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脖第一股"的天花板困局 絕味食品高管離職持續套現14億背後

近日,絕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絕味食品”,程式碼:603517。 SH)副總經理劉全勝、財務總監彭才剛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職務一事引發投資者關注。 今年以來,絕味食品接連出現大股東減持、財報披露研發費用存在“口徑”差異等事件。。實際上,作為滷製品行業的領頭企業,風波背後,折射出的是絕味食品因主營業務觸頂、淨利潤增幅放緩,以及食品安全存在長期隱患等問題陷入困局。 儘管絕味食品透過大力發展加盟初步實現在全國範圍內“跑馬圈地”,但主營業務觸頂、淨利潤增速下降,也是不爭的事實。同時,今年以來,絕味食品大股東接連減持更透露絕味食品轉型升級已是迫在眉睫。

"鴨脖第一股"的天花板困局 絕味食品高管離職持續套現14億背後

《投資者網》龐宇

12月12日,絕味食品釋出公告稱,副總經理劉全勝及財務總監彭才剛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職務;同時,根據絕味食品公司發展需要,經總經理戴文軍提名,公司董事會提名委員會稽核透過,將聘任王志華擔任公司財務總監職務。

此次高層變動不禁令人聯想到絕味食品在11月底被爆的出財報披露研發費用存在差異一事。儘管絕味食品第一時間就釋出公告稱,公司2017年年報中披露的研發費用與2018年財報中披露的上期研發費用不一致系“口徑差異”,但也引發不少投資人對公司財務披露態度是否嚴謹的質疑。

《投資者網》就相關問題多次致電絕味食品,但始終未得到對方正面迴應。

香頌資本董事沈萌表示,“如果研發費用資料的差異並未引發監管方面的調查,沒有涉及到更深層次的一些問題,那麼兩個副總經理級的人員離開不排除是絕味食品在前期的發展模式遇到了一定的瓶頸之後,為尋求業務模式更新的一個調整。”

淨利潤增速乏力 四大股東競相減持

縱觀絕味食品的發展歷程,2008年成立後,絕味食品於2017年在上交所上市。作為“鴨脖第一股”,絕味食品在上市之後就備受資本市場的追捧。

“以直營連鎖為引導、加盟連鎖為主體”的銷售模式使絕味食品迅速佔領市場,成為滷製品行業的領頭企業。截止2020年上半年,絕味食品共擁有門店12058家,煌上煌和周黑鴨分別擁有4152家和1367家。

除了絕味食品高層人員辭職一事引發關注外,今年以來,絕味食品控股股東接連減持現象更是令人堪憂。

8月31日,絕味食品釋出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上海聚成企業發展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及其一致行動人上海慧功企業發展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上海成廣企業發展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上海福博企業發展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計劃透過競價交易和大宗交易方式,以市場價格減持不超過3651。78萬股公司股份,減持比例不超過6%,減持原因為自身資金需求。按8月份公司股票中間價計,本次擬減持的股票市值近30億元。

三季報資料更是顯示,絕味食品前四大股東合計減持超過1800萬股,若按80元的均價計算,前四大股東減持的金額高達14。4億。

作為滷製品行業的領頭企業,絕味食品控股股東為何接連減持?

這一切似乎可以從絕味食品的逐年下降的淨利潤增幅中看出一些端倪。

2020年半年報顯示,絕味食品營業收入為24。13億元,同比下降為3。08%,淨利潤為2。74億元,同比下跌30。78%。從絕味食品披露的三季報來看,2020年前三季度絕味食品營收為38。85億元,同比下降0。0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5。2億元,同比下降15。33%。

事實上,絕味食品淨利潤下跌並不是今年才開始。

資料顯示,2017-2019年,絕味食品營收增幅分別為17。59%、13。45%和18。41%,歸母淨利潤增幅分別為31。93%、27。69%和25。06%。與此同時,毛利率見頂也成為壓在絕味食品頭頂上的“天花板”,2017-2019年,絕味食品的銷售毛利率分別為35。79%、34。3%和33。95%。

顯然,絕味食品在注意到了這一點。在現有已經飽和開店的經營狀態下,絕味食品有意透過投資併購等方式大力孵化新專案,打造“美食生態圈”。

但目前來看,效果還未顯現。

對此,沈萌表示,“股東此時減持,可能是其在股價相對高點選擇套現一部分。這些資金要麼是用於個人用途,要麼可能是為了配合公司體外的新業務孵化等,但這至少側面反映出絕味食品的轉型或升級的過程應該是很艱難,不會是一個“V“字形的反轉,而是“U”字形,甚至會更加的延長。因此,短期之內減持可能對於一部分股東來說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

線上業務“叫座不叫好” 管理跨度難度加大

線上下門店數量逐漸飽和的情況下,絕味食品也在積極尋求新的營收增長點。

絕味食品在2019 年年報中表示,已積極推動線上業務發展。但目前來看,與線下門店營收相比,絕味食品的線上業務仍然遜色不少。

披露資料顯示,2019年絕味食品線上收入為0。07億元,佔比當年營收的0。14%,同比下降35。87%。同年,周黑鴨和煌上煌來自線上的收入分別為3。57億元和0。80億元。

《投資者網》發現,絕味食品門店數量是周黑鴨的8倍,而天貓官方旗艦店的粉絲數卻只有周黑鴨的1/8。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線上線下一體化、線上與線下互融共通及互補短板是未來發展的一個方向。但是食品安全這一塊不過關,消費者對於包裝類的肯定是不認可的。絕味食品只要繼續採用以加盟為主的模式,就避免不了這個難題,很難找到一個平衡點,可以預見管理的跨度和難度都非常大。”

沈萌表示,“這可能更多和企業對於市場不同角度的判斷,以及企業在電商方面投入多少資源密切相關。如果對電商和網際網路運營這一塊並不是非常積極,投入的資源有限,那麼受眾的粘性就會不足。顯然,誰在網上投入的資源多,誰的電商受眾基礎和潛在消費者基礎就會更大,粉絲量就會更多。”

而對於絕味食品安全風險問題,沈萌表示,“在這種發展模式下,各加盟商的資質可能是參差不齊的,那麼絕味食品在質量管控各方面肯定就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要規避這種風險,公司就要在發展速度以及質量管控方面取得一個平衡,就是說既不能為了提高速度降低食品安全標準,也要在保證食品安全的同時保持速度。企業應該制定出更加細緻、更容易操作的食品安全管理及處罰的機制。只有機制更完善,才可能形成一個更好的迴圈模式。”

新專案孵化陷入兩難  行業競爭日趨加劇

如果說絕味食品在發展線上業務、管控食品安全上的舉措效果不彰,絕味食品在轉變新的發展模式、打造“美食生態圈”上的發力則可以算是顯而易見、謀略已久。

絕味食品2020年半年報顯示,公司依託現有的供應鏈能力,以及開發和管控渠道的能力,透過自身力量和資本市場運作來。透過新專案孵化、投資併購等外延成長方式構建“美食生態圈”,致力成為“特色食品和輕餐飲的加速器”。

事實上,自2017年上市起,絕味食品一直致力於“美食生態圈”的佈局,不斷拓寬產品種類。透過新專案孵化、投資併購等方式,絕味食品已先後參股了精武鴨脖、和府撈麵、幸福西餅等品牌。

對此,沈萌表示,“對於絕味鴨脖來說,這也是一個兩難的選擇。一方面,堅持投資、孵化新的領域專案,直到這個專案足夠壯大,其中的不確定性風險和時間壓力是非常大的;另一方面,一旦這個專案不能快速產生比較理想的結果,是否放棄或者半途而廢,判斷公司是否能夠承受股價的波動,或者說是在股價波動過程當中,是否能夠說服投資者繼續支援公司的轉型,也是對絕味食品管理層的考驗。”

目前來看,中國休閒滷製品行業仍處於快速發展期,市場份額較為分散。在三家滷製品龍頭中,2019年絕味食品佔滷製品市場的4。86%,周黑鴨佔滷製品市場的2。99%;煌上煌佔滷製品市場的1。99%。

對投資者的建議,沈萌表示,“整個行業技術含量不高,沒有一家企業能夠行利用技術優勢形成份額優勢。如果說後續產生更多的行業內競爭,大家開始打價格戰,就會導致收益率的降低。雖然需求規模大,但是收益不見得能夠有多大的增長,這樣的話,股票上漲的空間就變得十分有限了。”(思維財經出品)■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