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銀行之後,又有銀行再現"被擔保"案件,銀行還能信嗎

最近渤海銀行28億存單被質押的事件鬧得沸沸揚揚,讓不少人對銀行的安全性打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不過渤海銀行被質押的屬於企業的存單,離我們普通人比較遠,特別是目前整個事件尚未完全查清,沒有一個官方的公告,所以有的人並不太在乎。但這兩天爆出的另外一個案件,卻讓很多人真的坐不住了!

渤海銀行之後,又有銀行再現"被擔保"案件,銀行還能信嗎

徐州農商行事件

說句實在話,如果沒有渤海銀行存款被質押這個熱門事件,那麼徐州農商這件事也許不會被大幅宣傳出來。畢竟這件事發生的時間遠比渤海銀行事件來得早得多,但一直遲遲沒能解決。事件起源於2013年4月,正在上班的徐州劉女士,突然收到一張法院傳票,這時她才知道自己在原徐州銅山信用社放出的一筆貸款中,充當了擔保人,因為貸款人遲遲沒有還款,她被信用社告上法庭。

渤海銀行之後,又有銀行再現"被擔保"案件,銀行還能信嗎

作為擔保人承擔連帶責任被上述,很正常,但事件詭異的是:劉女士並不認識貸款的人以及信貸員高某,相關的擔保材料如:簽名(筆跡)、預留的手機號都不是她的,唯一真實的就是她的身份證及戶口本的影印件,簡單地來說,她“被擔保”了。

對此劉女士肯定很氣憤,她去銀行找到了辦理這筆業務的信貸員高某,然而劉女士很傻,在高某寫下一份保證書,承諾這筆貸款與劉女士無關後,她答應了不報警處理。此後3年確實風平浪靜,劉女士也以為事件就過去了,然後2016年開始,因為資產重組,原銅山信用社被撤銷,所有的債權和債務都由新成立的徐州農商行接手處理,農商行接手之後,重啟這筆不良貸款的追溯(此時高某已離職),所以從2016年開始,她又陸續收到了法院的傳票,民事裁定書等相關法律文書。

渤海銀行之後,又有銀行再現"被擔保"案件,銀行還能信嗎

高某的保證書

雖然劉女士拿出了高某的保證書,但是新的徐州農商行並不認為保證書有效,無法直接作為證據,雙方牽扯了三四年至今,萬幸的是,在渤海事件爆發後,記者介入了這個案件,最終透過筆記鑑定等方式,確認了劉女士被擔保的事實,法院也判決劉女士不用對此擔保負責,而且銀行最後還給劉女士道歉以及一定的經濟補償。

渤海銀行之後,又有銀行再現"被擔保"案件,銀行還能信嗎

那麼銀行貸款及擔保就如此之簡單,只要客戶經理偽造個印章(渤海銀行事件)或者簽名(劉女士事件)就能順利地質押/擔保,理論上確實如此,但前提有相關資料!

以大家更關注的個人擔保問題為例:銀行在稽核客戶的貸款/擔保時,其實需要提供的材料並不多,一般也就是以下材料:身份證影印件(如果結婚還需要結婚證)、戶口簿影印件、擔保知情書(或承諾函)、職業/收入證明材料、居住證明材料。上述材料除了身份證及戶口本外,其餘都很好偽造,也就是說只要借款人拿到了擔保人的身份證/戶口簿影印件,如果與銀行的信貸人員合謀,那麼你是完全有可能如同劉女士一樣被擔保的(因為所有材料核實核籤都是透過信貸員一方落實),銀行的貸款審查審批人員只是負費稽核的材料的表面真實性而已, 這也是劉女士會被擔保的原因之一。

渤海銀行之後,又有銀行再現"被擔保"案件,銀行還能信嗎

與個人擔保相比,其實企業被擔保的難度會比較高,企業作為擔保人需要提供包括不限於以下的材料影印件:營業執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證、基本開戶許可證、企業徵信報告、驗資報告、公司章程、特殊經營資質(如安全生產許可證、排汙許可證、食品生產許可證等等)、最近幾期的財務報衣、納稅證明及納稅申報表等等,所以企業被擔保難度比較高,這也是為什麼渤海銀行的客戶經理選擇存款質押的原因。因為直接作為敞口業務的擔保人,不僅難度高(需要提供太多材料),企業的徵信報告也會體現,而企業徵信不比個人徵信,有融資的企業,時不時就在查,很容易被發現。

渤海銀行之後,又有銀行再現"被擔保"案件,銀行還能信嗎

反之將企業的存款出質,在貸款申請人審查階段是無須提供什麼材料的,只要在辦理具體業務時出具企業同意質押擔保的承諾函以及質押擔保合同(加蓋企業公章及法定代表人私章即可)即可,這時候只有當企業動用到這筆存款時,才會發現被凍結質押了,可以隱瞞的時間較長,順利的話,甚至這筆業務結束了,企業都不會發現。對於信貸員而言,這種情況其要偽造的無非就是公章和私章,而這偽造難度並不大,即使偽造的有略微出入,導致銀行櫃面預留的印鑑系統過不了,只要不是偏差太誇張,櫃員一般也是直接人工稽核透過,不會去深究(因為不相信有人如此大膽)。

渤海銀行之後,又有銀行再現"被擔保"案件,銀行還能信嗎

PS:之所以存款質押會松,主要存款質押部分屬於低風險,貸款人還不上,銀行可以直接劃撥這個資金還款,不存在清收難題,所以沒有像作為敞口業務擔保人那樣嚴格稽核。

儲戶該何去何從?

有人會問,難道我們就沒有任何的預防措施了嗎?其實並不會,人工上的漏洞雖然無法完全避免,但可以儘量杜絕,畢竟這種事情一出對於銀行本身而言,影響也是致命的(聲譽影響),所以目前很多大銀行對於擔保人的核簽上會採取雙人核籤(多一個人,降低信貸員作案的風險,畢竟必須說服另外一個人,需要顧慮的更多),而且要求核籤現場拍照(現場拍照基本就杜絕了虛假擔保了,畢竟擔保人的照片與身份上的證件照出入很大的話,總分行審查人員可以要求進一步提供其他輔助材料複核)。

渤海銀行之後,又有銀行再現"被擔保"案件,銀行還能信嗎

不過只要有人的地方,依然無法說100%完全杜絕,特別是在當前社會,個人資訊洩露嚴重,或許你的資料就在不經意已經流露出去了,那麼如何杜絕被“質押”、被“擔保”呢?其實很簡單,對於個人存款理財,時不時登入手機銀行查詢一下最新狀態;對於被擔保情況,只需要每年登入年初和年末登入人行個人徵信系統查詢一下即可(個人徵信每年免費查詢2次,超過2次要收費)。

渤海銀行之後,又有銀行再現"被擔保"案件,銀行還能信嗎

當然了被“質押”、被“擔保”始終是個例和極少數,畢竟一旦被發現,作案人免不了牢獄之災,能有這個賊心始終是個例,所以也不必太過於擔心,這麼多年來有發生的始終是個案,特別是隨著技術的發展,以後核驗的方式會越多,比如哪天銀行貸款的審查審批人員可以透過個人身份證號查詢到擔保人名下主要資訊:如電話、住址等,這時透過電話與擔保人核實擔保的真實性,避免被信貸員“忽悠”!所以隨著時代的發展,這類案例只會越來越少,不必過於擔憂!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