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匈六載書

君可曾聽過“怡紅快綠”?

翠綠芭蕉側立遊廊,嬌紅海棠其勢若滴。少年意氣風發,配齊眉金珠抹額,身著百蝶穿花大紅箭袖,束五彩絲攢花結長穗宮絛,於大觀園怡紅院中香紅玉綠之鮮色中翩然而去。倘若將這紅與綠的衝擊放到如今之審美下,莫不使眾人倒吸一口涼氣也。然而《紅樓夢》中的賈寶玉卻偏愛這紅與綠的鮮活,不同於瀟湘館內竹輕紗淺的素雅,明亮強烈的紅綠對比有著區別於傳統淡雅的韻味與明媚。跨越幾百年,於中歐內陸,有一片國土的人民也酷愛這怡紅快綠的鮮活明媚與蓬勃生機。潑墨三色,於一國之旗上留下紅白綠之痕跡:紅色為力量,白色為信念,綠色為希望。這便是我故事開始的地方,一個擁有紅白綠三色國旗的中歐國家——匈牙利。

留匈六載書

我於2014年秋天,落地這片陌生的國土。當飛機停止滑行時,目光也剛好停留在《紅樓夢》中對寶玉在大觀園住處的描述上。“怡紅快綠”四字於腦海中經久不散,縈縈繞繞,恰與機場紀念品店內的匈牙利國旗顏色遙相呼應。正是這驚鴻一瞥,一股莫名的熟悉感由紅與綠的視覺衝擊轉而刺激到神經。然而當時並不深知此國風土人情,明明膽怯,心裡卻隱隱萌生出一絲暖意,恰似每每感受到《紅樓夢》中寶玉帶給每個人的溫暖。紅與綠的撞色總是帶給人明媚的生機。初到匈牙利,那面國旗便引我浮想翩翩:“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鼻如懸膽,睛若秋波。雖怒時而似笑,即瞋視而有情”。

異國他鄉,可留斯人浮想,可容斯人棲身,可令斯人回望。

歷史學說上,如今佔匈牙利人口九成的馬扎爾民族源於突厥貴族。一路西遷,先輩們幾經遷徙到達了喀爾巴阡盆地,於此定居,務農而生,發展壯大。喀爾巴阡賦予了匈牙利綿延壯麗、廣袤無垠的平原,低矮蜿蜒的丘陵點綴其間,多瑙河與蒂薩河貫穿南北,汩汩流淌如奔騰血液。一灣河、一座城,讓我棲身的這座城市——布達佩斯,也成為了多瑙河上的一顆明珠。就像寶玉齊眉的二龍搶珠金抹額,流光溢彩,既圓潤晴朗,又如春曉之花,尤為鮮豔。

天然一段風韻,平生萬種情思。

時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恰一回首,已是六個年頭。當初懵懵懂似似非踏進校園,如今情切切意悠悠走出校園。竟不知從本科報到到碩士畢業竟是這樣一番恍如昨日的旅程。當初那鮮活的紅與綠多多少少藏著份年少的悸動,怡紅快綠,寶玉身上那份蓬勃的少年風發之氣總是迴盪在布達佩斯,於我走過的每一條街道,穿過的每一條小巷。這座城市並未發生有關紅樓的故事,然擁有一份包容,容人每每夢迴紅樓,念想也便紮了根,在這座陌生的城市裡被包容、被接納、被滋潤、被允許蓬勃生長。我時常走到多瑙河畔,吹吹從那藍色河岸遠處襲來的風,看看是否也夾雜著和這繁華城市、阜盛人煙一樣的氣息。

晚風不散愁千點,宿雨還添淚一痕。

離家6年,遠隔千里,父母漸老。多瑙河畔依舊風光,無奈思家的人兒,著出了些悽風苦雨又不得言說的晚涼。古言父母在,不遠行。然兒行千里,父母憂心,深藏不露。還記得父母當年親自送我至北京機場安檢口,父親輕輕拍了拍我的肩膀:“快走吧,送不了了。”母親一直不遠不近地跟著,可一句話也沒說出來。我走遠了才敢回頭望她,母親貼著護欄,早已紅了眼框,哪裡還說得出一句話。明歲冬風再相會,勸惜身體莫相思。

而今每念及此,深感多年來無法陪伴他們的自責與愧疚,母親那般柔軟的心腸,也不知在失眠的深夜裡紅了多少次眼眶。18歲離了家,沒想到曾經那熟悉到以為會厭倦的城市,竟是如今思而不得的故鄉。

漂泊亦繾綣,草木也知愁,不怕韶華成白頭。

留學匈牙利的這6年,挫折如大珠小珠落玉盤般密集,而收穫到的成長與幫助則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摺扇拍案,舊的故事落幕,新的故事又將開始。影片那頭,母親笑起來的皺紋更加深了。

“乖娃娃,恭喜你!錄取通知書總算下來了,讀博辛苦,不過媽媽支援你,你在那邊一定要注意身體。”

“嗯嗯,媽媽你也是,和老爸一定保重身體!”

怡紅快綠,紅是熱情,綠是生機。於生命蓬勃中迸發熱情,於情動深處而自省。僅是留匈六載這些許年月裡的意悠悠罷了。(作者系匈牙利農業與生命科學大學[原聖伊斯特萬大學]環境科學博士學院博士生)

文| 梁馨月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