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營報》:"科技業務"拆分獨立 廣西農信"帶路"職能轉變

《中國經營報》:"科技業務"拆分獨立 廣西農信"帶路"職能轉變

(來源:《中國經營報》)

首家農信系統金融科技子公司自設立半年後開始有招聘動作。

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村信用社聯合社(以下簡稱“廣西農信社”)釋出資訊科技條線的招聘資訊,廣西桂盛金融資訊科技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桂盛金科”)公開招聘工作人員。

據瞭解,

目前全國14家銀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中,桂盛金科是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農信系統的金融科技子公司。

某農信系統資訊科技人士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廣西農信社成立桂盛金科,要與轉變省聯社職責結合看待。在目前農信系統改制深化過程中,

如何進一步轉變省聯社管理職能,由管理職能逐步轉變為服務職能是未來趨勢。

桂盛金科的重要意義在於未來由其管理職能的省聯社科技部,逐步轉向為服務公司,以競標方式為廣西農村金融機構提供資訊科技服務。”

服務轉型

桂盛金科的介紹中提到:“該公司致力於應用專業化、資訊化、科技化手段服務廣西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以科技賦能鄉村振興戰略、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建設及廣西經濟社會發展。”

一直以來,省聯社改革都是農村金融領域備受關注的焦點話題,雖然各省聯社走出不同的轉型路徑,但最佳化組織架構,探索搭建省聯社服務平臺的共識不變。

在此背景下,廣西農信社科技部獨立拆分為公司,未來定位還是以服務廣西農信系統內部的法人單位,實際業務達成方式發生了變化,桂盛金科可以競標方式直接與農商行對接IT服務需求。

未來獨立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後,能否滿足農信機構的IT需求?金融科技從業者觀點認為,IT建設上的科技能力很難在短時間內完成積累,獨立後的金科公司,起步階段是延續此前在廣西農信系統內的經驗積累,即便大幅度招兵買馬,也很難短期內建立起來。

但也有業內聲音認為,全部滿足本區域內法人機構的IT需求並不是廣西農信建立金科子公司的主要目的,設立桂盛金科的主要目的是能夠直接對接農商行的需求,促進廣西農信系統科技能力的更新。

神州資訊金融科技首席行業專家崔蕾對記者表示,

長期來看,可以支撐省農信體系業務體量的IT建設團隊,至少需要3000人以上的規模。按照此前金科公司的先例,在成立初期,承攬所有的業務,採用的方式應該是首先繼續擴充高階資源,其次加強與外部合作,與很多有實力的金融科技服務商簽署合作協議,取長補短、共同承擔建設職責的方式。

未來或將出現由合作的外包公司承擔具體的系統開發實施工作,金科子公司則逐步聚焦在資訊科技系統的規劃諮詢層面。在從業者看來:“廣西省聯社設立的金融科技子公司,未來或將承接的是類似於IBM此前的工作。”

據記者瞭解,在目前多省份的農信體系中,省聯社掌握農村金融機構的核心業務系統建設開發和維護,承擔較重的資訊科技建設工作。

農信從業者觀點認為:“除了少數自建系統的農商銀行外,大量農商銀行的數字化轉型,都需要依託省聯社的科技大平臺,由省聯社提供科技平臺支撐,是農商銀行縣域小法人地位的現狀決定的。”

全國累計約3800家基層農信社、農商行、村鎮銀行,以及其多如牛毛的分支網點機構的資金結算系統、業務系統都由各省聯社負責組織承建。目前各省份的省聯社下屬的農村金融機構平均過百家,省聯社負擔較重的資訊科技建設任務。

崔蕾對記者表示,農信系統的科技建設可分兩部分,一部分是

核心業務系統以及其他關鍵性交易系統,省級資料平臺、統一監管報送系統等,這些都由省聯社來統一管理開發或者公開採購招標進行系統建設。

另一部分則是

,部分規模大實力強的農商行會保留三四十人的小團隊,負責日常的IT裝置維護業務的運維等相關工作,以及一些本地化的特色業務和發展迅速的敏態業務相關係統的開發運維,如網銀、手機APP、網際網路業務相關係統的開發等。總體來說,包括核心系統在內的保障業務連續性的最重要的系統還是由省聯社掌握。

在此背景下,省聯社科技部需要面臨一方面超高業務量下的系統連續性保障的運維投入壓力,另一方面來自業務法人單位(農商行、農信社)快速發展的業務帶來的新增系統開發需求的矛盾。

崔蕾告訴記者:

“目前對於金融科技子公司的批設並無硬性的門檻要求,科技部分拆分後以市場化的方式對接機構的資訊建設需求,未來或是省聯社的轉型方向。”

農信科技建設年投入普遍過億

據記者瞭解,省聯社在資訊科技上的年投入規模普遍過億元,但存在投入產出比低,老舊系統運維保障佔比高的問題。

對於目前各省份的農信系統在資訊科技方面的實際投入情況,崔蕾告訴記者:“由於當前區域金融業務發展的不平衡,各省聯社在資訊科技賽道已拉開差距。

長三角、珠三角等地的IT系統發展靠前,已經在緊緊追趕全國股份制銀行的賽道上,體現在分散式、微服務、大資料等新技術的引入以及業務功能平臺化創新等方面。

但是在一些相對保守的區域,農信機構發展求穩,仍然沿用傳統系統架構。不過目前一些西部地區的農信機構也在透過規劃諮詢的方式,做IT系統的規劃發展,但目前還在效果檢驗的過程中,整體的發展呈現不均衡狀態。”

據記者瞭解,目前省聯社資訊系統建設中,在關鍵性業務系統存在落後的情況,大部分採用十年前的技術,因為這個原因導致現在整個系統的整體硬體需要長期運維投入和系統軟體的維護。

知情人士表示,東南沿海某農商行核心系統採用IBM伺服器,維保費用每年支出為幾千萬元。

崔蕾表示,在業務接觸中瞭解到,省農信社對於資訊建設的需求方面,科技部希望引入新的技術,業務部門(如具體的農商行等)則有新系統支撐新業務發展的訴求,如

銀農、資產管理業務、大零售業務、虛擬信用卡等業務都需要一些新的系統來支撐,同時發展得比較快的農商行對於核心、資料平臺等省聯社集中的系統也潛藏著大量的個性化修改需求。

事實上,省聯社管理的農村金融機構,合計資金規模和業務體量等同於小型股份制銀行,在資訊科技上的投入,普遍高於城商行體系。但因農信體系的網點數量和交易規模都非常高,所以在硬體裝置的系統運維上的投入成本比較高,整體的維護成本高於其他體系。導致農信體系的資訊科技實力對外呈現出來的效果並不突出,但實際投入要高於可見到的用於業務發展的IT建設產出。

據最新的各省份統計資料可知,全國已有14省份農信機構資產規模超過1萬億元,其中,廣東、江蘇和浙江三省農信系統資產規模已經超過3萬億元,山東和河北兩省農信系統的資產規模也已超過2萬億元。

公開資訊顯示,廣西農信社成立於2005年,管理指導廣西91家農村合作金融機構(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農村信用聯社)。

根據廣西省聯社公佈的資料可知,廣西農合機構資產總額超10500億元,存款餘額超8800億元,貸款餘額超6700億元,營業網點近2340個,從業人員近25000人,是廣西資產規模最大、資金實力最強、服務網路最廣、從業人員最多的銀行業金融機構。

在這樣的資產規模下,農信機構對於資訊科技的技術需求、業務需求也較高。

崔蕾告訴記者:

“在農信體系的資訊科技的投入中,有一部分是由外包科技公司實現,或與科技公司協同來做系統的情況,自主開發的情況相對較少。”

記者不完全統計,金融科技服務商與各省份的農信社合作密切,信雅達承建河北農信賬戶資訊管理系統專案、湖北農信審計管理系統專案、貴州農信管理集中作業平臺專案;

神州資訊承建陝西農信“銀農直連”專案、廣東農信企業服務匯流排(ESB)專案、部分省聯社的“IT服務管理平臺專案”,以及為安徽農信提供TDMP資料脫敏系統為核心的資料服務解決方案等

;而宇信科技則與多家省農信合作資料平臺專案等。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