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投:加快培育佈局戰略性新興產業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

光明日報記者 溫源

“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域性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成為我國發展的新目標、新任務。以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為契機,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在科技創新上快馬加鞭。

今年以來,國投在科技創新上的佈局緊鑼密鼓:3月10日,國投召開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成果轉化基金2020年度合夥人會議,提出加大資金投入,建立更加良好順暢的科技成果轉化環境;3月18日,國投智慧城市創新研究院在廈門成立,旨在打造智慧城市建設的技術研發高地和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3月19日,國投控股雅礱江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與北京師範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促進“產學研用”融合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

“作為一家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國投最重要的使命是服務國家戰略,最佳化國有資本佈局,提升產業競爭力。”國投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白濤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十四五”時期,國投將把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體現國投在國民經濟中地位和作用的戰略選擇,加快推進業務佈局最佳化和結構調整。

事實上,作為中央企業首批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國投始終以改革之策放大資本之力,透過直接投資與基金投資“雙輪驅動”,重點佈局了新材料、醫藥健康、先進製造、新基建、智慧科技、生態環保等領域,戰略性新興產業資產佔比從2013年的5%提高到2020年的11%。控股收購的中國水環境集團,在上海、北京、大理、貴陽等地建成了下沉式再生水廠專案,是亞洲最大的下沉式汙水處理服務商;收購電子資料取證行業龍頭企業美亞柏科,積極佈局大資料和“網際網路+”業務;收購神州高鐵,打造世界一流的軌道交通智慧運維服務提供商;收購西安鑫垚,促進我國碳陶複合材料產業化發展。

為有效放大資本功能,國投積極探索以股權投資基金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有效途徑。旗下擁有國投創益、國投創新、國投創業、國投創合、國投聚力等基金管理公司,共管理基金32支,總規模約1900億元,投資近600個專案,多數是突破產業瓶頸、打破國際技術壁壘、攻克“卡脖子”技術和關鍵零部件的專案及行業領軍企業。以國投創合為例,科創板落地兩年來,國投創合已有44家投資企業先後登陸科創板,創合繫上市企業總數也已突破100家,這些細分領域的領先企業正推動著我國新興產業加速發展。

白濤告訴記者,當前國投正推動由直接投資與基金投資“雙輪驅動”向“雙輪聯動”轉變,努力實現聯合投資的突破,形成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新機制。“雙輪聯動的邏輯就是發揮基金的‘觸角’‘探頭’和孵化作用,透過VC、PE投資戰略性新興產業專案,在合適的時機進行接續投資,達到控股投資培育新產業的目標。”白濤表示,“很多國投選擇的專案,看起來具有‘偶然性’,但實則是‘必然性’,這個‘必然性’來自對國家戰略的深刻理解和主動服務,以及對相關行業領域持續深入的研究。”

近年來,圍繞新材料產業鏈,國投積極整合上下游產業,助力增強產業鏈韌性,先後投資培育了一批新材料專案,參與設立了20餘支新材料領域子基金,共同投資了超過200家企業,支援了一批深耕新材料領域專業投資機構的成長,助力打造新材料領域相互協同、賦能共進的生態圈。

“‘十四五’時期,國投要把戰略性新興產業做專,聚焦新基建、醫療健康、新材料、先進製造四大領域,培育未來一段時期發展的驅動器、增長極。力爭到‘十四五’末期,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貢獻度由現在的20%提高到30%以上。”白濤表示,聚焦“製造強國”“質量強國”“網路強國”“數字中國”等國家重大戰略,國投將加快培育佈局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通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的“最後一公里”,為服務國家戰略再添新動力。

《光明日報》( 2021年03月30日 10版)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