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蜇蟲始振,厚積薄發

原標題:立春!蜇蟲始振,厚積薄發

立春!蜇蟲始振,厚積薄發

資料圖。千龍網發

北京時間2月3日22時59分,將迎來立春節氣。

立春,四季最重要的交匯點。它是春天的前奏,亦是大地的初心。

小河的清曲唱不盡春天的故事,青蔥的枝丫又昭示歲月的更迭。

春天,是撲面而來的溫暖,是萬物勃發的生機,是色彩斑斕的美好,亦是是新歲的起點,

昭示著全新的開始。

立春!蜇蟲始振,厚積薄發

資料圖。千龍網發

立春“三候”

每一“候”都踏著溫暖的韻律。

一候東風解凍。立春之日,東風送暖,世間萬物紛紛,從冰冷的冬日中甦醒過來

二候蟄蟲始振。蟄伏了整個漫長冬日的昆蟲,被春日的暖意驚醒,動而未出。

三候魚陟負冰,魚兒感受到了春日的萌動,漸漸向水面遊動。河面沒融盡的碎冰

如同被魚兒揹負著一般,浮在水面,既是千年蘊藉,也見詩情畫意。

立春習俗

迎春

“迎春”是立春時節的一項傳統習俗。舊俗立春前一日由兩名藝人頂冠飾帶沿街高喊“春來了”,就是傳統的“報春”。在今日,一些地方仍會在立春日祭祀土神、句芒神(春神),佔風向,望雲氣,佔歲成等。

立春!蜇蟲始振,厚積薄發

資料圖。千龍網發

打春

打春,指用鞭子抽打泥土做的春牛,祈願新的一年五穀豐登。

相傳打春的風俗最早來自皇宮,西周時期“周公始制立春土牛”,宋代“自京都至各州縣俱於衙前陳列土牛”,清代《燕京歲時記》中也記載:“立春日,禮部呈進春山寶座,順天府呈進春牛圖,禮畢回署,引春牛而擊之,曰打春。”

春天到了,人容易犯春困,牛也會懶洋洋,揮鞭一打,象徵著把人和牛的懶惰都打走,意在鼓勵農耕,發展生產,以祈豐年。

咬春

咬春即在立春這天吃春餅、春捲、蘿蔔等食物,祈求身體健康。一個“咬”字,道出節令的眾多食俗。

杜甫曾在《立春》一詩中寫道,“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時。盤出高門行白玉,菜傳纖手送青絲。”可見唐代已有立春做“春盤”的習俗,將韭菜、春餅等置於盤中作為食品,寓迎新之意。

咬春也是古人的食療養生法。立春之後,天氣由寒轉暖,蘿蔔、韭菜等食材有辛甘發散之效,利於生髮和保護陽氣。《燕京歲時記》亦云:“是日,富家多食春餅,婦女等多買蘿蔔而食之,曰咬春。謂可以卻春困也。”

立春!蜇蟲始振,厚積薄發

資料圖。千龍網發

立春養生

“立春”只是春天的前奏,此後一段時間,天氣仍會冷暖不定。雖然偏南風逐漸增多,氣溫常有明顯回升,但冷空氣不時造訪,往往出現大風降溫的“倒春寒”。

要繼續做好保暖,切勿過早減衣。起居宜早睡早起,以保養陽氣。三餐可適當選用辛溫甘潤的青韭、蒜苗、香蔥等,少食辛辣之物。注意精神愉悅,樂觀暢達,以防肝火上升。日常生活中,勤洗漱、多通風,保持鼻腔及雙眼衛生,同時加強戶外鍛鍊,提升自身免疫能力。

儘管極寒的日子並未遠去,但溫暖已不會太遠。

一年之計在於春,願你不負春光,不負夢想!

(綜合中國青年網、浙江新聞客戶端、大眾日報、北京日報客戶端)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