”,您繼續持有它的邏輯可能就不對了,需要重新考慮考慮。

情況四:

想要調整整體基金組合的結構

可以適當贖回

基金可能仍然是好基金,但整體結構需要定期審視、最佳化、調整。

舉個例子,建立基金組合時,成長型、平衡型、價值型可能各佔三分之一,而現在認為從未來三年的角度看,成長型可能相對會表現更好,想適當提高成長型的比例,從三分之一提高到二分之一,相應地壓縮價值型的比例、平衡型保持不變。那麼,調整結構不可避免地意味著要贖回某些基金、增加申購某些基金,而這種贖回是比較合理的。

(文章整理自

中歐基金

、中融基金)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