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能源汽車產業圖譜丨多區發力遍地開花,競合懸疑待解

上海新能源汽車產業圖譜丨多區發力遍地開花,競合懸疑待解

多區發力,是上海建設新能源汽車產業叢集的重要特徵。遍地開花,各個區之間會形成競爭還是合作,則是上海引進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懸而未解的難題。

文 | 彭蘇平

從3月30日正式宣佈下場造車到現在,雷軍已經籌備了近五個月。

在這五個月裡,儘管小米汽車輪轂未動,但雷軍已經走訪了長城、比亞迪、寧德時代等多個整車及汽車供應鏈企業,並時不時與北京、上海、武漢、合肥、西安等多個地方政府傳出“緋聞”,“抓住那個小米”成為多個地方政府的重要任務。

在眾多城市中,武漢一度成為小米造車落地呼聲最高的城市。不過,8月中旬,有媒體爆料稱,小米汽車總部和首座工廠已基本確定將落戶北京。

儘管訊息尚未得到小米的官方證實,但搶奪小米汽車背後是各個地方政府對引入智慧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迫切需求。地方政府看中的不僅僅是小米汽車這個專案,更是“智慧 新能源”汽車產業背後的巨大商業價值、對資金的吸引力以及對財政、稅收和就業的貢獻。

當然,帶著“首期投資為100億元人民幣、預計未來10年的投資額為100億美元”的小米汽車也擁有選擇權,地方政府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政策規劃、地方政府營商環境、相關配套產業佈局、造車所需要的技術人才以及城市居民消費能力等,也都將是影響小米落地的因素。

換句話說,對小米汽車的爭奪,其實是各地汽車產業綜合實力的PK以及對打造中國“新能源汽車之都”的強烈願望。

相比於其他城市,小米汽車與上海的“緋聞”更加撲朔。從目前的資訊看,無論是小米汽車還是上海市政府,官方的公開表態較少,“緋聞”更多是源於小米在上海釋出了多個整車研發設計的相關職位。

這也比較符合外界對上海的印象。有上海地區人士對智庫君表示,上海當前主力建設的是積體電路、生物醫藥和人工智慧“三大高地”,所以在新能源汽車方面顯得沒那麼積極。

不過,這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誤讀。8月30日,上海市政府常務會議便就推動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進行了部署。會議指出,“汽車產業是上海的支柱產業,地位和作用舉足輕重”,並提出要“創新轉型,主動求變,突破核心技術,促進產業融合,形成多極增長,努力佔據產業和供應鏈制高點。”

上海新能源汽車產業圖譜丨多區發力遍地開花,競合懸疑待解

實際上,從近兩年頒佈的各項檔案來看,新能源汽車產業在上海也佔據著絕對重要的地位。

根據上海市政府2021年工作報告,今年的工作重點之一便是推動新能源汽車等先進製造業集聚發展,開工建設一批引領性強、帶動性大、成長性好的重大產業專案。

在《上海市先進製造業發展“十四五”規劃》中,汽車是六大重點產業之一,是“3 6”新型產業體系的重要角色;在《上海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導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中,新能源汽車是九大戰略新興產業之一,規劃提出,到2025年,上海新能源汽車製造業產值要達到3500億元左右。

上海擁有中國最大的汽車生產叢集之一,以地方國企上汽集團為代表,上海在嘉定區、浦東區形成了多個汽車生產基地,並帶動了一系列成熟的產業配套落地生根。作為上海的支柱產業之一,汽車業將在新形勢之下推進創新轉型發展。

新能源汽車興起之際,上海也未落下風。隨著特斯拉臨港工廠、上汽大眾安亭MEB工廠等相繼落成投產,上海的新能源汽車產業也迎來了更廣闊的增長空間。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上海市新能源汽車產量達22。8萬輛,同比增長220%,佔全國總產量超過六分之一。

現在,上海形成了多個新能源汽車、智慧網聯汽車相關的區域產業叢集,除了傳統的產業重地嘉定安亭、浦東金橋之外,最為耀眼的莫過於引入了特斯拉的臨港新片區,而背靠臨港,奉賢也規劃了智慧新能源汽車產業。除此之外,松江、金山等也初步建立了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亟待盤活。

規劃層面,安亭、臨港新片區仍是重中之重。根據《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實施計劃(2021—2025年)》,安亭地區重點在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研發、關鍵零部件產業化、示範應用方面取得突破,臨港新片區則要加快全產業鏈佈局,持續擴大高階新能源汽車生產能力,推動整車出口,而金橋和張江要發揮積體電路等產業優勢,在視覺識別、車用作業系統、車規級晶片等領域加快佈局。

多區發力,是上海建設新能源汽車產業叢集的重要特徵。遍地開花,各個區之間會形成競爭還是合作,則是上海引進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懸而未解的難題。本篇將從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建設落成與發展規劃兩個方面,呈現上海總體與各區的情況。除了新能源汽車整體之外,還將涉及智慧網聯汽車以及氫燃料電池汽車兩個重點細分市場,以作參考。

新能源汽車多區落地

上海的汽車產業發展成熟。資料顯示,2020年上海實現汽車產量264。68萬輛(佔全國10。5%),同比下降3。7%;汽車產業產值6735。07億元,同比增長9。3%。其中,新能源汽車完成產量23。86萬輛(佔全國17。5%),同比增長1。9倍;產值達到663。64億元,同比增長1。7倍。

全市的汽車製造產業主要分佈於嘉定安亭、浦東金橋以及浦東臨港等區域。其中,嘉定安亭坐擁上汽大眾三個燃油車工廠以及一個新能源汽車工廠,規劃年產能分別為82萬輛、30萬輛;浦東金橋坐落著上汽通用的兩個工廠,凱迪拉克工廠規劃年產能為16萬輛,另一座工廠產能不詳,此外還有一座新能源汽車工廠正在建設之中;浦東臨港則擁有特斯拉超級工廠以及上汽集團乘用車臨港工廠,規劃年產能分別為45萬輛、57萬輛。

這三個區域也形成了相對較為成熟的汽車產業鏈體系。分開來看:

首先是嘉定區。

上海新能源汽車產業圖譜丨多區發力遍地開花,競合懸疑待解

有資料顯示,早在2017年末,嘉定便聚集了汽車產業361家規模以上法人單位,包括15家汽車研發設計、245家整車及汽車零部件製造等。

近年來,嘉定不常宣傳傳統汽車產業鏈的情況,主要是它因為已經十分成熟。按照當地的說法,安亭已經形成了“全國單體城市當中汽車產量規模最大、研發水平最高、產業鏈最完整的區域”。

智庫君初步梳理也發現,多家國內外整車廠及零部件供應商均在嘉定設立了研發中心或工廠,包括上汽集團(技術中心)、博世(博世華域轉向系統工廠)、大陸(研發中心)、法雷奧(汽車內部控制工廠)、麥格特(發動機工廠)等。此外,嘉定還坐擁同濟大學嘉定校區,其汽車、軟體、交通運輸工程、機械與能源工程、電子與資訊工程等學院也能為嘉定汽車產業源源不斷地輸送人才。

隨著汽車產業朝著電動化、智慧化方向發展,嘉定區內的汽車產業也在尋求轉型,因此當前嘉定區產業培育的重點放在新能源汽車以及智慧網聯汽車等方面,對外的宣傳也聚焦於此。

目前嘉定建設了新能港、氫能港兩個市級特色園區,引進了精進電動、舜華新能源、捷氫科技等電動汽車及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公司,並建成了三座加氫站,在區內探索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商業化運營。

在智慧網聯汽車方面,嘉定建成了國內首個智慧網聯汽車試點示範區,定位打造“L3 高度自動駕駛創新示範區”,區內已建成測試道路315公里。在產業生態上,嘉定集聚了90餘家智慧網聯汽車相關企業,包括博世、大陸等外資零部件企業以及上汽零束、華為、百度、AutoX等國內科技企業。

上海新能源汽車產業圖譜丨多區發力遍地開花,競合懸疑待解

其次是浦東金橋。

與嘉定類似,浦東金橋也形成了相對成熟的傳統汽車產業鏈。

據稱,金橋汽車產業是浦東首個千億級產業,目前已實現年產汽車160萬臺,汽車產值超過1600億元,產業鏈上除了上汽通用之外,還聚集了法雷奧、海拉電子、上汽英飛凌、菲翼汽車電氣等供應商。

浦東金橋將“未來車”作為招商引資的重點。未來車以新能源汽車、智慧網聯汽車為代表,除了區內傳統的汽車製造商之外,浦東金橋也在積極引入新的專案,今年4月,香港力世紀集團與金橋股份簽署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Apollo純電動跑車產業專案將在金橋落戶。

據介紹,金橋正聚焦“5G 未來車”,打造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和智慧網聯汽車產業基地。目前,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已有感測器、晶片研發、整車生產等企業入駐,預計今年規模可達60億元;智慧網聯車產業基地已有上汽聯創智慧網聯創新中心、華為車BU等企業入駐,預計今年規模可達10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基礎設施配套上,金橋區域第一批智慧網聯汽車自動駕駛開放測試道路已經正式獲批,這是上海推出的首箇中心城區的自動駕駛開放測試道路,這意味著今後智慧網聯汽車的道路測試在中心城區就可以完成,不一定要大老遠跑到郊區甚至是外市。

據瞭解,金橋區域聚焦“智”,定位打造“融合交通基礎設施創新示範區”,開放12條、29。3公里測試道路。

再次是浦東臨港。

相比較而言,臨港是汽車產業的後起之秀。

如果說2007年上汽乘用車在臨港建成工廠是臨港汽車產業的起步,那麼2019年特斯拉工廠落戶則促進了臨港汽車產業的騰飛。圍繞特斯拉工廠及欣欣向榮的智慧網聯汽車產業,臨港飛速地引進產業鏈配套企業,短短兩年內,已經聚集了寧德時代、李斯特、均勝電子、地平線、上研智聯等100多家企業,上游產品涵蓋發動機、動力電池、車身內外飾、車規級晶片等領域。

上海新能源汽車產業圖譜丨多區發力遍地開花,競合懸疑待解

值得一提的是,寧德時代是上海近期剛剛引進的明星專案,雙方8月18日才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寧德時代的生產基地將建在臨港,而未來能源研究院則與上海交大合作,建在閔行。

在智慧網聯汽車培育方面,臨港新片區累計已開放測試道路118。2公里,是目前可見的距離最長的自動駕駛開放測試道路,定位於打造“未來交通新模式創新示範區”。

氫燃料電池汽車也是臨港重點培育的產業。據悉,臨港新片區目前已初步形成電堆、雙極板、膜電極、發動機系統、儲氫瓶、檢驗檢測等具有自主可控的氫能產業鏈,區內產業鏈企業包括申能集團、氫晨新能源等。為了推動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產業化落地,臨港佈局了中日(上海)地方發展合作示範區,為氫能關鍵技術的聯合攻關搭建平臺。

此外,基礎設施方面,臨港新片區首座加氫站——平霄路油氫合建站已於近期開工建設,並計劃在10月建成投用。

除了上述三個區域,上海其他各區也有引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計劃。

如松江引進了恆大恆馳新能源汽車工廠,規劃產能20萬輛;金山早年建設了吉利華普生產基地,後期雖然相關產能閒置,但近期又引入了新的投資者投建了華平金山智慧產業園,表示將引進新能源汽車動力製造、零部件研發、檢測及其他配套技術服務專案;此外,奉賢背靠臨港,雖無整車產能,也吸引了部分零部件企業佈局,並且奉賢也打造了智慧網聯汽車開放測試道路,定位“全出行鏈智慧駕駛創新示範區”,累計開放了24條、97。37公里測試道路。

佔據產業和供應鏈制高點

汽車是上海的支柱產業之一,在未來的產業發展中地位仍然重要。根據上海的“十四五”規劃,汽車是六大重點產業之一。

《上海市先進製造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指出,要以積體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慧三大先導產業為引領,大力發展電子資訊、生命健康、汽車、高階裝備、先進材料、時尚消費品六大重點產業,構建“3 6”新型產業體系,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階產業叢集。

上海新能源汽車產業圖譜丨多區發力遍地開花,競合懸疑待解

上述規劃以及更早之前釋出的《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實施計劃(2021—2025年)》都指出,到2025年,上海要實現新能源汽車年產量超過120萬輛,產業規模突破3500億元。

在重點工作中,上海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計劃指出,要“打造多層次產業叢集”,這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重點發展區域大致指明瞭方向。

具體而言,計劃提出,(嘉定)安亭地區重點在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研發、關鍵零部件產業化、示範應用方面取得突破,建成集研發、製造、檢測、應用、文旅、會展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基地;

臨港新片區加快全產業鏈佈局,持續擴大高階新能源汽車生產能力,推動整車出口,形成技術優勢明顯、對外開放程度高、國際影響力大的創新制造基地;

金橋及張江地區發揮積體電路、人工智慧、軟體、通訊裝置產業優勢,在視覺識別、車用作業系統、車規級晶片等領域加快佈局。

此外,計劃也表示,圍繞新能源汽車發展,支援打造一批特色產業園區,形成生態互補的差異化發展格局。這也為其他地區佈局新能源汽車及智慧網聯汽車留出了空間。

汽車在這幾個地區的產業定位都十分重要,但也不盡相同。

依託於現有的汽車產業基礎,嘉定希望將自身打造成“世界級汽車產業中心核心承載區”,而汽車“新四化”是嘉定規劃的三個“千億級發展新動能”之一。

圍繞汽車“新四化”,嘉定規劃了“2 2 2”的汽車特色園區體系,即2個市級特色園區(新能港、氫能港)、2個區級特色園區(創新港、汽車智慧製造園),以及2個規劃中的汽車智慧軟體園和汽車晶片產業園。

今年6月,嘉定釋出了《嘉定區關於支援汽車“新四化”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在加大專案引進力度、推動企業持續發展、支援企業科技創新、保護企業智慧財產權、鼓勵企業示範應用等方面都發布了具體措施,例如,在鼓勵優質專案落地方面,上述檔案提出,重點企業新增優質專案可優先予以供地支援和50年出讓年限,按照規劃和產業導向,存量工業用地和倉儲用地經批准提高容積率的,不再增收土地價款。

浦東區在汽車產業方面也有雄偉佈局。汽車是浦東規劃的三大千億級產業之一,近期釋出的《浦東新區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等檔案顯示,“未來車”是浦東規劃的五大高階產業之一,根據規劃,十四五期間要實現“翻一番”的目標。

浦東發展新能源汽車,將聯合臨港和金橋等各地的力量。上述檔案規劃了汽車組圈,具體指出,金橋、臨港重點發展整車製造,推進新能源和智慧網聯汽車研發和綜合測試,張江重點發展汽車電子,另外,康橋、曹路、航頭等鎮著力發展汽車核心零部件,聚焦智慧駕駛,努力打造金橋智慧網聯汽車園。

根據《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發展“十四五”規劃》,臨港提出,加強與浦東金橋園區聯動發展,共同推動相關領域產業鏈互補延伸,計劃到2025年,智慧新能源汽車產業產值達到2000億元左右。在臨港的規劃中,僅智慧新能源汽車便是三大千億級產業叢集之一。

此外,奉賢也將智慧新能源汽車作為“1 1 X”產業規劃之一,在臨港汽車產業集聚之下,奉賢也將自身納入“南上海汽車產業中心”體系,在建立智慧網聯汽車測試道路的基礎上,也圍繞特斯拉等整車企業,積極對外引進智慧新能源汽車產業鏈。

上海汽車產業的建設,離不開各區之間的合力,面向未來,一些前瞻領域更是如此。以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推廣為例,《上海市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創新發展實施計劃》提出,要在嘉定、青浦、金山、臨港新片區、浦東、寶山等區域形成燃料電池汽車產業聚集地帶,共同實現2023年的中期目標。

上海計劃,到2023年,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實現“百站、千億、萬輛”總體目標,規劃加氫站接近100座並建成執行超過30座,加氫網路全國最大,形成產出規模約1000億元,發展規模全國前列,推廣燃料電池汽車接近10000輛,應用規模全國領先。

日前,上海牽頭的燃料電池汽車城市群已經獲批,成為國家首批示範城市群,上海將聯合江蘇省蘇州市、南通市、浙江省嘉興市、山東省淄博市、寧夏寧東能源化工基地、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等6個城市(區域),共同推動燃料電池的應用推廣。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