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的都跌回去了 基金該走還是該留?

近期有不少基民反映,之前

基金

賺的錢最近都跌回去了,想賣出又擔心市場反彈,想加倉又害怕繼續下跌,心裡很糾結,不知如何操作。

其實浮盈轉虧是一個我們很容易拿不住基金的時點,也是很容易做錯決定的時候。在決定該賣出還是加倉之前,我們首先需要了解的是

基金淨值

回撤的原因。

基金業績主要以下四個方面影響:

1

、受市場/行業影響:

前期市場表現很好,近期發生回撤或者陷入震盪期,基金背後投的是股票、債券等資產,A股發生變化時,基金自然也會跟著調整;如果是行業主題類的基金,可能受到所處行業的影響,比如近期醫藥、白酒頻頻有政策利空訊息,再疊加板塊估值不低,所以風吹草動都風聲鶴唳,聞風下跌,相關基金也大幅回撤。如果行業的發展空間與景氣度沒有發生核心變化,那麼調整可能是因為短期的訊息擾動,或者行業處於產業週期的低估區間。如果是景氣度高的朝陽行業,建議不盲目追高,也不輕易離場;

2

、受重倉股影響:

如果基金的重倉股業績不好,基金的業績也會受拖累。比如買了中概互聯基金,阿里、騰訊兩股佔比超50%,而網際網路受反壟斷影響,近期也是接連重挫,基金也是持續走低;

3

、受基金風格影響:

基金按風格可以分為價值風格、成長風格、均衡風格,去年市場的審美偏好核心白馬股,價值風格基金就一路上漲,但今年風格逆轉到成長風格,去年大火的基金業績就持續低迷。但市場風格總是不斷輪動的,沒有一種風格會持續跑贏市場。

4

、受短期基金經理表現影響

:比如基金經理的錯誤判斷,或者應付不了當下規模管理等等,即便再優秀的基金經理,也很難實現一直判斷正確一直優秀。

基金區間業績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市場在變化、行業在變化,雖然我們已經委託非常優秀的基金經理在管理,但也很難做到時時刻刻保持優秀,就像你很難讓一家公司永遠保持高速增長一樣,影響因子是不確定的。但如果我們把眼光放長遠些,給市場、基金多一些時間,就會發現還是有很多確定性更強的事兒。

瞭解了基金回撤的原因之後,我們也要明確我們投資的底線

每個人其實都有自己的投資底線,因為每個人對負面情緒的承受能力是不一樣的。這在投資裡,也被稱為風險承受能力。有些人可以承受10%的損失,有些人可以承受20%的損失,有些人甚至可以全部虧光……

舉個反例!如果你不能承受任何損失,但卻買了高波動的品種,這會造成糟糕的化學反應。

首先,波動會導致你的心態失衡。一點小波動就會使你想“買入”或者“賣出”,操作成功與否暫且不談,但這樣頻繁操作,想要獲取長期收益自然是很困難了。

再者,一旦波動超出“底線”太多,這會使你感到麻木……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一個品種跌了一波,基本面也已經變壞,你也判斷接下來還會繼續下跌,但是你想的卻是“已經跌了這麼多了,不如放著算了……”這種“麻木”其實就是已經失去了對這個品種的理性思考了。

所以,守住你的底線對於投資非常非常重要!具體可以參照下表:

賺的都跌回去了 基金該走還是該留?

“底線”之上,如何處理回撤較大的基金?

當有了“底線”,遇到了大幅波動,我們就可以採取具體的應對方案了。

板塊風口是不斷輪動的,今年以來表現偏弱的非銀金融、醫藥、白酒等,後續也可能會再次成為上漲的板塊。

而針對主要配置這些板塊、短期表現偏弱的基金,我們要不要贖回、應該怎樣處理,我們仍然可以透過以下幾個方向來思考:

1

、賣出前先分析當初配置基金的邏輯是否發生變化

比如我們當初配置某個消費類基金,是因為看好消費板塊具有相對穩定的盈利空間,並且也決定了這筆投資是要長期佈局,那現在產品的策略沒有改變,行業在長期仍然看好,那就可以給予基金一定的耐心。

當然,如果說產品的主要配置或者策略,已經與我們當初配置的邏輯發生了偏差,那可能就要考慮調出該基金了。

2

、加倉還是減倉結合自身倉位情況考慮

分析完行業的發展前景和配置邏輯後,我們還需要結合自身的倉位情況做決策。

如果說該基金配置的方向,目前的倉位已經比較高,那麼近期的調整就可能會對整體組合帶來較大的波動,如果您有降低波動的需求,可以考慮適當減持。

但如果目前倉位並不高,那麼從資產配置的角度來看,也可以考慮繼續持有,為的是讓個人賬戶能夠均衡配置多類資產。

3

、回本不想等太久,可以低位加大定投

如果跌了不賣,但也不想等回本等太久,那該怎麼辦?

針對這個需求,我們可以選擇一些能夠分散風險、平滑波動的加倉方式,比如低位加大定投金額,爭取在對應板塊相對低點時做佈局。有意識地去降低持倉成本,會比原地等待更容易回本。

總的來說,我們要有自己做投資能承受的“底線”,在應對市場大幅波動時,我們也可以採用補倉、定投兩種應對方法。除此之外,養基也是一個共同成長的過程,非一朝一夕之功,未來的路還長,風物長宜放眼量,一起做時間的朋友!

(文章整理自

中歐基金

摩根士丹利

華鑫基金)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