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促消費公平 推動盲盒消費有規可循

今年“3·15”前夕,中國消費者協會確定2022年全國消協組織消費維權年主題為“共促消費公平”。年主題具有以下四個方面的涵義:一是嚴格落實法律規定,實現更有保障的消費公平;二是積極引導“科技向善”,實現更深層次的消費公平;三是強化特殊群體保護,實現更大範圍的消費公平;四是踐行綠色低碳消費,實現更可持續的消費公平。也就是說,上述四個方面將成為今年消費維權的關鍵點和著力點。

近年來,冠以時尚消費的名義,盲盒經濟紅極一時,一如當下流行的密室逃脫和劇本殺。盲盒這種玩法簡單但新穎刺激的新形式進入大眾視野,盲盒銷售模式迅速風靡,形成了“萬物皆可盲盒”的現象級風潮。盲盒之風席捲文具領域後,尚缺乏判斷力、辨別力和成熟消費觀的未成年人成了主要消費群體,引發家長普遍擔憂。

為貫徹落實中消協“共促消費公平”年主題的內在要求,上海市消保委主動直面消費熱點,積極踐行消保職能,透過網際網路調研、抽樣調查、家長訪談等方式對文具盲盒展開調查研究,並於去年11月正式對外發布盲盒消費調查報告,對調查中發現的未成年人購買盲盒成癮、盲盒商品溢價現象以及交易不公問題提出批評和建議,在全社會引起廣泛的共鳴和反響。之後,為規範本市盲盒經營活動,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公共利益,上海市市場監管局根據《民法典》《反不正當競爭法》《電子商務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制定併發布《上海市盲盒經營活動合規指引》,力促盲盒消費從“無序瘋長”到有規可循。

上海市消保委釋出未成年人盲盒消費調查報告指出

盲盒消費存在“更易上癮”“溢價銷售”和“交易不公”

有媒體報道,有小學生為抽到隱藏款盲盒,連續購買裝有24支筆的套裝20套,花費2000餘元;還有孩子頻頻向家長要錢購買盲盒,導致精神恍惚,影響學習。由是觀之,盲盒營銷對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和人格養成,已經產生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

上海市消保委去年的調查表明,未成年人購買盲盒與社交需求有關,且相較於成年人,未成年人更易購買成癮,同時盲盒商品溢價現象、交易不公問題確實存在。

社交需求

文具盲盒進入大眾視野後,以其包裝精美、平價實用同時兼具趣味性和不確定性吸引了未成年人的眼球,在中小學中迅速流行起來。

然而,真正吸引未成年人頻繁購買文具盲盒主要原因是什麼?據不同年齡段未成年人家長反饋,真正使未成年人熱衷於購買盲盒、收集盲盒的主導因素是同學、朋友之間必要的社交需求。據調查,一些未成年人會因同學之間的討論話題而開始購買文具盲盒,並會因抽到隱藏款、熱門款而成為同學們羨慕的物件,從而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

更易上癮

如今,社會競爭愈發激烈,學生們的學業壓力隨之加重。壓力的釋放有多種方式,遊戲是最貼近未成年人本性的一種,未成年人更傾向於選擇“尋求刺激、擺脫單調、消磨時間”的遊戲方式。不難發現,易使未成年人上癮的娛樂方式都表現出一種相同的特徵,即感官上的刺激和心理上的滿足。因此,文具盲盒一經出現,其不確定性帶來的刺激感和期待感,確實能夠緩解壓力,滿足情緒釋放需求,從而使未成年人沉迷其中,甚至購買成癮。

未成年人購買文具盲盒,往往是為了心理上的愉悅體驗而不是為了文具的實際價值。拆盲盒最大的快感來源於拆開的瞬間。行為成癮,這一風險在未成年人群體中尤為突出。這與大腦裡一種叫作“多巴胺”的神經遞質有關。與成年人的大腦相比,未成年人的大腦更易被外界刺激,釋放出多巴胺,且對多巴胺的反應也更為強烈。未成年人大腦內的額葉發育還不成熟,判斷力和控制力都尚有欠缺。即使未成年人能夠靠理智控制自己,也要比成年人付出更多努力,才能抵擋住誘惑。所以,面對盲盒的誘惑,未成年人往往比成年人更容易上癮。

交易不公

盲盒溢價明顯,二級市場有炒作嫌疑。盲盒筆比普通中性筆只多了一層包裝,價格卻多出不止一倍。以某電商平臺售價為例,某品牌“夢境下午茶”系列中性筆盲盒一共14種普通人物款加2種隱藏人物款,如果隨機發貨,一支為6。8元,指定普通人物款,價格升至7。8元,若指定隱藏人物款價格竟高漲至68。8元。按照傳統賣筆模式,脫掉盲盒外殼當做普通中性筆售賣,零售均價僅在3到4元,而加上盲盒包裝,隱藏款溢價竟可高達14倍。

商品高價某種程度上意味著商品稀缺,只有少部分人會擁有;擁有稀缺品的人在社交上意味著擁有更高的社會地位、更廣泛的圈層影響,這在成年人中都難以免俗,更何況是拿著一支近70元普通中性筆的孩子。

盲盒還存在款式可指定、商家或可控制機率的問題。如果按照“盲盒不開啟不知道里面是什麼”的玩法,為什麼多家文具店鋪出現“指定款”“必中”“必出隱藏款”等肯定字樣?這是商家自行提前拆封行為,還是盲盒遊戲隱藏的做市商規則,卻不得而知。但無論哪種方式,如果筆的品質和功能沒有任何差別,只是圖案不同,商家若存在舞弊行為,那麼盲盒遊戲中“盲”的只有消費者,這無疑是在挑戰公平交易權。

消保委建議

一是加快研究和推進盲盒市場規範的立法立規,建立和完善盲盒隱藏款投放量和抽取機率的第三方監督機制;

二是加強盲盒市場監管力度,嚴厲打擊做市商行為、侵權盜版和假冒偽劣等;

三是強化盲盒品質監督,適時開展比較試驗、抽檢調查、綜合評價等專案,把好質量關。

中消協公佈《2021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

盲盒、快遞、智慧汽車等成投訴熱點

1月28日,中國消費者協會公佈《2021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根據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統計,2021年全國消協組織共受理消費者投訴1044861件,同比增長6。37%。盲盒、智慧汽車、劇本殺等成為投訴新熱點。

中消協在分析2021年投訴時表示:“伴隨新業態、新模式、新政策的出現,消費維權形勢也發生較大變化。”突出表現之一是商業新模式帶來的維權新熱點。

中消協建議加強立法規制,劃定盲盒經營紅線,對於低齡兒童、特殊商品、特殊領域禁止盲盒營銷,對於盲盒價格、銷售方式、機率表述等作出明確規制,對於違法銷售、黑箱操作、不當誘導、天價炒作、逃避責任等行為嚴厲打擊,有力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經營者要依法合規經營,切實承擔經營者責任,杜絕違背公序良俗、誘導投機心理、不擇手段牟利等不良營銷手法,多在產品質量、服務水平上下功夫,致力提升品牌形象和長遠發展。同時呼籲消費者要理性消費,量力而行,警惕經營者不法營銷套路,杜絕攀比、浪費、投機行為,做成熟智慧的消費者。

《上海市盲盒經營活動合規指引》釋出

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 維護社會公共利益

日前,為了規範本市盲盒經營活動,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公共利益,上海市市場監管局根據《民法典》《反不正當競爭法》《電子商務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制定釋出了《上海市盲盒經營活動合規指引》(以下簡稱《指引》)。

◆明確指引適用範圍

盲盒經營活動是指經營者在事先不告知商品具體型號、款式或服務內容、提供方式的情況下,以消費者隨機抽取的方式銷售特定範圍內商品(包括服務)的經營模式,包括網際網路、實體店、自動販賣機等銷售形式。

《指引》適用於上海市行政區域內的盲盒經營者,以及向本市消費者銷售盲盒商品的其他經營者。包括以盲盒為主要經營業態的主體、以促銷宣傳為目的零星開展盲盒經營的主體和為盲盒經營提供推廣、策劃、營銷等服務的主體。

◆劃出盲盒經營紅線

盲盒經營活動應當符合相關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經營範圍一般在生活消費、文藝娛樂等領域內。法律法規明確規定禁止銷售、流通的商品,不得以盲盒形式進行銷售。

對銷售資質、儲存運輸、使用條件等方面有嚴格要求的商品,不得以盲盒形式進行銷售,如特殊食品、藥品、醫療器械、有毒有害物品、易燃易爆物品、活體動物等。

◆提出合規經營建議

《指引》對具體盲盒經營活動提出了倡導性建議,推動平臺規範發展,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

◆規範盲盒價格體系

盲盒內商品實際價值應與其售賣價格基本相當,單個盲盒的售價一般不超過200元。不得以盲盒形式抬高普通商品價格。

◆明確盲盒抽取規則

盲盒經營者應公示商品種類、抽盒規則、商品投放數量、隱藏款抽取機率等資訊,充分告知消費者,並保留完整的機率設定、抽取結果、發放情況記錄以備查。

◆鼓勵設定保底機制

鼓勵盲盒經營者公示標準,當同一消費者在抽取同一系列盲盒商品支付達到一定金額或者抽取達到一定次數時,提供合理的途徑使其可以獲得隱藏款商品或者整套系列商品。但非強制性要求。

◆加強商品售後保障

要求盲盒經營者建立便捷、有效的投訴處理機制,公開投訴方式、處理流程、退換貨標準等資訊,不得推諉、拖延、拒絕處理消費者投訴。

◆規範營銷炒作行為

要求盲盒經營者不得開展涉金融類營銷,不得有介入二級市場的做市行為,不得開展天價炒作、過度營銷、飢餓營銷。

◆未成年人保護機制

要求盲盒經營者不得向8週歲以下的未成年人銷售盲盒。向8週歲以上未成年人銷售盲盒商品,應透過線上線下等不同方式確認監護人同意。

上海市市場監管部門將加強宣傳和指導,督促在本市開展盲盒經營活動的經營者參照《指引》,建立相應的合規管理體系,及時評估有關法律風險,依法依規開展盲盒經營活動。

今年消費維權年主題“共促消費公平”

在廣泛徵集消費者和社會各界意見的基礎上,中國消費者協會確定2022年全國消協組織消費維權年主題為“共促消費公平”。

年主題具有以下四個方面的涵義。

一、嚴格落實法律規定,實現更有保障消費公平

公平是實現消費者法定權益的價值基礎。我國《民法典》《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明確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要遵循公平原則。

近年來,很多消費領域不公平的問題依然存在,且隨著消費新業態、新模式的不斷出現,消費者要求被公平對待的呼聲更加強烈。

消協組織要全面履行法律賦予的職責,既要在推動解決消費糾紛等常態化工作中促進消費公平,還要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要求出發,積極聯動社會各方力量,推動完善相關法律制度,共同促進消費公平,讓消費者權益法治保障基礎更加堅實。

二、積極引導“科技向善”,實現更深層次消費公平

經濟發展、技術進步以及消費業態的快速升級,不同程度上滿足了消費者個性化、多樣化消費需求。

但是資本的“野蠻生長”和“無序擴張”使得一些平臺和經營者違背“科技向善”的倫理價值追求,對消費者的消費資訊、消費心理、消費行為、消費能力等進行不當採集、篩選、使用,破壞了公平競爭、誠實信用的市場秩序和安全便利、放心舒心的消費環境。

共促消費公平就是要強化底線思維,加強監督規制,引導經營者牢固樹立“科技向善”的價值理念,促進各類消費業態、模式規範發展,保障全體消費者享有平等的消費權利,擺脫過度差異化和歧視等帶來的消費不公,實現更深層次的消費公平。

三、強化特殊群體保護,實現更大範圍消費公平

中央提出要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項重大任務,“十四五”規劃明確要保障未成年人、殘疾人和老年人等特殊群體基本權益。

共促消費公平是促進全體消費者的消費公平,既要推進基礎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供給,也要強化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低收入人群等特殊消費群體的保護力度,補齊少數民族地區、農村、鄉鎮和縣域地區消費環境的建設短板,使他們享有均等的機會和平等的身份參與消費活動,在基本公共服務消費需求不斷滿足的基礎上跟上時代消費步伐,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實現更大範圍的消費公平。

四、踐行綠色低碳消費,實現更可持續消費公平

消費公平不僅包括代內消費公平,同樣包括代際消費公平。

2021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在消費領域增強全民節約意識,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共促消費公平是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的具體舉措,要倡導消費者積極踐行綠色低碳生活和可持續性消費方式,意味著我們當前的消費要為子孫後代的可持續消費負責,更加關注他們的消費公平訴求,為他們留下更多的地球資源,讓子孫後代能夠與我們一樣公平地享有消費權利,實現更可持續發展。

友情連結——

盲盒經濟

盲盒,是指消費者不能提前得知具體產品款式的玩具盒子,具有隨機屬性。只有開啟才會知道自己抽到了什麼。不確定的刺激會加強重複決策,因此一時間盲盒成了讓人上癮的存在。

盲盒概念的起源大約來自日本的福袋,至少可以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甚至國內也早有各種形式的扭蛋、盲盒等產品,但盲盒在2019年才真正火爆成一種普遍的經濟現象。

2021年1月26日,中國消費者協會官方網站釋出消費提示指出,有經營者用盲盒清庫存,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擾亂市場秩序,提醒廣大消費者勿盲目購買。

頂部