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厲害的人,懂得"鯰魚效應"

01

挪威人對沙丁魚情有獨鍾,但是如何運送沙丁魚困擾了他們。因為沙丁魚很嬌貴,被撈上來之後,難以存活。

有人把沙丁魚混在價格低廉、生存能力很強的鯰魚裡。沙丁魚心存懼怕,四處躲避,因此一直活蹦亂跳。

這就是著名的“鯰魚效應”。

每一個厲害的人背後,都有一段不為人知的勵志往事,也要經歷不同的生活環境,甚至在陰暗裡求生存。

人要在社會上立足,就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價值。從某種角度看,他曾經是鯰魚,後來轉換成了沙丁魚;還可以說,他堅持做鯰魚,成就了沙丁魚,有為人做嫁衣的高貴品質。

做人需要扮演多個角色,需要能屈能伸、在合作中贏得利益和尊重,如若不然,那就只能在競爭中,被排擠出去。

真正厲害的人,懂得"鯰魚效應"

02

和弱者做朋友,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每個人都在求生存,即便是社會最底層的人,也沒有放棄。

如果你只懂得和高層的人接觸,那麼你就會忽視底層人的力量。要知道,卑微的人,如果他鼓起勇氣,振臂一呼,也能一呼百應。

比方說,秦朝末年,一個叫陳勝的人,本是靠種地為生,但是他不忍秦二世的暴政,帶著一群人,揭竿而起。

陳勝說過:“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那些有骨氣的人,只是暫時弱小了一些而已,他們的志向是遠大的。假以時日,令人刮目相待。

民間有句口頭禪:“鯰魚燉茄子,撐死老爺子。”

我們知道,鯰魚的味道不太好,擺在餐桌上,也沒有太多的人喜歡。但是因為它能適應很艱苦的環境,真正適應了“叢林法則”。從兩方面來看,鯰魚的好處,不言而喻。

真正厲害的人,是有遠見的,他不會總是以貌取人,以當前的價值來確定人脈圈。主動和“鯰魚”交往,自己的姿態低了,獲得的力量就多了。

03

讓人生“動起來”,越折騰越成功。

健康的人說:“生命在於運動。”

如果一個人出門就坐車,還有專車司機;進屋就有保姆伺候,吃喝不愁;到單位有人幫忙倒茶水,連講話稿都有人幫忙寫好,行程都有人安排,那麼他就每天都是無所事事的樣子。手腳很少動,思想也不動了。

好的人生,一定是風吹日曬雨淋的,不能是溫室裡的幼苗一樣。

西漢時的蘇武,出使匈奴時被扣下來了。他被流放到寥無人煙的草原,放羊為生。寒風凜冽的冬天,他擠在羊群裡取暖,把羊當成了自己的朋友。

若干年後,蘇武還活著,並且順利回到了家鄉。

人和羊比較,人是高貴的,但是羊卻成就了“人生”。當我們記住蘇武這位大人物的時候,還要記住和他做伴多年的羊。

和身邊的人一起折騰,你一定會得到好處。即便是弱者的運動,也會讓你感覺到生機勃勃,就像春天的風,暖暖的,柔柔的。

真正厲害的人,懂得"鯰魚效應"

04

善於借力使力,才能力大無窮。

阿基米德說過:“如果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翹起整個地球。”

一根槓桿,一個支點,就會帶來無窮的力量。可是很多人,只懂得用蠻力。當他很強大的時候,對身邊的人,是不屑一顧的。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當沙丁魚遊不動的時候,鯰魚使勁攪動水流,沙丁魚就可以繼續動起來了,甚至它可以坐享其成。

看過這樣一個故事:兩個孩子為了一個橘子而爭執不休。為了公平起見,他們把橘子切成兩半,一人一半。

結局很意外。一個孩子吃了橘子肉,把果皮丟了。一個孩子把橘子皮碾碎了,放入了蛋糕裡,果肉丟掉了。

如果他們合作的話,整個橘子都沒有浪費啊。

眾人拾柴火焰高。人在社會上混,要互相借力,才能有合力。比方說,做生意的人,借用顧客的消費力,讓自己的錢袋子鼓起來;借用一次“主動收回次品”的機會,提升自己的信譽度。

05

做一塊墊腳石,為自己積德積福。

作家林清玄說過:“我時常記得老師說的:在這個世界上,關懷是最有力量的。”

老師把智慧送給了孩子,然後自己慢慢變老了。但是他獲得了桃李滿天下的讚譽。

令人欣慰的是,老師教育過的孩子——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孔子因為拜年幼的項橐為老師。因此兩個人都更有名氣了。後人把孔子的“禮儀”牢記在心,這是後人對孔子的讚譽,也是孔子的福氣。

做人,要有大的氣度,要明白成就了別人,也是成就了自己。

當我們在品嚐沙丁魚的時候,要給鯰魚點個贊,要看到美味佳餚背後,有很多的人在默默付出。

人生的價值,有時候是很容易被忽視的,但是被忽視的價值,也會豐富自己。

真正厲害的人,懂得"鯰魚效應"

06

南唐詞人馮延巳說過:“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

人生處處都有風景,但是最美的,一定是流動的風景,或者是一瞬間的永恆。

厲害的人,竭盡所能活成一道風景,不管和誰做伴,都會互幫互助,默默付出。

幫扶弱者,來日必有回報。

牽手強者,也能分享到價值。

主動示好,自己的臉上就會有笑容。

學會抬人,人生的層次會更高。

要懂得,讓一個人站在舞臺中間的,不是舞臺本身,而是舞臺後面的人,還有舞臺下的汗水和智慧。

別總是感慨“無依無靠”,要學會“彼此依靠”。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路。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