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 上封面|80後總工程師紮根四川宜賓 為紡織業培養出一批本土年輕技術...

原標題:新青年 上封面|80後總工程師紮根四川宜賓 為紡織業培養出一批本土年輕技術人才

李洪彬在車間

封面新聞記者 伍雪梅 實習生 文詩媛 攝影報道

這是80後紡織業總工程師李洪彬遠離家鄉山東德州隻身來到四川宜賓工作生活的第四個年頭。

日復一日的“機械化”生活並沒有讓他覺得枯燥,不斷尋找出的紡織新問題,反而使他覺得每一天都很新鮮。

2月3日下午,當封面新聞記者見到宜賓恆豐麗雅紡織科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李洪彬時,他剛剛接待完客戶單位,溝通了產品技術方面的問題。從一名基層員工逐漸成長為一名企業高管、紡織工程師,他靠的是對紡織事業的執作追求和濃厚興趣。

李洪彬見證了屏山紡織產業的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刻苦鑽研業務、解決技術難題、開發高新產品、做好本土人才培養,他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和當地紡織產業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2018年,李洪彬被評為宜賓市奮鬥標兵。

技術創新 組建一支本土年輕技術團隊

新青年 上封面|80後總工程師紮根四川宜賓 為紡織業培養出一批本土年輕技術...

李洪彬檢查沙錠

當天,記者跟著李洪彬走進生產車間看到,工人們熟練地操作發出轟隆隆聲音的機器,白紗隨著這些機器飛速地運轉。李洪彬走到機器前,拿起一錠紗,仔細檢視品質如何。

作為總工程師,李洪彬全面負責該公司產品質量管控和對新產品實施工藝設計控制,每一天都熟練地完成每一項工作。然而,在2017年初到宜賓時,他遇到了許多的困難。

宜賓恆豐麗雅紡織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3月,主要從事差別化緊密賽絡紡紗線的生產與銷售,是屏山紡織產業園建設以來率先入駐的企業。

實驗室

“當時,企業面臨著專業技術人才緊缺、技術基礎薄弱、產品研發進度緩慢、創新革新能力不足等諸多難題。”李洪彬回憶,他來到該公司任職總工程師後,首先組建了一支攻關小組,整天穿梭在生產車間和試驗室,原料產品取樣、資料對比、工藝調整,再取樣測試。這樣的週而復始在2018年2月見到了成效,新產品研發呈現井噴式發展。

“剛來的時候,我們每個月只有一二十個新品種,如今已發展到現在每個月能有兩三百個新品種。”在車間,李洪彬拿出他們所生產的產品對記者說。團隊先後為公司開發、研製麗彩系列、腈綸多組合系列、竹纖維系列、茶多酚系列、蠶蛹蛋白系列、羊毛絹絲系列等近十個系列60多個高附加值新品種,這些產品被開發投放市場後,得到了客戶的好評和青睞。一些設計新穎、附加值高的面料在快速投放市場後,出現了銷量熱潮,前景看好,為當地經濟效益穩定和提高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在李洪彬的組織帶領下,一支較為專業的產品研發隊伍在屏山逐步壯大。他帶領團隊先後成功申報專利12項,發明專利3項,他領導的公司企業技術中心也被評為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同時,他逐步培養起一批本土年輕技術人員,為當地紡織業持續發展奠定了人才基礎。

嚴抓質量 為千億紡織產業核心區目標努力

李洪彬檢查生產引數

“以質量求生存,以品種求發展。”這是李洪彬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的取勝法則。來到宜賓的這些年,他在提高產品的質量和檔次上下功夫,力爭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有我優。

“做科研創新是需要了解客戶的一些潛在需求的,這樣才能為產品開發起到一個很好的導向作用。”李洪彬時常和客戶進行溝通和交流,瞭解產品存在的問題以便改進。在得知問題後,他總是第一時間去解決,很多時候上午得到產品問題的反饋後,下午李洪彬就會訂好車票趕往客戶所在地瞭解具體情況。同時,李洪彬也注重對客戶需求的整理,使自己的產品在研發過程中儘量滿足客戶的需求。這樣高質量、高水平的產品得到了國內許多紡織企業的認同,源源不斷的訂單已經排到了今年年中。

李洪彬和工人交流

“奮力建成宜賓千億紡織產業核心區和西南最大的現代紡織產業基地。”這是屏山縣紡織產業的發展目標。作為產業發展中的一員,李洪彬不僅注重和客戶交流,也很重視與當地同行間的交流。

“透過和同行交流,分享不同的產品,不斷豐富自身的紡織閱歷。”李洪彬說,紡織業涵蓋面很廣,種類很多,屏山紡織產業的不斷髮展,使大量紡織企業在此積聚。“希望我們的互通有無、經驗交流,能促進當地產業更快速地發展,為地方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當談及對屏山產業未來發展期待時,李洪彬說,屏山產品多樣性十分豐富,政府環境很好。“我相信能吸引來全國很多紡織企業在屏山落戶紮根,早日達到目標。”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