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小盤股的逆襲?

風水輪流轉。去年年初還被絕大多數投資者diss的小盤股,不聲不響地用大半年完成了一次逆襲。

參考

方正證券

策略報告的統計結果,2021年全年主要寬基指數中,漲幅最大的是國證2000指數,中證1000、中證500收益率依次遞減但都有10%以上漲幅,

滬深300

上證50

指數收益率為負。

另一個統計更有衝擊力。就個股上看,有800家公司全年累計漲幅超過50%,其中407家公司2021年的年初市值在50億元以下佔比超過一半。而全年漲幅超過50%且年初市值在200億以下的公司佔比能高達90%。

如何理解小盤股的逆襲?

站在後視鏡的角度,小盤股的崛起並不意外。參考國盛

證券

的策略報告,小盤股階段性跑贏主要得益於以下三點:

一是盈利增速。趨勢性的走強或者走弱背後都是基本面趨勢作用的結果。以美股經驗來看,這一結論同樣成立,EPS相對走勢決定了美股大小盤風格的演繹。

二是大盤的配置價效比。尤其在大盤股殺估值週期中,小盤股的超額收益體現的尤為明顯(18年除外),2021年以來核心資產持續殺估值,也是小盤跑贏的重要原因。

三是增量資金的型別。2021年以來,險資與外資持股比例開始回落,公募資金邊際入場速度從年初高位放緩,而以私募(包括量化)在內的資金貢獻大幅抬升。資金博弈格局由“躺贏”轉向“內卷”,小票挖掘訴求明顯增強,這也直接驅動2021年以來的市值風格下沉。

如何理解小盤股的逆襲?

方正證券

的報告還提供了另外一個視角,

小盤風格崛起的背後是從產業集中不斷轉向產業升級的邏輯。

產業集中是一個存量博弈的邏輯,市場整體容量沒有太大的增長,產業越集中,可以投資的標的就越少。但產業升級是增量擴散的邏輯,產業升級的過程中,相關企業會形成大量的資本開支,下游企業的支出會成為其上游企業的收入,因此會帶動整個產業鏈的投資機會。特別是在新興成長產業中,新技術的出現會對應巨大的需求,產業鏈上相關新材料、新裝置的中小企業就會有巨大的盈利彈性甚至成倍成倍地增長。這也是過去一年中小企業成長性爆發背後的產業邏輯。

當然,對於更多的投資者來說,更希望關注的不是過去而是未來。2022年的小盤股還有戲嗎?

方正證券

的觀點是,中小盤成長佔優風格方興未艾,主要理由有三。一是小盤成長佔優的產業邏輯依然成立。二是中小盤公司整體估值不貴,為收益率留出了空間。三是中小盤投資的賽道資金並不擁擠,目前市場上以中小盤為特色的

基金

投資產品佔比已經非常低了。

相比之下,國盛

證券

的策略報告建議更謹慎。一方面,

業績

強弱的邊際變化開始傾向大盤;另一方面,機構抱團股持續殺估值,目前已回落至5年中樞,未來半年應是大小風格的均衡期,且更應該關注的是大盤的迴歸。

此外,

國金證券

的策略報告還提供了另一種思路:關注市場的信用利差。小盤股的不確定性風險溢價和流動性溢價都相對更高。如果只選一個指標來刻畫上述風險,那麼信用利差是較為合適的指標。資料上來看,小盤股相對大盤股的表現與產業債信用利差存在明顯的負相關性。換而言之,信用利差收窄,小盤股跑贏大盤股;信用利差走擴,大盤股跑贏小盤股。

如何理解小盤股的逆襲?

討論很多,視角也各異,但事實上就算得出關於小盤股與大盤股孰強孰弱的準確結論,距離發掘到某一隻小盤股並獲得最終的投資成功,還有很長一段路。

借用中泰資管姜誠此前的點評:

小公司作為一個整體,在機率上長期表現要弱於大公司,要對這件事兒有心理預期;其次,市場對小公司的研究投入整體是不足的,所以一定有落難公主;再次,落難公主是少數,要找到她要付出加倍的研究努力。

但不要指望股價或估值水平一定會迴歸,買小股票更要抱著永遠都不能賣的心態,用最嚴苛的標準才能買到最好的。換句話說,要抱著把落難公主娶回家的期待,而不是跟她談一場隨時準備分手的戀愛。

(文章來源:中泰資管)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