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比大增八成!集合信託成立繼續回暖,未來展業重點是什麼?

環比大增八成!集合信託成立繼續回暖,未來展業重點是什麼?

1月25日,記者從用益金融信託研究院處獲悉,上週(1月17日至1月23日)集合信託市場產品成立規模增長超八成,另一方面發行市場則出現規模下降。

對此,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一方面集合信託產品從發行到成立有一定時間的遲滯,之前投放的產品逐漸成立;另一方面因春節假期的季節性因素影響,信託公司會在年前募集方面發力。

整體上,從成立情況來看,固收類產品仍是信託公司標品信託業務的基礎,而從展業方向來看,股票策略、TOF(基金中的信託)業務和複合策略是未來重點。

成立回暖 發行下滑

用益金融信託研究院資料顯示,上週共有356款集合信託產品成立,環比增加13。38%;成立規模為176。92億元,環比增加81。20%。

從投向上看,上週金融類信託產品的成立規模為134。20億元,環比增加146。30%;房地產類信託產品的成立規模為3。96元,環比增加136。84%;基礎產業類信託產品的成立規模為28。03億元,環比增加18。47%;工商企業類信託產品的成立規模為8。80億元,環比減少50。65%。

截至1月23日,2022年以來集合信託市場累計成立集合產品1431款,累計成立規模587。28億元。

“上週產品成立情況繼續回暖,一方面集合信託產品從發行到成立有一定時間的遲滯,之前投放的產品逐漸成立。”用益信託研究員喻智分析稱,另一方面因春節假期的季節性因素影響,信託公司會在年前募集方面發力。

“目前房地產類信託產品的回暖遙遙無期,標品信託產品的募集偶然性因素較大,且資訊披露同樣存在不足的問題。”喻智進一步指出。

發行方面,上週集合信託市場有所遇冷,發行規模出現下滑。據統計,上週共有40家信託公司發行集合信託產品261款,環比減少6。79%;發行規模為221。53億元,環比減少35。08%。

標品信託規模大增

相關資料顯示,上週非標類產品成立數量和成立規模大幅回升。據統計,上週共有157款集合信託產品成立,環比增加26。61%;成立規模為79。96億元,環比增加45。51%。

“春節長假將至,非標產品的投放有增加的趨勢,在節前增加資金募集規模。”用益金融信託研究院指出。

收益率方面,記者注意到,上週非標類集合信託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小幅回升,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為6。86%,環比增加0。06個百分點;集合產品周平均期限為1。75年,環比增加0。02年。

另一方面,可以看到,上週標品類信託產品成立規模大幅飆升。具體來看,上週共有199款集合信託產品成立,環比增加4。74%;成立規模為96。96億元,環比增加127。13%。

也有業內人士指出,由於標品類信託產品的資訊披露相對較少,偶然性因素影響大,周成立規模可能大起大落。

從產品型別來看,固收類產品數量比重近七成。上週標品業務中固收類產品成立136款,環比下滑6。21%;權益類產品成立49款,環比增加28。95%;混合類產品成立13款,環比增加85。71%。

從投資策略來看,固收策略是主要投資策略,組合基金策略次之。據公開資料不完全統計,固收策略產品成立數量109款,佔比達到54。77%;組合基金策略成立數量29款,佔比達到14。57%。

存在持續拓展空間

可以說,從成立情況來看,固收類產品仍是信託公司標品信託業務的基礎,而從展業方向來看,股票策略、TOF業務和複合策略是未來重點。

業務型別和行業佈局上,金樂函式信託分析師廖鶴凱認為,未來可以預見的變化包括融資類業務繼續壓縮,投資類業務特別是證券投資類業務有持續拓展的空間。此外,債券業務作為這兩年信託行業轉型中的規模擔當,後續將在信託行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股權類投資的佔比也會逐步提升,不過在未來3年的提升空間預計有限。”廖鶴凱指出。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袁增霆看來,防範與化解轉型調整期的信託業風險,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為解決資訊不對稱問題,應儘快按資管新規要求制定和釋出新的行業分類統計標準及資料,並做好新舊標準及資料之間的銜接;二是監管層面仍要保持歷史問題業務的壓降與管理責任的壓實,有序處置風險,避免管理混亂和向外風險傳染。

“在公司層面上,需要加大向新業務轉型調整的力度,壓縮舊業務風險敞口,為不同的盈利模式、盈利水平、風險水平及問題劃清邊界,邁向信託公司發展與風險之間的新平衡。”袁增霆表示。

記者 | 吳林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